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头坐回座位,桌上摊着一本绿色封皮的数学书。扉页上写着:桐山二中·高o班·乔伊
她翻开第一页,一张学生证滑落出来。
照片是她,但又不是“她”。
她盯着照片,冷汗从后背一路蔓延。
讲台上的老师还在继续讲课,声音像穿透水层的低频噪音。
她努力压下翻涌的情绪,捏紧手里的笔,试图让自己安静下来——哪怕只是假装。
但当她瞥见讲台角落压着的一本《青年文摘》时,心跳又漏了一拍。
封面是她初中某年见过的。那破损的弯角,那张版式,她记得太清楚。
这不是巧合。
她开始呼吸不稳,整个人像是被拽进某种未知剧本。
从昨夜实验数据调试到今早站在这里,仿佛中间被剪断了一段。
她不明白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要怎么离开。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活下来。先学会演“乔伊”。
没有脚本,没有提示,没有解释。
舞台已经拉开帷幕。她是唯一的演员,也必须演到底。
她捏紧笔盖,咬着牙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重新拉回黑板。
窗外的槐树沙沙作响,广播站的《流星雨》还在卡带里继续循环。
【身份裂痕】
照片上的女孩——齐刘海、淡眉毛,眼神躲闪,表情拘谨。
看着像她,却又哪儿不对劲。像镜中的倒影,只歪了一点点,却足以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她怔怔站着,头皮一阵麻,仿佛被一桶冰水自头顶兜头浇下。她下意识地摸向耳后——那个从小被母亲笑称为“聪明记号”的小痣所在。但现在,那片皮肤光滑得像新纸,什么都没有。
连身体,都在拒绝她的存在。那一刻,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个身体,不属于许欣。
她已经不再是自己。她是——乔伊。
“乔伊,放学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讲台上的女老师临走前丢下一句话,语气波澜不惊,脚步“咔哒咔哒”踩在旧地砖上,清脆又无情,声音在走廊尽头的风里回荡不去。
教室门“啪”地关上。
空气像被突然按下了静音键,全班一瞬寂静。
她呆坐在座位上,四肢僵硬,仿佛整个人还卡在现实和幻觉之间。
她的脑中,反复回荡着一个问题:乔伊,到底是谁?
阳光斜斜洒入教室,从窗棂切过课桌边缘,落在她的袖口。棉布微潮,隐约残留着洗衣粉的气味。空气中,尘粒在光束里缓缓漂浮,每一颗都在悄无声息地提醒她——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是幻觉。不是沉浸式模拟。不是哪个实验者调错了程序。
是——她真的掉进了另一个人的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围的同学陆续起身,有人拎水壶去打热水,有人提着饭盒奔向食堂,还有几个牵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讨论“广播站今天播什么”。
而她,就那样坐着。像被误投进老课表里的异类。
她轻轻掐了一把胳膊——真疼。
梦,从不这么真实。
她忽然意识到,她成了这个世界的闯入者——没有记忆、没有剧本、没有预演,只有一个早就为她设定好的“角色”。
就在她怔时,一个干净的男声从头顶响起:“喂,你没事吧?”
她猛地抬头,目光直直撞进一双清澈的眼睛。
男生瘦瘦高高,穿着洗得白的校服,袖口磨出了一点棉线,背着旧书包,拉链上挂着一枚银色迷你摩托钥匙扣。
刘海有些长,遮住了半只眼睛,却遮不住他那种透明感极强的少年气。
他的眼神里有一点担心,也有一点试探的好奇。“你是不是不舒服?”
乔伊张了张嘴,却没出声音。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她——认出他了。
不是现实中见过的人。
而是——她梦中无数次模糊浮现的轮廓。
像一张日记里潦草勾勒的侧脸,或者是某张旧照片里站在角落、被忘记的少年。
她喉头紧,低声道:“我……可能有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