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乔伊——这个像是从另一个频道走来的女孩——她的安静,理性,眼神里的“距离感”,却让王昭敏锐地察觉到:
这个新来的,和马星遥的“频率”,太像了。
像极了两条看似平行的线,在某一节自习课之后,不声不响地开始靠拢。
王昭知道,她必须出手了。
再不干预,她自己这套精心布置的“青春剧本”,很可能要写不下去了。
【王昭的“粉丝团”】
那么问题来了——
王昭的粉丝多吗?
必须的,全桐山二中都知道,这位不仅是“高o班班花”,还是全年级“最有主角感”的存在。
就连校广播站的情书收集箱,都被塞得鼓鼓囊囊。只不过,大多数告白从来没成功过,因为——她太难追了。
追王昭,门槛有三个字:够格。
颜值要在线,成绩不能垫底,最重要——你得像个样子。
而在这些条件下,最有代表性、最有“野心”的粉丝,非一个人莫属:
——刘小利。
全校皆知,桐山二中校长刘杰的亲儿子,王昭的“官方不承认,但民间盖章”的头号追求者。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传开的?
没人能说清。
可能是刘小利在校运会闭幕式上念稿时,故意多读了一句:“愿每一位同学都在心中拥有一个……王昭。”
也可能是他在文艺汇演上唱《江南》时,明明唱的是“我等你一句话”,眼神却死死盯着王昭那一排。
甚至还有人说,他曾经私下用校广播偷偷播了一条语音——
“本台现在插播一条校园快讯:王昭今天穿白衬衫,比昨天更好看。”
虽然后来被他爸,也就是校长刘杰,狠狠关了麦,还罚他抄了整本《学生守则》,但效果却奇佳——
整个年级都知道了:刘小利,不仅喜欢王昭,而且是那种“明目张胆、不怕死”的喜欢。
这下好了,大家给他们都起了外号:
——刘小利,叫“太子”。
——王昭,叫“王叫昭”。
太子爱王,昭昭在上,搞得像宫斗剧转生校园版。
更搞的是,刘小利自己完全不避讳。该送礼送礼、该站岗站岗、下雨天替王昭撑伞,上学路上帮她抢早点排队,连试卷都主动帮改。
“咱俩要是组个学习小组,那就是‘昭利联合国’。”
“我这不叫追人,我这是学术合作。”
“我帮她背物理书,不为别的,就为减少她的书包负重。”
他嘴皮子一套一套,搞得连体育组都怀疑他是不是转学转错班了。
最离谱的一次,是他在音乐课上当众告白:“老师,我想唱一歌给高o班的王昭同学——《你最珍贵》。”
全班起哄,王昭当时没吭声,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音准跑得比你人还快。”
刘小利从此闭嘴三天,但第四天又照常送奶茶、递试卷、排食堂。
有人劝他:“哥,你追她追了两年了,真没意思啊。”
他回:“你们不懂。像她这种女生,你不追一追,你会后悔一辈子。”
“那你不怕失败?”
“失败?她要是结婚了,我就是司仪。”
——这是刘小利的态度,永远阳光、永远不气馁,永远在“太子党”的世界里独自坚守王昭的王座。
不过,王昭对他的态度呢?
说冷吧,她也没真翻脸。
说暖吧,她从来没正面回应。
她好像默认了这场追求的“背景存在”,也默认了刘小利的“可控可笑”,但从不真正给予任何实质回应。
直到——
乔伊转学来的那个学期。
刘小利忽然现,王昭笑得少了,沉默得多了。
而马星遥,那个她从不搭话的年级第一,居然在她面前低声说话了两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