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0360章 終於,該我上場了! (第3/3頁)

加入書籤

利瑪竇這人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最早開拓者之一,其幾十年前就來到東方,且一直想來北京。先是在澳門,後又到過廣東肇慶、江西南昌等地。為了尋找天主教與東方的契合點,利瑪竇刻苦鑽研儒家經書,同時為了與中國士大夫打成一片,他給自己取了一箇中國名字西泰,並改穿了儒服。

萬曆二十三年,利瑪竇藉口為一位北上任職官員之子治病,而獲得了去南京的機會。在南京居住期間,利瑪竇結交了不少名士,如現任內閣首輔,時為南京禮部侍郎的葉向高就是那時與利瑪竇結識,併為其北上進京提供了便利。

萬曆二十八年,利瑪竇終於抵達北京。一到北京,利瑪竇就著手整理禮物進獻萬曆,進呈自鳴鐘、聖經、《萬國圖志》、大西洋琴等貢品。

一向深居宮中的萬曆皇帝對利瑪竇等人獻上的西洋器物興趣十足,對大小兩架自鳴鐘,萬曆最為喜愛,小的那架被他帶在身邊時常把玩;大的那架,被置於精美的閣樓之中,由鐘鼓司負責,在宮內專司報時。

由於自鳴鐘構造複雜,需要時常維護,傳教士們便被允許定期進宮對其進行檢修,最後,因為萬曆皇帝對西洋器物的賞識,終是下旨允許利瑪竇等人長居北京,並且享受大明朝廷的俸祿。

利瑪竇在華期間大量嚮明朝進獻西方器物,並且出書著書,在官員當中有“西儒”之稱。然而,魏良臣知道這位西洋大和尚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在中國傳播天主教,他所帶來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敲門磚,或者說討好萬曆而矣。

良臣對天主教不感興趣,他對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也不是利瑪竇這個西洋大和尚,而是對他身後龐大的傳教士階層感興趣。

準確的說,良臣對西洋的能工巧匠們感興趣,所以他想見見利瑪竇,看看今後有沒有可能透過對方接觸西洋的科技和能工巧匠。

如今,大明朝的科技其實並不弱於西方,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軍械火器,都有很高的建數。但是受限於體制,良臣沒有辦法大面積和這些人接觸,因為這些人主要是以士大夫階層為主,而他這個雜流舍人又有閹黨背景的人,顯然是入不得這些人的法眼的。

那麼,另僻蹊徑,從急於在中國傳教的西洋人那裡,獲取技術支援,進而對這個時代進行潛移默化的改造,就很有必要性了。

利瑪竇不是一個人進來的,和他一同進來的還有個官員,穿著青袍,約摸三十餘歲的中年人,手裡拿著一個長長的畫卷,很厚,似是一張很長的畫。

利瑪竇的樣子看著很扎眼,也很彆扭,一張西洋老頭臉,卻穿著明朝士大夫所穿的儒服,很是有些不倫不類。

二人進殿之後,雙雙給萬曆行了大禮。

“西泰先生現在倒是越來越像我大明之人了。”說話的是萬貴妃,語氣很是親近,看樣子貴妃娘娘和利瑪竇打過交道,且不排斥這位西洋大和尚。

“那是當然,福清相公說他是西儒呢。”萬曆笑了起來,看向那中年官員,問道:“李之藻,萬國圖你可是重新繪製好了?”

“回陛下,在利先生的幫助下,臣費三年時間,終是將萬國圖重新繪製完畢,今日便呈與陛下御覽!”李之藻的語氣聽著很是有些激動,顯然,他一直等著今日。

萬國圖?

良臣的目光落在了李之藻手中的長卷上,他知道對方手裡拿是什麼了。

除了《坤輿萬國全圖》外,他想不到其它。

據良臣前世史料記載,《坤輿萬國全圖》是由明朝官員繪製,但基礎卻是利瑪竇獻給萬曆的萬國圖。

這幅地圖和後世的世界地圖極其相近,並且是將中國放在世界中央。李之藻重新繪製,增補了大量關於中國的地理資訊,超出對於其他國家的描繪,對於中國省份、重要城市的都有詳細標註,地圖還描繪了中國主要的山川、河流,例如黃河、長江,詳細表現了其發源地、流經的省份。另外,世界著名河流也有提及,例如幼發拉底、尼羅河、伏爾加河、印度河都出現在圖中。

《坤輿萬國全圖》中的地理資訊豐富,在古代沒有航拍和衛星定位的情況下,基本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可謂是一個奇蹟。

在良臣的目光下,李之藻已經在利瑪竇的幫助下將長卷開啟,緩緩拉出,平鋪在地上。

萬曆已經拉著鄭貴妃的手從階下走下,目光一動不動的盯著這幅地圖。

福王朱常洵也鬆開了兒子朱由崧的手,踱步站在一邊細看。

司禮太監張誠和御藥房太監崔文升也是一臉興趣的看著那圖,他們早先就聽說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奉旨繪製萬國全圖,今日終是繪成,而他們有幸先睹,可是天大的榮幸。

萬國啊,想我大明之外還有萬國,那這天下究竟有多大啊!

全圖展開後,萬曆的目光一點點的從最東邊移向最西邊,神情肅穆。

李之藻和利瑪竇一個激動,一個則是一臉微笑。

良臣也探頭在看,掃了幾眼後,看到一臉微笑,好像老神仙般的利瑪竇,突然覺得自己裝逼的時候來了。

論地圖,在場眾人沒有一個有他魏舍人在行了。

終於,該我上場了!

良臣眉頭一挑,臉上露出淫湯的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