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到底!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五在去主寨前,到碑亭寨見了化名張寶勝的湖廣總督張長庚,並告知對方北線陝西旗漢清兵已經撤軍。

張長庚聽後一聲不吭。

“現在不用剃了吧?”

王五必須得到張長庚的明確回覆,因為這關係他能不能“舌戰群雄”成功。

也就是說只有在不剃的前提下,他才有把握說服三位老帥及眾多將領與清廷暫時達成停戰協議。

以時間換空間。

否則,真沒把握。

三位老帥是不可能同意剃的。

不想張長庚盯著王五看了半天,幽幽說了句:“你以為北線安全了便可以不剃,但你有沒有想過此舉反會讓和談無法推進。”

王五眉頭皺起:“什麼意思?”

張長庚也不繞彎子,坦言要是茅麓山一直面臨清軍四面包圍的壓力,那明軍內部肯定有不少人會動搖,進而對於和談一事就會極力贊成。

但如今茅麓山的軍事壓力隨著陝西清軍的撤退松減了下來,那明軍內部繼續打下去的聲音肯定會蓋過議和的聲音。

這就會導致王五心心念念推動的議和一事會因局面的好轉而破產。

也就是世人常說的好心辦壞事。

張長庚這個說法讓王五心下也是一沉,但不得不承認張長庚的看法是對的。

因為洪部院、潘監軍反對議和就是因為局面開始好轉,使他們產生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可以繼續和清軍死扛下去。

兩位見多識廣的大員都如此,況其他人呢。

當初不解決北線的陝西清軍,清廷就不可能同意明軍不剃。

結果解決了北線清軍,明軍這邊卻有可能不支援議和。

當真是水中按葫蘆,按住了這一頭卻是露出了那一頭。

麻煩的很。

“其實你完全可以不理會茅麓山這幫人,憑你的聰明才智真心歸順我大清,封侯拜相不過早晚的事,何必為了這幫人自誤前程?耀武,你還年輕,一腔熱血是好,但有些時候目光要看長遠些。”

張長庚策反王五的念頭一直不曾動搖,逮到機會便要插根針。

要是山上的老順賊不肯聽這小子的同大清和談,或許他還真能將對方拉過來。

只要這小子不搗蛋,無須陝西和四川動手,他湖廣一家就能把茅麓山這點殘餘老賊消滅怠盡。

至於吳三桂那邊,將來的事將來再說。

“你剛才叫我什麼?耀武也是伱能叫的?”

王五明顯沒有好臉色給張長庚,微哼一聲朝不遠處的水潭指了指。

意思張長庚懂。

果然,張長庚不再多言。

只目中明顯有不屑之意,顯是說你跟我橫有什麼用,有本事你去說服那幫老順賊聽你的啊。

“你最好給我老實一點,要不然我就向鰲少保檢舉揭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