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太也压低声,挤眼,说好几次了,她才不信呢,公事,哪里有那么多的公事?再说公事也不能每回都回家吧?
“我看就是仗着谢家的排头,溜出来呗。谁还不知道,也就我们家元朗这般实诚,没有办法哟,人家有个得力的岳家。不过,我看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要不,怎么把这老娘给扔到这里住,还不接回去?”
元太太幸灾乐祸地说了几句。
一时水开了,她舀了水出去,留下司昭一人在灶屋里捏着碗呆。
刘良文不像是懒怠的人啊?先前在谢家,他是早出晚归的,常耽搁了马车的时辰,谢墨梅还因此和大奶奶闹着要单独的马车。
那他这常缺勤,是为了什么?
她下意识地转着碗,九哥说刘良文自那件事后,在谢家夹着尾巴过日子,所以才频繁往这里来么?
“阿昭!”
司空道叫她。
她把碗捞出来,放到橱柜里。
院子里,司空道剔着牙,告诉她,说白日里有千丝坊的学徒来报信,叫明日去宋家画像,他方才给忘了。
“那个宋家?”
司昭问。
“说是宋御史,我方才已经同元大人打听了,送的是口信,老蔡儿子告诉我的,具体讲不清楚,明日去那里打听一下就知道了。画的是一尺见方的,这个没有错。”
司昭点头。
第二日。
司昭跟在丫鬟身后,刚踏上三级青石台阶,铜铃忽地叮当一响,她抬头,见亭子四角悬挂着铜铃,在风中摇摆,同“御史第”大门悬挂着的铜铃一般大小。
绕过砖雕影壁,两侧抄手游廊垂着竹帘,几个梳双螺髻的小丫鬟捧着铜唾壶匆匆走过,领路的丫鬟突驻足,司昭顺着她目光望去,见穿灰布比甲的嬷嬷正拧着个洒扫小丫头的耳朵:“你耳朵是摆设吗?讲了几遍都记不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丫鬟连声求饶。
领路丫鬟收回目光,继续往前去,司昭默默跟着,心道这宋御史治家还真是严谨,丫鬟婆子都不拘言笑。就是那门口的门子,也是衣裳齐整,一顶帽子戴得端端正正。
转过第二道月洞门,见花厅的菱花槅扇半开着。宋大小姐宋春凤正端坐在榆木雕花椅上,藕荷色织锦马面裙铺展如云,鬓间金簪子衔着的珍珠晃动,衬得那张敷着铅粉的脸矜贵几分。
“听说花魁素素的扇面,是你画的?”
宋春风打量着司昭,有些意外。这画工看着年纪尚小,倒是能画出那样惊艳的画像来?
听人说花魁素素的画像,被悬挂在春香楼的大堂,画活了美人魂,许多王孙公子,看画像,都争相一睹为快。
司昭点头,然后,不待宋春凤再问,就先介绍了价钱:“绢本小像五十两起。“
司昭从袖子里抽出价目单,“若是脖颈以下,视精细程度,另加润笔费。”
她现在需要银钱,时间宝贵,一般的小像,她不准备接,所以价码往上翻了。
“你这价码,竟比刘玉堂还要贵?”有人高声质问她。
司昭抬头,见屋外又进来一个穿着蓝色袄子的小姐:圆圆的脸,鼻尖被寒气染得微微泛红,长眉此刻因薄怒而微微蹙起。
她手捧一个托盘,径直走到宋春凤面前,放下托盘,伸手用竹钳子叉了一块梨块递给宋春凤:“刚从窖里提上来的,正入口。”
喜欢锦画昭昭请大家收藏:dududu锦画昭昭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