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我們不要大人

加入書籤

小波,

你好呵!今天你沒看成電影,運氣不好。它沒有改期,中午一點小強去了,你看你運氣多不好。那裡面的男主角雖然一生功業卓著,但是我一定受不了那樣的男人,太不平等了,大男子主義,女人在他眼裡根本就不是同等的人,不過是自己事業的補充和靈魂休息的地方。我們絕不是那樣的,對嗎?我們互相尊重,愛慕,我們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我們共同來感受世界上的“美”,我們互相贈予“善”,我們也給別人美和善,我們愛同類,同情他們,為他們擔憂,為他們歌唱,對嗎?

對了,那天你說人應該有一分利他主義,這個我過去沒想過,確實的,說真話,你的利他主義也許比我多,也就是說你比我更好,靈魂比我更美。我是一個更利己的靈魂,不,不是利己,是自我解放的,自由的,追求著自由,永遠追求自由的靈魂,為了自由,我希望能做到那一步——什麼都不顧。

世界已經開化到什麼程度了,變成什麼樣了?在美國,男女之間的關係極為隨便,因為已經沒有任何經濟關係可以嚴格約束人們的聯絡,像以前幾個經濟形態那樣。沒有什麼財產可繼承,可遺傳。勞動,掙工資,一個人在世界上生活。據說宇宙中有幾十億個有人的星球,那兒有許多比我們的智慧發展得高得多的生物,能夠想象嗎?我們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張朗朗寫了一隻土撥鼠,它鍥而不捨地掘進:“我要用盡所有的生命之能畫出一條自身存在的曲線。似乎我沒有最終的目的,可是這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有我的汗水和思維的痕跡。挖下去,永不停息。也許什麼也挖不著。可是一定可以挖到我自己。在挖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自身靈魂的軌道。”我們這些人莫不就是這個土撥鼠?我們用生命畫出一條自身存在的曲線。可是要這條曲線做什麼用呢?我想,人在溫飽之後,要追求美,另外的確要有點利他主義,不如我們怎能有生活、工作的動力?我們該對人們有大的同情和愛,不然我們怎麼生活?我覺得你心裡是不缺乏這種同情和愛的,你的比我的還多。你自己不只一次講到過你的這種愛,我為這個信賴你。

噢,剛才我說愛情,有時我心裡錯綜複雜,一會兒覺得美國人那種自由的隨便的隨心所欲的關係非常好,一會兒又覺得鍾情的熱戀始終如一好。我真不知哪種更好。看來你是後一種,你說過不贊成沒有責任感。不願我忘掉你。我不會忘掉你,永遠不會,怎麼可能呢?故意忘也忘不掉的。你不要怕失去我,我很願意和你在一起,但是自由地和你在一起,你也保留你的自由權利吧。我看報看參考,越來越感到海誓山盟的時代過去了。如果沒有感情我們就分離,我堅持這一點,不過我們可以約好互相安慰的義務,即一個人雖然已經不喜歡對方,但如果對方要求安慰,那個人有義務安慰對方,使這個人的心裡好受一些,你同意嗎?另外,我們不要大人,你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不論現在和將來,讓我們把他們拋開,我們只是兩個人,不是兩家人,我們是兩個在宇宙中游蕩的靈魂,我們不願孤獨,走到一起來,別人與我們無關,好嗎?

14日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