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坐在副驾驶,望着车窗外树木掠过,忽然想到——人生最好的时刻,也许不是到达终点,而是出的那一刻。
而这一次,他们真的“放下系统”,只带着自己和彼此,在去往“没有信号”的地方。
车越来越接近山口,柏油路变成碎石路,导航提示“信号弱”后彻底断开,手机时间卡在:分不再刷新。
刘小利减,低声感叹:“这地儿……比我想象的还静。”
陈树打开窗,外头空气带着青草香和山泉水气,久违的清爽扑面而来。
乔伊望向山脚那块刻着“凤凰山林业废路·年建”字样的旧石碑,心里轻轻一震。
“凤凰山……听起来像个故事,像个结局。”
他们不是来寻找答案的,
他们是来寻找“自己还活着”这件事的证据。
而山知道,风也会记得——
有一群少年,真的走过那条没人走的路。
凤凰山并不算高,仅oo米出头,但因为人迹罕至,道路年久失修,加上盛夏植被疯长,反而多了几分原始森林的味道。
一到山脚,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
入口是一条被藤蔓缠绕的旧木桥,桥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山泉从巨石缝间穿流而过,偶尔有野鸟拍翅掠水,激起细碎水花。
山道两边长着高大的合欢树和香樟,叶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绿色光泽。更深处,是密密的竹林,风一吹,“哗啦啦”的声音像低语,像在欢迎也像在考验。
路上还见到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有紫的、粉的、雪白的,在野草中摇曳生姿。
刘小利大叫:“这才是天然氧吧!呼吸都有草味!”
王昭一边走一边拍照,陈树则拿出随身带的小型记录仪:“这气压……和我模拟过的环境几乎一致。”
张芳摘了一朵小白花别在耳边:“以后谁结婚,就来这里拍婚纱照!”
乔伊笑了笑:“你不怕走太累,穿着婚纱踩泥?”
“没事,到时候找个不怕泥的人娶我就行。”
六人时而说笑,时而安静,各自走在一段又一段山路上。
陈树帮张芳提包,王昭和乔伊并肩走着,刘小利偶尔会模仿《还珠格格》里的台词:“尔康,等等我啊——”
但走到一半,大家还是开始沉默。
不是气氛冷,是那种“人被自然压低声音”的静。
风穿过树丛,光洒在他们身上,山不高,却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敬畏感。
马星遥抬头望着远方:“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越靠近山顶,越想说的事就越少了。”
乔伊点头:“有些答案,是不需要语言的。”
傍晚:o,终于登顶。
天边的光渐渐柔和,晚霞铺满整片山际,云被染成金粉色、淡橘色、浅灰蓝交叠的绸缎,像一幅缓慢展开的水彩画。
从山顶向下望,整个铜山市尽收眼底——
小镇的轮廓像拼图碎块,车流如光带在市区街道上移动,太阳像一颗被放慢下来的心脏,在天边一点点沉落。
风吹得头飞起,背包晃动,整个人像被大自然重新包裹。
张芳一屁股坐地上:“我的腿要废了……”
刘小利躺平:“今晚别走了,就这露宿了。”
乔伊抬眼看了看天色,点头:“行,干脆今晚就在这过夜。”
王昭:“那我们岂不是第一批在凤凰山露营的中学生?”
陈树已经取出地图,确认地势安全,又调试好露营工具:“帐篷位置我来选,风口要避开。”
两个大帐篷在西南风下的开阔平地搭好,正好能望见城市灯火,又能看夜空星辰。
晚餐不复杂,老奶奶亲手做的烙饼成了此刻最温暖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