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豬多肥多糧多的陳各莊大隊(1966年調查資料) (第1/3頁)

加入書籤

豬生產,冬夏都不好。產生時可以看,假死者可活。

斷奶後死亡少。

仔豬一天可長一斤,公母豬太肥都不好。

方道老人,沒養過豬,與人家學了一年,先放豬。飼料中毒死了豬。何時用錢,到時即能出豬。看尾巴,卷著,無大病,夾著壞了。

非待豬如兒女不行,有的愛吃稀的,有的愛吃稠的,宜注意。

剛下的小豬,剪耳為號,不疼,不流血。

看走形,嘴、鼻潤不潤,腹痛則急擺尾。吐沫為抗母豬。耳尖熱則病,冷則好。眼皮有紅色兒則病,鼻無水,則病。

由第三胎至八胎,產兒最好,十胎以後即衰弱。

能活二十多歲。

全國公私並舉,以私為主。北京市公私並舉,兩條腿走路。昔公為主,但大批的死。

豬場只養母豬,賠錢,必須也養肥豬。公豬賠錢算在母豬身上,母豬賠錢,算在仔豬身上。養豬為糧。

順義23萬豬,公養者一半,以農養牧,以牧促農。

飼養員的服務態度要好。給豬撓一撓。

張連卿自動閹豬。

私人專業的每頭8畝,且可能帶來疫。私人祖傳的。用自己的豬敲。請客—敲豬者。飼養員應會養,會敲,全面技術。

豬場:飼養員12人,3幹部,飼料2,防疫1,肥料2,粉房10人,會計1,每人可養300。

幹飼料、水,隨便吃,隨便喝,各取所需,長的快,斷奶後五個月可成140斤(共七個月)。在大圈,每圈養80—100,裝上料,即不管,省人力。喂青菜日兩次。小圈歸母豬,水料,夏日加涼水,冬日加溫水。不必煮豬食。省煤甚多。每日四遍食。斷奶豬吃水拌料,如糠團。地頭養豬。

政治掛帥,物質刺激即減。人對自留地已不大注意,或且覺得是包袱。

飼養員工分隨同等勞力之上中等水平。工分總合,以天除之。

陳各莊三下惠南莊,惠南莊五下陳各莊,惠思想高,現在強一些了,死了豬著急,無事找事作,不離開。

一圈15車石頭,養8頭豬。因陋就簡,作了大圈,養80肥豬,乃完成任務。

向大隊要料,要圈是合理的,可是搭個棚就養豬,也能完成任務。

按頓喂3斤4兩長1斤肉,吃乾的,自由吃3斤1兩長1斤肉。

斷奶小豬體重小,體質差,賣到社員戶,一換食,即可死亡。仔豬過三關。

1.加強母豬每個階段的飼養。從母豬配種前20—50天就加強飼養,加精料。

2.懷孕的第一個月,需要全面。

3.生產前加精飼料,適當減少青飼料,以防腸胃太大。乳房漲的減精飼料,以免乳房炎。弱的加精飼料。

4.加強母豬運動,防過肥而提高食慾。

產前管理。

按性情,產期等分小群,5—6頭一塊兒養。天冷墊草,天暖鋪沙。清潔乾燥。不驅趕,防跌跤,以免流產。

夏秋每日中午加給一次新鮮清潔的飲水。發現異態,趕緊找原因,改善飼養。

乳豬吃小米米湯,解渴補氣營養。產後2—5天每天用0.75公斤小米煮粥,並逐漸增加飼料。到產後7—8天恢復正常飼料,逐漸增加飼料,日增到1.5—2公斤。精料:黑黃豆35%,玉米45%,白薯青貯20%,加食鹽、蠣粉各1%—2%,充分給飲水,定時、定量、定溫、定人,養成良好習慣,增加乳分泌。

由上述,仔豬由0.81公斤,提高到0.91公斤,仔豬斷奶重由5.19公斤提高到9.94公斤。

1.繁殖登記。

2.作好仔豬接產—看著,有信兒(作窩等)即通知接產組。小豬吃過4—5次奶之後,接產人才能離開。

3.防寒保溫,掛草簾子或生火;中午曬太陽。產後2—3天母豬與小豬同出圈活動。

多產的分給少產的,噴稀薄來蘇兒液,分窩寄養。

每天早中晚查圈(三查)。仔細看糞便,吃奶和精神狀態(三看),減低了死亡率。

及早補料,過好補料關。補料晚,單純都不好。仔豬生後7—10天訓練吃料。10—13天大群補喂粒料,20—25天大群補喂粥料。粒料—炒熟的高粱、玉米、黑豆。

訓練覓食。

母豬食後一小時放奶。若關住小豬,喂喂粥,則飢者易為食,學會吃料。玉米、黑豆、芸豆、高粱、豆餅、花生餅、食鹽、蠣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