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弹幕说她是我老婆 > 107 第 107 章(第1页)

107 第 107 章(第1页)

107第107章

◎她目光灼灼,藏着掩不住的野心◎

长公主仗着身份和那一千羽林在江南闹了个天翻地覆,告状的奏疏送到京城时,却已是大半个月後了。而彼时老皇帝也已经没有心思再理会这份奏疏了。

原因很简单,就在不久前老皇帝的万寿节前夕,近来备受他宠爱的七皇子居然夭折了!

这时候未成年的孩子夭折是常态,即便是皇家也不例外,老皇帝也曾有几个孩子夭折,只是没排入序齿罢了。可七皇子已经十岁了,而且最近老皇帝时常在朝堂之上提他聪慧果敢,大有要将小儿也带上朝堂听政的意思。可就在这关头,七皇子却因一场风寒就这麽去了。

别说是满腹算计的老皇帝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有猫腻。可奇怪就奇怪在老皇帝亲自派人调查,也并没有从七皇子生病到夭折这整个过程中发现丝毫端倪。

似乎七皇子的夭折当真只是一场意外?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查不出问题来的老皇帝自己是不信的。也因此他近来脾气越发暴躁,对身边的人也越发疑神疑鬼起来——七皇子受他看重之後,身边可不少照顾保护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无声无息的夭折了,还根本查不出问题,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件极可怕的事。

尤其皇帝年老,对于自己的性命安危越发看重,就更容不得人算计了。此外万寿节前这个时间也相当敏感,总让老皇帝有种对方是故意选这个时间,做给自己看的感觉。

至于怀疑对象?老皇帝心里当然有人选,无外乎仅剩的两个成年皇子罢了。

朝堂之上,宫廷之内,老皇帝不止一次用阴恻恻的目光看向自己这两个儿子。他有时候想分辨出其中究竟谁是幕後真凶,有时候又破罐子破摔想要将两个危险的源头一并解决算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时常被这样凶恶的目光洗礼,心理压力自然极大。四皇子自知事情不是自己做的,不止一次想要出卖三皇子,可问题是他手中也根本没有三皇子动手的证据。如果他没有证据贸然开口,三皇子必定反咬他一口,到时候除了将局势闹得更乱根本没有丝毫好处。

于是事情就这样僵持下去了。

老皇帝对两个儿子的忌惮打压愈甚,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日子也根本没有因为七皇子的出局而有所改变。相反两人就像是被赶入了穷巷的狗,除了发疯好像再没有别的出路。

就这样,京中的气氛逐渐紧绷,朝堂之上更是压抑。

江南的奏疏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被送进京城,放到皇帝案头上的。只不过老皇帝目前正满腹心事,应对眼前尚且费力,看过奏疏内容後也不过皱了皱眉,并没有多说什麽。

唯一让老皇帝意外的是,长公主南下平定叛乱的速度这麽快,短短一月时间不仅解决了梧州军和桐城叛军两支兵马,还有时间去江南官场折腾了。不过江南那边欺上瞒下的事他心里也有数,转念一想,让安平去那边折腾折腾,似乎也不是什麽坏事?

总比敢在自己眼前残害兄弟的逆子强多了!

想到这里,老皇帝心口就是一堵,随手将眼前的奏疏合上往旁边一丢,就扭头冲着梁忠吩咐道:“老三呢,我让他在工部督办的事如何了?把人叫进宫来,我要亲自问问。”

梁忠闻言谨慎俯首应是,匆匆走出大殿,吩咐门外的小内侍去工部叫人。

看着小内侍领命之後快步远去的背影,梁忠不由长长吐出口气——近来皇帝性情阴晴不定,身边人都没少吃挂落,他其实也不例外。不过相比起自己,梁忠觉得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日子似乎还要更难熬些,比如即将被叫来的三皇子,定是少不了一顿骂,甚至还有责罚!

梁忠擡眸,看见远处殿宇上方一片阴沉天色,心中总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不详。

*********************************************************

早在江南的奏疏送入京城之前,萧晏书便已使人往江南送去了书信。

公主府私下的书信传递自然比不上八百里加急来得快,但送到长公主手中也并没有迟上太久。而彼时长公主也不过刚收拢了各县文书,还没来得及细细梳理,也没来得及处置善後。

信是夏时带进屋子呈递给长公主的,後者拿到手之後拆开一看,脸色霎时大变——向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长公主,这次居然没忍住猛地站了起来,撞到身後的椅子发出“吱”的一声尖锐声响。也将送信过来的夏时吓了一跳。

夏时不知那信上究竟写了什麽,让长公主如此失态,但她和楚棠如今已算是和公主府绑定了。她自己跟在长公主身边还好,就怕京城生了什麽变故,会累及楚棠。

因此犹豫再三,夏时明知不该还是问了一句:“殿下,信上写了什麽?京中出事了吗?”

