笔趣阁

书蛋文学>[红楼]王氏嫡女 > 退货(第4页)

退货(第4页)

再往上,宫中还有许多六品五品四品女官,那才是真正在宫里有体面的高位女官。她们到了五十多岁,能带着积蓄在国公府荣养,已经能算得不错了。

“这两位姑娘看上去倒都机灵。”回至自己屋内,李先生叫小丫头给褚先生捧茶,和她交

流学生面试心得。

褚先生只抬抬眉毛:“我看那位不满三岁的鸾姑娘倒比凤姑娘还聪明些,性子也更耐得住。”

李先生笑问:“这回你信了元姑娘说的话了?”

褚先生放下茶杯,轻叹道:“是我老糊涂了,以为不满三岁的孩子就是再聪明,也聪明不到哪儿去。可古人说‘三岁看老’,我怎么反把古人的话忘了。”

李先生笑道:“学生聪明些好,咱们教着也省力。都奔六十的人了,出宫不就是为了享享清福,安度晚年嘛。有几位省心的学生挺好。我看咱们呐,也别挑肥拣瘦了。”

却说正院里,王熙凤被先生们问完话,心里不禁打起退堂鼓。王熙鸾看出来几分,也不明说,只带着她和元春一起玩儿。

“元春姐姐,我和凤姐姐是上三天学歇两天,你呢?”王熙鸾问。

元春笑道:“我是每十日休一日,和以前在前院上课时一样。”

王熙鸾开始掰手指算:“我们十天可以休息四天,元春姐姐只能休息一天,元春姐姐好累呀。”

元春疑惑鸾儿一直盼着上学,怎么会说上学累?再看凤妹妹竖着耳朵正听,便明白过来。

鸾儿这鬼精灵,是想让她说些上学的好给凤妹妹听呢。

她揉揉王熙鸾的小脸,笑道:“其实上学是有些累,却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你们现在在家里玩儿,是不是只能玩些玩意儿?最多再打个结子。等上了学,学会读书、

写字、琴棋,能玩的可就多了。”

“而且咱们李先生从前在尚食局呆过,会做许多精致点心吃食。你好好学,讨得李先生喜欢,求她给你做教你做,往后你这小馋猫,就想吃什么都有了,是不是?”

王熙凤听得不自觉弯起嘴角。

“而且咱们现在小,但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元春谆谆善诱:“等再过几年长大了,出门交际,各家的姑娘们一处说话,总不能一样能拿得出手的本事都没有,对吧?”

王熙凤连连点头,道:“是!元春姐姐说得是!”

*

从荣国府回来,温瑛看两个姑娘已经又玩到一处去了,便不管她们,任她们去玩。她手头还有许多事要办。

首先就是两个姑娘七月初一便正式去荣国府上学,上三日学休两日,上学那日要保证孩子们能早早到学堂,就是每五日都要让孩子们在荣国府住上三日。

这里头要虑到几件事。一是每个孩子带几个人过去服侍才能既妥当又不张扬。二是车接车送选派哪几个稳妥人去办。三是束脩年例都是荣国府给先生们,但王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出,在先生们面子上不好看。

拿着册子想了半日,温瑛决定每个姑娘带一个嬷嬷,两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过去。

因鸾儿凤丫头都太小,是以荣国府那边便没给准备单独的院子,预备下的屋子是每人三间厢房,就在史夫人后院的旁边小院儿里,元春住那个

小院儿的三间正房。

温瑛也知道荣国府现在的规矩,凡未出阁的姑娘,身边是四位教养嬷嬷、两个大丫头、六个小丫头、并四五个粗使婆子。当年他家敏四姑奶奶还在家时,因史夫人就这一个嫡出的女儿,身边是四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比别的姐妹多上四个。

现在元春身边倒还是两个大丫头六个小丫头的规矩,再加上嬷嬷婆子们,一院子已有十五六个人服侍。她多派去人,倒像和荣国府打擂台似的。

嬷嬷们年纪大了,不好三天两日的折腾,便不带去,只留下看屋子。每人两个大丫头,各有一个是她身边的大丫头,另一个也是她精心挑的,足够照顾两个孩子。还有两个小丫头,帮着做些跑腿打杂的差事,又够使唤,也不和打架似的。

可凤丫头好说,只怕琼玉看不住鸾儿……

温瑛犹豫了一瞬,扭头看看鸾儿,心道琼玉已经是她身边最得力的人,若她都看不住鸾儿,换几个嬷嬷也白搭。

罢了,就她罢。

在名册上圈上几个人,温瑛又拿了大的人口册子,圈出一个管家和四房平素最是忠厚老实的人口,每次由他们接送姑娘们,把姑娘们送到荣国府,就住三天再一起回来。

男人们在外作甚无妨,女人们却可以进二门内在院子里听吩咐,充作婆子,也算是她留的一手。

最后再圈出几样礼命人从库里拿出来,着人去收拾姑娘们要带的行

礼衣裳,这就算是打发孩子们上学的事儿暂完了。

接着就是打发三个男孩七月初五出发回南。

温瑛吩咐人看好姑娘们,自带人往前院去检查王佑王佩两个东西收拾得如何了。

验看过一遍,添些东西,王仁早已行了礼趁乱跑回自己屋去了,温瑛又拉着两个儿子,叮嘱一遍出门注意事项。什么在外谨言慎行,勿要张扬生事,多听同行的大管家的话,遇上事要如何如何等等。

王佑王佩这几日听这些话也不是一遍两遍。温瑛说到最后,王佩替她补充:“娘,我都知道。等到了金陵见到二叔,我和大哥必要比他表现的好上一百倍,叫二叔看见王仁就生气,引他亲自把王仁送回来,给爹娘赔罪。”

温瑛拍他一下:“这话和你大哥说说便了,不许和别人胡说。”

王佑笑了一声,和温瑛道:“娘,我看这几日仁三弟倒像是有些悔意似的。”

温瑛道:“现在他怎样你们都别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变的。今日心软把他留下,他便自以为得了意,改日还十倍百倍的作起来。我和你爹是必要他吃个苦头。离出门还有几日,你们只管带他吃喝玩乐,别的甚都别提。”

王佑王佩都应了。王佑又问:“娘,那妹妹后儿就上学去了,三天才回一次家?”

温瑛问:“怎么,你们又舍不得鸾儿了?这回想打谁?”

王佑讪笑:“不是

不是,娘,上回都是误会,我们早想明白和瑚兄弟说开了。”

温瑛起身,白他们一眼:“今儿我打听了,瑚儿已定下是七月初六往济南去,就比你们晚走一日。瑚儿往济南去读书,鸾儿凤儿往荣府去读书,我让你们爹也抓紧给你们找先生,等你们从金陵回来就开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