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徐記小餐館[美食] 第184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鍋裡已經都洗乾淨,直接倒上半鍋水,今天家裡人多,然後把剛剛的肉還有骨頭都放進去,蔥段姜也是扔進去,料酒。

“就這麼燉就行,一直到鍋裡的肉燉熟燉爛,湯燉開。”

趙大娘看著還笑著點頭,“你別說,是挺簡單的,都不用炒。”她又從另外一個小鍋裡端出來面盆。

“一起來就和的面,要吃自家做的饅頭,這面也發了,我給揉上一些,順便做個餅。”

羊肉湯就配餅吃,“正巧想學著做個酥餅呢,小溪,你教教我。”

徐小溪點點頭,“大爺,把這個小鍋給燒上。”

一般家裡這種地鍋的廚房裡是放著兩個鍋的,一個是用來專門燒湯熱饅頭的大鍋,一個是平時炒菜的小鍋,灶底自然是連著的,所以燒火的人能自己一下子管兩個灶。

徐剛大爺是讓幹啥就幹啥,這邊抓著一把柴火就把火給燒上。

酥餅最關鍵的是油酥,鍋熱燒油,一個碗裡放上面粉,在放一些鹽,一勺熱油澆在面上,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

趙大娘還沒這麼做過,她烙的餅就是擀平,然後中間放上油鹽味精,再撒上蔥花,其他的就沒了,“其他的還咋做,你跟我說,不用你動手。”

徐小溪習慣性自己做,也快,這會只能繼續說。

“就把這劑子跟平常一樣擀平擀圓,再把油酥鋪在上面,然後把這個餅沿著這個中間切成一個個的小扇形,然後在摺疊的壓上,最後封口,再擀開,然後放鍋裡油煎就行了。”

趙大娘聽她這麼說,本來要下刀切餅的時候手頓住了。

“啥是扇形?”

徐小溪只能上手在餅上比劃了一下,“就這麼切。”

趙大娘這才明白下來,“是小三角形。”她這就知道了。

李青跟徐剛大爺在旁邊都哈哈笑了起來。

“還是我們小溪有文化,這以後要是不讀書,學做飯都不會。”徐剛大爺這邊小鍋裡的火先撤了,一會烙餅的時候再燒。

趙大娘手下切好,然後按照小溪交的都疊好之後封號口再來擀,聽他說的話,很是認同,反正她覺得能考上大學的腦袋瓜都聰明,肯定幹啥都能成。

“那是,你以為誰都能幹好大廚師的。”

徐小溪哭笑不得,上了年紀的長輩都是認為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苦,再讓自己重新來一次,肯定會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

這邊一個餅擀好,李青來掌勺,開始烙餅,趙大娘接著擀,第一個知道以後後面的做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徐常亮開著自家的車也買菜回來了,他直接提著進了堂屋放在桌子上,看三個孩子在看電視,也沒說話,就又來了廚房,到門口就聞見了香味。

“現在過年人多起來,買菜的人也多。”說完又瞅了一眼,“還烙的餅嗎?真香。”

李青手下拿著鏟子,然後翻餅,“小溪教的,咱媽給擀的,看起來就香,以後咱們都這麼做。”

徐常亮看看徐小溪想起來個事情,剛剛回來的路上碰見徐二叔了,就他自己站在路邊,都是三五一群的站在一起揣著手嘮嗑呢,徐家村都知道他是啥人,也沒人願意跟他站在一起說個場面話,自己騎著車就直接過去了。

“行,這餅多烙點,我這都餓了,最低能吃倆。”

趙大娘聽見他這話,看看手裡的餅,想著今天的人可都是能吃的,“那今天就不蒸饅頭了,都烙成餅,明天再發面蒸。”

徐常亮點頭,“行,明個再說。”

一直到餅都烙好,燉羊肉的湯才好,羊肉湯燉的奶白還濃稠,一般是好羊肉才會燉的出來的,如果外面的羊肉湯只白不濃稠,一般就是勾芡出來的,像這樣自家燉的沒放任何東西的才最香。

“下一步咋辦?”

李青拿著勺子問徐小溪。

徐小溪接過來一個洗乾淨的盆子,“把這一整塊羊肉給撈出來,然後撕碎,小白菜跟細粉直接下鍋,調味就可以了。”

李青聽著手下就動起來。

趙大娘把切好的一筐脆鮮的小白菜放到鍋裡,再拿過來一把自家做出來紅薯細粉放進鍋裡。

徐小溪來調味,然後蓋上鍋蓋繼續燉煮。

李青還戴著個手套撕肉,肉已經完全燉爛了,撕起來也快。

“這會放到碗裡再澆湯也行,或者是全部都放到鍋裡,再盛也可以。”徐小溪站在一旁。

趙大娘把餅都切成了一塊塊的,然後又洗碗洗筷子的。

“直接放到碗裡,誰再喝再放。”徐剛大爺還坐在小馬紮上燒火,但看著盆裡的肉,這頓飯要不是小溪來,肯定做的沒這麼好。

李青也點頭,把撕好的肉每個碗裡放上一把。

鍋裡的湯菜跟細粉都煮好了,最後倒上香油,胡椒粉也多倒一些,這個能提羊肉的味道。

趙大娘每個碗裡都給盛好。

徐常亮兩隻手端了兩碗到堂屋裡。

“仨孩子,快洗手吃飯了。”

徐淮徐池徐年都趕緊就站了起來,忙著到廚房裡幫忙端飯。

徐年比徐池大,比徐淮小,三個人也能玩到一塊去。

徐常亮又把買回來的菜都開啟,連帶著袋子套到盤子裡,這樣也方便,買了六個菜,兩個冷盤,四個熱菜。

一個長飯桌,大家都能坐得下。

徐常亮剛剛就饞這個餅,立刻就拿過來一塊先咬了一塊,又酥又脆的能掉渣,吃著可香,再捧著碗慢慢的喝了一口羊肉湯,香,胡椒味提鮮,再撈出來一筷子細粉跟白菜,更鮮亮,真好吃,特別的是這個胡椒是點睛之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