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03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那些年,在年哥的嚴厲督促之下,羅青羽唯一拿得出手的外語便是英文,今天總算用上。

不過,用不著她回答,自有國際小迷弟為她辯解,“網路平臺也是她的舞臺,雜誌上每逢有關於Joan的報道總要提一下默默無聞的亞軍,把她氣壞了……”

“為什麼提我?”羅青羽一臉不解,提她在國內混得多慘,以襯托Joan的輝煌成就?

“當然是為了打擊Joan的傲氣!她太傲慢,對媒體不夠友善,幾乎全網黑。”

幾位國際小迷弟爭先恐後的解釋。

當然,Joan和她在他們眼裡,一個是性感的西方勁舞女王,一個是充滿東方神韻的神女,等級不相上下,所以不會偏幫任何一個。

另外,他們十分遺憾的告訴她,她目前的知名度和Joan的尚有一大段距離。Joan稱得上國際巨星,而羅的舞雖然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知名度十分低微。

和那些劇紅人不紅的演員一樣,她是舞紅,名字不夠紅。

每一次的影片,大家知道她是那位跳《神蹟》的舞者,鐵粉叫她青舞,可她的真名幾乎無人記得。

“噢,那太遺憾了。”羅青羽無比失落,真心的。

太假了,在熟人眼裡,她這句話特別虛偽。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提供媲美Joan那樣的創作條件。”高曼琳挑挑眉,目光揶揄,用英文調侃一句。

“不用了謝謝,”羅青羽斷然拒絕,“我才疏學淺,已經江郎才盡。”

說穿了,她就是懶。

華夏人理解她的意思,可老外不懂啊!見她如此的謙卑,忙道:“怎麼會?你的舞非常靈動好看,能引起心靈共鳴……”吧啦一頓誇,希望助她重拾信心。

把大家逗得鬨堂大笑,紛紛向他們解釋她的話。連包若蘭也出聲調侃兩句,氣氛一度熱絡和諧。

大家都是年輕人,更是同道中人,從西方的鄉村文化到東方的風俗習慣,和藝術相關的話題怎麼也聊不完。

從談話中得知,包若蘭是芭蕾舞演員,言談舉止十分自然不拘束。在外人眼裡,她從容大方,無論外貌、形態皆不輸於羅青羽。

唯有氣度雅量稍微欠缺。

芭蕾源自歐洲,除非她的舞格外出挑,否則在溫遠修的朋友們眼裡挺尋常的。而羅青羽的古典舞充滿東方神韻,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大家更感興趣。

理所當然的,她成了今晚的焦點人物,備受關注。

包若蘭一開始還能保持平靜,漸漸的,言談之間有些微妙。

當大家談起羅青羽的院校,她會笑著把話題轉移到高曼琳就讀的音樂學院;當問起羅青羽的鄉下,被回答鄉下地方沒什麼好說時,她會提起鄉村支教。

還好,溫遠修察覺氣氛不對,趁好友們和羅青羽相談甚歡,主動與包若蘭聊起家常。席間的氣氛良好,高曼琳和熊師兄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倒不是畏懼包若蘭,而是不想破壞氣氛。

今晚是朋友間的聚餐,本來沒有包若蘭的份,但溫夫人親自打電話給高曼琳,這才勉為其難添個位置。

幸虧大家有分寸,沒把心裡的不爽表露出來讓海外友人看笑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