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重回高考当状元 > 2信号之夜 有些青春的火花只在废墟中点燃(第9页)

2信号之夜 有些青春的火花只在废墟中点燃(第9页)

而自己呢?

陈树低头看了看自己裤脚上蹭到的焊锡灰,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我这算什么?顶多是一只校服口袋里揣着电焊笔的小老鼠,哪天没熬住,就从教学楼天线缝里钻出来了。”

不是自卑,是清醒。

他知道自己哪儿都比不上马星遥。

学习成绩?人家年年物理竞赛拿奖。

家庭背景?据说他爸是搞科研的,以前还在市里讲过公开课。

长相?冷白皮、高个子、眉眼像从漫画里裁出来的角色。

而他呢?中等个,脾气急,口音重,连笑起来牙缝都能夹电阻。

所以他才不懂——

王昭这样的女孩,怎么就死盯着马星遥?

是因为成绩?冷酷?还是那种带点距离感的“安全”?还是因为马星遥,从来不拿她当“焦点”,所以她反而着了魔?

“女人心,搞不懂。”陈树低声骂了一句,把易拉罐轻轻砸到地上。

可他心里又不服。

“如果你这么喜欢他,那乔伊呢?”

乔伊哪点像你王昭?

乔伊不像你会控制全局,不会说得滴水不漏,不会一边笑着说“没事”,一边在背后铺十步台阶让人自己往上爬。

乔伊什么都藏不住。难过就脸色白,高兴就眼神亮,生气就不理人,走路都自带节奏感,像她脑袋里有个自己配乐的小广播。

可马星遥也看乔伊。

这才是陈树最难忍的地方。

他可以接受自己追不上白天鹅,但不能接受——

自己亲手找到的一道频率,居然也要被马星遥“干涉”。

“你能不能别什么都抢走?”

他低声说着,像是在跟夜色讲道理,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风吹过来,树叶“沙沙”作响,像是答复,又像是嘲笑。

陈树抱着双膝,整个人像一台放到午夜的收音机,静静等待信号回来。

“乔伊,我不一定能赢,但这次,我不退。”

【高o班·暗流涌动】

如果说桐山二中高o班有个“默契的规则”,那就是——

永远别在“王昭”和“张芳”中选边站。

她们谁都不说破,谁都不撕破脸,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个看起来天差地别的女孩,早就悄无声息地分裂了整个班级的“气场”。

一个是明艳锋利的白月光,一个是沉静笃定的藏锋笔。明里笑着,暗里过招。

王昭,成绩班级前五,钢琴十级,演讲比赛金奖,身后还有一条桐林商厦的影子。她从不迟到,作业整洁,校服总能穿出时尚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芳,常年稳居班级第一,字写得像印刷体,物理试卷能提前交卷三十分钟。她不化妆,不聚餐,不交头接耳。甚至连下课都要默背公式。不是不合群,是压根不需要“群”。

她们的第一之争,在明面上是成绩,暗地里是气场。

而马星遥,恰好卡在了这场无声“内战”的交界线上。

他总是那样——不上不下,不远不近。

和王昭,只在学术讨论时点头致意,其他时间几乎爱答不理,甚至连她刻意安排的一起去科技馆的“偶遇”,他都能用一句“图纸还没画完”礼貌回绝。

但张芳就不一样了。

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熟起来的,大概是某次数学竞赛集训,也可能是物理角上那本被借走的教辅书。

总之,从某天起,他们在课间偶尔对个题,下课交换笔记,自习课时一个写一页,一个改公式。

安静得像两台同步运转的精密仪器。

王昭最开始并不在意。

可当她现马星遥在别人面前从不解释,却愿意和张芳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小声交流复杂函数时,她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学习战友”。

她甚至在走廊尽头看见张芳塞给马星遥一块巧克力,而后者还真的收了,还回了一张他用公式推演写的“小笑话”。

当时王昭手里刚好拿着改好的周记本,指甲“咔哒”一声折断,她却没出声音,只轻轻笑了一下,扭头就走。

从那之后,班级的女生就隐隐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王昭身边的“气场组”:苗雨、梁梦瑶,妆容利落、消息灵通,擅长操控话题和气氛,经常控制班级的“社交风向”。

一派,是张芳默默形成的“成绩组”:韩静、林芷、李韵,性格安静,成绩突出,下课喜欢刷题,一起打草稿、对试卷、分析题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