小侍卫心里想的什麽,脸上几乎都写得明明白白。长公主一眼就看穿了她心中忧虑,可她随手将书信一收,也并没有给对方看的打算:“京中出了变故,我们需得加快速度……罢了,咱们明日便啓程回京,江南这边就先交给王侍郎善後。这些文书路上再看,带进京城正好当个证据。”

王申作为朝廷钦差,当然也是有资格处理後事的,而且以对方的品性能力,将事情交给对方也绝无问题。再不济还有唐奕丶沈知微帮忙,明家提供後勤资源,总不至于安置不好那些乱民。

长公主心中迅速有了成算,可她这一天都等不下去的反应,却让夏时心中不安极了。她目光紧紧盯在长公主手中那封书信上,如果不是顾虑着身份,大有上前抢夺的冲动。

好在夏时耐心告罄之前,长公主终于还是给了她一颗定心丸:“好了,京中之事与楚棠无关,她好好的没事,你就不必操心了。”说罢摆手赶人:“快出去和他们说,咱们明日啓程,都赶紧收拾起来。再让人去准备船只,咱们这次走水路回京。”

听到长公主一连串吩咐,夏时却是松了口气。只要楚棠没事,她也不在乎京城到底发生了什麽让长公主如此不淡定,当即便领命出去,很快完成了长公主的吩咐。

自然,听到这突如其来命令的所有人都很惊讶,羽林校尉还没来问,王申倒是先一步到了。

半个多月过去,王申比起刚见面时仿佛又瘦了些,但却依旧精神奕奕。他急匆匆赶到长公主暂居的宅邸,一路找到了书房,未等通禀就闯了进去:“殿下,您要走?”

长公主正在桌案後整理文书,这些东西她没来得及处置的,之後还得在船上加班加点的处理。猛然见到王申闯入,擡眸看去时不悦皱眉。

守在门口的两个侍卫没能拦住人,见状连忙告罪。

长公主却叹了口气,挥挥手将两个侍卫遣退了,又令人将书房大门关好。

待房中只有二人了,长公主这才开口说道:“本宫不是怕麻烦想要抽身,是京城那边出了问题。”她说着起身从书案後绕了出来,走到王申近前,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万寿节前,七皇子薨了。”

只这短短几个字,同样在中枢待了多年的王申,哪里还不明白这代表着什麽——皇帝明显不服老,想要拉七皇子打压两个成年皇子,以此平衡局面。可现在这布局都尚未开始,就被人用这种手段打破了,还是在万寿节前这样敏感的时机,简直是在皇帝的敏感神经上反复踩踏。

最重要的一点,老皇帝虽然已经老了,但离死还远着呢。而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一旦被激怒,会是怎样的可怕後果,简直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王申暗吸口气,不用猜他都知道,如今的朝堂上该是怎样的风声鹤唳。

回过神後他又看向长公主,眉头紧皱不甚赞同:“殿下既然收到消息,应是知道京中局势混乱的。您好不容易远离京师避开了此次漩涡,又何必急匆匆赶回去掺和呢?”

王申这话说得没错。长公主本就不受宠,她这时回去京城不仅起不到什麽作用,还有可能惹上一身骚。倒是留在江南稳扎稳打,一面收复民心,一面竖立威望,顺便还能尝试收服身边那一千羽林,这才是长公主目前最好的选择。

长公主心中自然明白对方好意,可她并不打算这麽做。她目光灼灼,清亮有神,里面藏着掩不住的野心——她当然知道怎麽做才是最稳妥的,可她同样知道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如今朝堂平衡被打破,以她父皇的性子恐怕很难再容忍,即便找不到证据也会加倍打压三皇子和四皇子。这两人都不是皇帝精心培养过的继承人选,他们在这样的打压下恐怕很难承受隐忍。过不了多久,京中肯定会再生变故,她待在江南固然可以再次避开,但与此同时恐怕也会错失良机。

无论这个机会是好是坏,长公主都打算尝试抓住看看,而不是只能远远的看着听天由命。

当然,王申还没有正式投诚到长公主麾下,她也没必要与对方说这些交心之言。长公主只是固执的回应了一句:“侍郎不必多言,此处便托付给卿了,本宫明日啓程回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