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九五县城小夫妻 > 47 桂英(第1页)

47 桂英(第1页)

47桂英

◎2000年12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七,天气晴◎

何维淑差不多是在孕期两个多月的时候出现的妊娠反应,稍微有些孕反,但不算太严重,再加上杨桂英对她一直都精心照料,她每天吃的喝的都花时间去琢磨,所以还算平稳地度过了这段时间。

董芳苓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大儿子家帮着照顾孩子,不过家里也请了月嫂,她就是头几个月在这里帮把手,免得刚做爸妈还没有经验的大儿子儿媳太过手忙脚乱,而等这段比较慌乱的时间过去,月嫂跟家里也磨合得差不多後,她就再回自己家。

她虽然一直说让儿子赶紧要孩子,但实际上她并不太喜欢把退休时间用来带孙辈上。本来也是,她年轻的时候又要忙工作,又要带女儿儿子,好不容易退休後,当然不能再把时间都用来带孩子上,要不然一辈子不是生孩子就是带孩子,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她宁愿多掏钱,给他们请保姆请月嫂,这样大家既不用一直住在一起,也不用去磨合生活习惯丶思想情绪,大家都轻松。

而且她催儿子生孩子也不是为了自己,也是想着再不生两个人年龄都大了,到时候再想生恐怕就不好生了。

董芳苓在市里住的这段时间,要亲自忙的事情并不多,于是时间空下来就时不时到大女儿家丶小儿子家瞧瞧,看有没有什麽需要帮把手的地方。

杨桂英对董芳苓经常过来也很高兴,她自从搬来市里,虽说跟女儿住在一起,能天天见面很开心,但白天他俩都得去上班,家里就剩她一人,家里就这麽大,就那一点子活,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完,剩下的大把时间都闲着,邻居们也都不熟悉,平时没个人聊天。

但要说她跟董芳苓之间有什麽共同话题能聊,那其实也没有,毕竟一个是整日里不是农活就是喂鸡鸭的人,一个是城里有文化有爱好有正经工作的人,能聊什麽呢?稍微能聊的那点子东西,要不聊两句就能说清楚。

但董芳苓喜欢出去玩,瞧她闷在家里,就把她一块儿带出去转转,逛逛商场,遛遛公园,甚至还带她去听了个什麽交响乐,还有啥戏剧啥的。

杨桂英虽然听不懂,但她也不扫兴,该笑时跟着笑,该鼓掌时跟着鼓掌。

杨桂英这麽配合,董芳苓玩得也高兴,于是有事没事就来家接她出去转悠。

这天董芳苓过来,一见面就道:“我怎麽觉得你白了些呢?”说完拉着她左看右看,末了点点头肯定道,“是白了,比刚来市里那会儿可白太多了。”

“是吗?”杨桂英闻言摸了摸脸,笑说,“我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挺白的,是後来天天下地就给晒的没法看,现在天天闷在家里不出门,估计就给捂回来了点。”

“那挺好,白一点看着气色都好了。”董芳苓用指腹碰了下她脸部的皮肤,突然说,“哎呀,你瞧我这脑子,这三天两头带你出去转悠,怎麽都没想起来带你去买些护肤品。”

杨桂英知道护肤品,闺女就天天用,还想拉着她一块儿用,但那都贵得很,她忙说:“我用不惯那些,我就天天晚上挖点蛤蜊涂涂就行。”

“咱先去瞧瞧,你要是真不喜欢,咱不买就是了。”说着,董芳苓就拉着她换鞋出门。

两人到了商场,董芳苓直接带着她到化妆品柜台,熟练地对服务人员道:“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适合她用的护肤品?”

服务员也热情,立马就拿出一套来,又是介绍又是试用,弄得杨桂英都不好意思再拒绝。

而且来都来了,不买一套回去都说不过去,而且她要不买,董芳苓马上就要付钱送给她了。

杨桂英只好半推半就地买了一套护肤品,回去用了几天後惊喜地跟董芳苓说:“这东西用着还真挺舒服,比那蛤蜊油好用。”

董芳苓笑:“蛤蜊油太油了,涂在脸上跟糊猪油一样,你就用这个,用完了我还带你去买。”

“哎。”

不光是护肤品,接下来一段时间,董芳苓一有时间就带她出去,给她搭配着买了好几身衣服,要不说人靠衣装呢,这一打扮起来,哪儿还能看出身上的土气,出去一走,人家都以为她就是市里人。

杨桂英一开始还觉得有些别扭,认为自己年纪都这麽大了还穿的这麽鲜丽会不会不太好。

董芳苓反驳她:“哪里就是鲜丽了?我这都还没给你挑亮色的衣服呢,就怕你接受不了。而且你还比我小了七岁呢,要说年纪,那也是我大,可你看我这穿的不好看吗?”她穿了一件浅绿色的缎面衬衫,袖子微微挽起,配着米色的过膝长裙,扎着的细细的腰带,脖子上系着酒红色的碎花小方巾,脚下是一双小跟的米色皮鞋。

“不一样。”杨桂英笑着摇摇头,她俩哪儿能一样,董芳苓皮肤白气质好身段也好,穿这一身瞧着又好看又优雅,但要让她这麽穿,那就是东施效颦,惹人笑话的。

董芳苓没反驳她,而是道:“谁跟谁都是不一样的,但只要咱自己穿的开心,哪儿有那麽多顾忌,我瞧着你这样打扮就很好看,你不信问维淑,她肯定也这样觉得。”

那要是问维淑,嘴里除了夸再听不到别的。

杨桂英抿唇笑起来,小心摸了下衣服的料子,滑溜溜的,感觉手一碰,茧子就给它刮抽了丝,跟她往日里穿的那些松松垮垮的棉布衣很不一样。

杨桂英是个优秀的学生,虽然一开始不适应,但也在努力习惯,这让董老师很有成就感,瞬间当老师上了瘾,兴致勃勃问:“你要不要学认字?你要是想学的话,我教你。”

杨桂英当然想认识字,小时候有个远方表叔就是文化人,後来进了城,让全家都吃上了商品粮,所以她打小就佩服文化人,觉得文化人最有出息,也因此宁愿咬着牙饿着肚子都要把维淑供出来。

但要是让她学认字,她却是有些纠结,吞吐道:“我现在学,能行吗?我年龄都这麽大了,肯定学不会的。”

董芳苓安慰她:“怕什麽,你今年也才五十出头,往後还有几十年的日子呢,人家小孩子学认字也是学了好几年,还得是从早到晚地学。你就算进度慢点,几年学不会,那就学十几年,慢慢学就是了。再说,又没指望你去考状元,咱不说多精通,就学了在出门的时候能看个公交站牌,认识个店招牌就行,要不然你自己出去,维淑也不放心,生怕你迷了路。”

说完她又补一句:“顶多就是吃点苦,但你说你像是怕吃苦的人吗?种地挨饿的苦都吃得,认字的苦还能更苦吗?”

是这个道理,杨桂英别的不好说,就吃苦那是一点不怕,她瞧着她笑起来,一咬牙说:“学!”

她一说学,董芳苓立马兴冲冲地带她去书店买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准备照着课本上的字教她。

两人买完书回来时,何维淑也下班到家了,一听是妈妈准备学认字,她惊讶地看向杨桂英,接着笑说:“妈,我支持你,我相信你肯定能学会的。”

杨桂英闻言不好意思地用课本挡着脸笑起来,那股娇羞劲儿,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她的少女时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