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磊:
“你小子真敢来挖这个,就请我喝一瓶老雪花。”
他们把铁壳封好,用黑布包住,再装进一个旧行李箱,悄悄塞进储物间最深处的架子背后。
贴上一张泛黄的旧贴纸,手写:
“请十年后再打开。”dreade:oo
乔磊用记号笔在墙角画了个圈,又比了个手势:“确认交付。”
没有拍照。没有仪式。
只是,一场偷偷举行的“成年礼”。
没有观众,但有心跳。
那晚,风从天台轻轻吹过,桐林的灯光像水洒下来。每个人都低头看了一眼,仿佛将什么留在了此地。
他们知道,那个储物间不会永远存在。
商厦可能会拆,信可能会霉,时间会推着他们走向各自的轨道。
但——
梦,曾被认真藏过。
不是写给全世界,只写给那个想活下去的自己。
就这一点,已经足够。
——————————————————————————————————
【o年·乔伊访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试卷】
我专门问乔伊,为什么在故事里特意提到胡静以社会身份参加高考那一段?按说那不是主线,甚至跟“井下行动”也关系不大。
乔伊听后只是笑了笑,慢慢地说:
“怎么会没关系呢?其实那段我写得一点都不随便。”
她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让人安静的力量,“胡静那时已经是成年人了,工作稳定,生活也过得去。可她还是选择参加高考,不是为了换一份工作,也不是为了‘翻身’,而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个未曾拥有的版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说着,眼神忽然柔下来:“很多人都以为那是一种执念——好像大学就是一张门票,去晚了就没意思。可其实,那不是‘要一个文凭’那么简单,而是她心里那个‘如果我当年也能和他们一样’的念头,一直没有熄过。”
“她不是羡慕我们考大学,是想重新体验一次‘十八岁的生活’。哪怕只是短暂地坐在教室里,和一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学生一起听一节晚自习,都值得。”
我一时沉默。
“她那个年纪,再去读书,是要放弃很多的。”乔伊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但她还是去报名了。没有声张,也没和我们说太多,怕打扰、怕别人觉得她傻。”
我问:“那后来呢?她考上了吗?”
乔伊看着窗外,缓缓点头:“考上了,汉语言文学。她笑说那是她年轻时最想读的专业。”
她笑了一下,像在回味什么,“我记得她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没告诉任何人,一个人去了商场,给自己买了第一件真正的学生书包。红色的,帆布的。那天她说了句我一直记着的话——‘我终于不是为谁努力,而是为我自己交了答卷。’”
我忽然有点明白她为何执着要写下这段。
这不是一个配角的支线,不是“社会考生的辛酸写实”,而是给一种常被忽略的青春,留下一段位置。
不是所有青春都生在校园里。
有些青春,是拖着一身疲惫下班回家,还能翻开一本练习册的勇气;
是明知道人生没法重来,却依然想努力重走一段的倔强。
那也是青春。
而她们,值得被记住。
乔伊轻轻说:“所以我写下她。不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她考上了,而是想让所有看见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不是每个故事的主角都站在c位,有些光,是在角落里悄悄亮起的。”
我默默地记下这句话。
回忆并非都是为了怀旧,有时候,是为了照亮那些,我们当年没看清的勇敢。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高考当状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