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徐記小餐館[美食] 第106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他這麼一說,程大娘也趕緊點菜要打包,何薔也跟著湊熱鬧。

徐小溪忙完這一波店裡也都賣完了,中午十二點徐池過來,他們倆簡單的吃了個飯,收拾好鎖上門才回家。

第二天早上九點多,徐小溪帶著徐池坐上大巴車回家,到鄉里下車,然後去超市裡買了幾箱禮物,兩袋子水果,她跟徐池提著就去了徐家村,在原主記憶裡也找不到徐剛大爺家,還是進了村打聽了才知道的。

徐家村進村的那條大路上是修了路的,沒泥,旁邊就是大的田地,一直走到頭才算是進去,今個天氣好,不是很冷,但也不熱,有好多玉米都在路邊曬著,很多人也都站在路邊三五成群的在聊天,不過很多人都不認得徐小溪,給她指完路,還以為是徐剛家的親戚,這不是手裡還提著禮物嗎?就是不知道是哪邊的親戚。

徐小溪根據人家指的路才找到地方。

徐剛這會正在家裡剝玉米呢,五點多就起來了,地裡也去不了,剝完玉米早上吃了飯,就又坐下來幹活,趙桂蘭也是,兩口子一人一個小板凳,孫女在屋裡坐著寫作業。

村裡的門家家戶戶都是開著的,徐剛大爺家裡是個兩層小樓。

徐小溪到門口看著大鐵門,先進來,站到門口。

“剛大爺,大娘。”

徐剛跟趙桂蘭都抬頭看過去,一時還有些不敢認,自從徐家老大的喪事辦完,這有五六年沒見過吧,倆人趕緊站了起來。

“小溪,是吧,哎呦,這麼幾年沒見越來越好看了,快,快,屋裡坐。”趙桂蘭是真的沒認出來,人長的這麼好看,穿的也很有氣質,她手上都是剝玉米的泥,趕緊又到院子水井旁邊的池子裡洗了一下。

徐剛也是,站起來請人進去,“小溪,屋裡坐,這是徐池?小的那個?”

徐小溪點頭,“徐淮上初三了,要求嚴格,這就放了三天假,今個在學校呢。”

徐剛腦子裡過了一下年齡,也是,孩子不在自己身邊,長的就是快。

趙桂蘭洗好手也跟著到屋裡。

徐小溪把禮物放在桌子上,“徐池,叫爺爺奶奶。”

徐池乖巧的開口,“爺爺奶奶好。”

趙桂蘭到裡屋趕緊去拿了糖跟瓜子,又抱過來一個西瓜,“這還是之前買的,放的久還甜。”把西瓜切開。

徐小溪都覺得太客氣了。

“謝謝剛大爺,大娘。”

“有啥好謝的,自家孩子的。”趙桂蘭多少年沒聽過人家給自己道謝了,村裡人不說那麼多。

徐小溪給徐池拿了一塊,自己也拿過來一塊,確實好甜,很好吃。

“地邊子是要一會量嗎?我還怕回來的晚了。”

徐剛擺擺手,“隔壁你琴嬸子那邊說是下午有時間,咱們就下午量,我跟你大娘說你上午來家裡,一起吃頓飯,之前你不在家裡,現在回來了,遇到啥事就說,別客氣。”

徐小溪抿嘴笑笑。

“我現在在縣裡開了一個店,生意還好,養活我們三個不成問題。”

徐剛聽著點點頭,“那就好,下次回來可別拿禮物了,你帶著倆孩子,花錢的地方還在後面呢。”

趙桂蘭看著徐池穿的乾乾淨淨的,臉上也白白嫩嫩的,想著小溪還是挺會養孩子的,真不錯,要是別人遇到這事估計都要難死,你看人家也自己撐過來了。

在屋裡坐著說了一會話,趙桂蘭看看時間都十一點多了,站了起來。

“徐剛,你去把雞圈裡撈回來一隻雞,咱們中午燉雞吃。”

徐剛也趕緊站起來,他高高壯壯的,也有些胖,莊稼人沒不黑的,“行。”

徐小溪連忙攔著,“不用,就簡單吃個麵條啥的就行。”

趙桂蘭拉著徐小溪的手,“你別管,我跟你說,家裡的雞都是我養著就等著過節啥的吃的,都是糧食喂的,燉出來可香了。”

作者有話說:

第70章 地鍋雞貼玉米麵餅子(下)

◎“我覺得這次相親肯定能成”◎

徐剛在旁邊門口靠牆的地方拿起來網兜, 直接出門右拐,雞圈沒在家裡。

“自家喂的又不要錢,你多少年沒回來了, 一會可要多吃一點。”

趙桂蘭握著徐小溪的手, 能清晰的感受到她手裡的厚繭,自己是幹慣了家裡地裡活的, 手裡有繭多正常, 她上大學握筆桿子的也這樣,那肯定是沒少幹活。

“去年咱們家裡的紅薯種的多, 自己去加工的細粉, 可正宗了,還有曬的豆角,乾梅豆, 小蘑菇,一會放鍋裡一燉,特別香。”

徐剛的動作麻利, 到圈裡就弄個最大的一隻。

趙桂蘭的孫女聽到外面有聲音,也從他們裡屋出來, 村裡不講什麼書房不書房的, 都是在睡覺的那屋裡床邊弄個小書桌,讓孩子寫作業。

“這是你建工哥的孩子, 叫徐年,就在咱們鄉里上學。”

徐小溪記得, 徐建工是剛大爺的兒子, 現在在外地打工, 一年到頭也就回來一次。

“徐年, 叫姑姑。”

徐年上初一, 雖然是在自己家裡,但還是很靦腆,靠在趙桂蘭的腿邊,小聲開口。

“姑姑好。”

徐小溪也笑著跟她打招呼,“年年好,這是弟弟,徐池,比你小几歲。”

徐年雖然才十一二歲,但在家裡會經常幫忙幹活,學習成績還好,回回考試都是第一名,很聽話乖巧,老兩口就希望孫女能考上大學,以後別像他們,只能在地裡拋食,面朝黃土背朝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