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牛旗的兩面派理論 (第1/2頁)

加入書籤

湖廣提督董學禮這幾天日子不好過,連日來生的事情讓他有種天都塌了的感覺。

任他怎麼想,也沒想明白戰局怎麼就突然急轉直下的。

不僅耗費巨資、無數人力修建而成的排樁防線被明軍撕了個大窟窿,就連囤積軍糧的重地興山城也被明軍攻佔,致使前線幾萬大軍面臨斷糧危機。

這還不是要緊的,要緊的是那突圍而出的明軍聲稱要打武昌!

武昌是什麼地方?

湖廣總督衙門所在,長江重鎮,五省通衢重地!

若武昌被明軍攻佔,順治十年以來清軍在中南取得的戰場優勢就將瞬間化為烏有。

不管明軍是沿江東下攻打江寧,還是竄入湘贛流竄展,又或兵行險招殺入河南進逼京師,都將對戰局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被包圍在夔東的明軍忠貞營前身就是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這股老順賊慣用的辦法就是裹挾民眾。

因而真叫突出去的順賊裹挾起幾萬乃至幾十萬人來,湖廣方面上至總督、提督,下至守備、千總,腦袋得被砍一堆,頂戴也要被摘一批。

事關身家性命,董學禮能不重視,喘口氣的功夫都不敢就帶人去追了。

出前,又令封鎖線上的各部未得總督或提督軍令,不得解圍撤出。

誰敢擅撤,一律軍法從事。

作為積年老將,董學禮很清楚明軍聲稱去打武昌就是想調動清軍去追,從而替李來亨那幫大賊解圍。

追是肯定要追的,因為後方空虛,誰都不敢保證明軍會不會真的奪下武昌。

武昌丟失的後果沒人承擔得起。

但將兵馬全撤下來去追肯定也不行,那樣無疑就中了明軍的調虎離山計!

有鑑於此,尚不知靖西將軍穆裡瑪兵敗被擒的董學禮不敢怠慢,親自帶領本標三營官兵,連同最近的偏沅總兵金萬鎰的部分兵馬,合計八千人連夜就出興山向東追去。

其認為明軍突出的人馬必然不多,只要各地閉門堅守,沿途積極抵抗,是有可能在明軍抵達武昌前追上他們的。

又派人向陝西提督王一正,四川提督鄭蛟麟告急,請求二省能夠就近支援湖廣綠營一些軍糧,以免負責包圍明軍的各部軍心浮動,人心煥散。

種種部署都很正確,可董學禮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壓根追不上明軍。

因為明軍透過繳獲的三千匹滿洲戰馬,以及興山城中的馱馬易步為騎了。

兩條腿的清軍哪裡能追得上四條腿的明軍。

結果就是當董學禮順著蹤跡一路追到歸州城時,明軍早在三天前就經歸州去宜昌了。

儘管怒火中燒,董學禮卻沒有遷怒歸州文武。

明軍是假冒滿洲大兵詐開城門的,而不是城中文武主動迎明軍進城。

明軍沒有留兵駐守歸州讓董學禮更加相信突出來的明軍人數並不多。

此時更進一步訊息也傳來——靖西將軍穆裡瑪在黃龍山慘敗,一萬京營八旗將士幾乎全軍覆沒,穆裡瑪本人連同湖廣巡撫楊茂勳等皆被明軍生擒。

將詳細訊息傳過來的是鄖陽總兵牛萬程。

牛作為此戰的見證者,戰報說的非常詳細了。

至此,董學禮方曉得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防線出現重大漏洞,情急之下也不由曹了穆裡瑪的娘。

然後,派人去將牛萬程也給罵了個狗血淋頭,並叫使者當場摘了牛萬程的頂戴,令其戴罪立功。

按理總兵直接受兵部管轄,董學禮作為一省提督只有彈劾權力,沒有直接摘總兵頂戴的權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