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三花突然向前飘去,牵引着他的身影,往地仙的领域坠去。坠落中,他的仙雾渐渐消散,道体也褪去璀璨,变得与凡人无异——这正是地仙“和天地一体”的开始:先忘了自己是仙,才能真正融入天地。
远处,存世花里传来清风道长的笑声,混着飞蛊族群的鸣响,在鸿蒙中轻轻回荡。仙路漫漫,每一步都在舍,每一步也都在得,而这舍与得之间,藏着的正是“玄之又玄”的真意。
坠入地仙领域的刹那,墨渊便懂了“和天地一体”的真意——他的感官不再局限于自身,天地的呼吸就是他的呼吸,草木的枯荣就是他的枯荣,连鸿蒙气流的脉动,都与他的仙魂同频共振。
可这份“一体”并未带来安宁,反而掀起了“天人五衰”的序幕。
第一衰是“形衰”。他的仙体开始出现凡人的老态:丝染上霜白,皮肤爬上皱纹,连握剑的手都微微颤抖。飞蛊的气息从道体中传来,带着焦急的嗡鸣,却被他用仙魂安抚:“衰的是表象,不变的是本真,这才是‘历五衰’的意义。”
第二衰是“情衰”。道果中那些牵挂的画面开始褪色:龙虎山的晨雾变得模糊,诡渊的混沌失去色彩,连飞蛊族群的鸣响都淡不可闻。存世花的光芒黯淡下去,仿佛要彻底熄灭。墨渊却只是静静看着,他知道,这不是遗忘,而是让“牵挂”从“具象”化作“道骨里的印记”。
直到第三衰“心衰”降临,他才真正感受到考验的重量——一股源自“天地本身”的疲惫感席卷而来。这不是他的疲惫,而是亿万年来天地承载万物的倦怠,是星辰生灭的厌倦,是法则运转的乏力。这股力量试图让他放弃修行,只想化作一块无知无觉的顽石,与天地同朽。
“原来地仙的‘和天地一体’,是要先体会天地的‘累’。”墨渊的仙魂在疲惫中坚守,他主动将自身的仙气注入天地,分担那份倦怠。奇妙的是,当他开始“分担”时,疲惫感竟渐渐消散,存世花重新亮起,比之前更添了几分“共情”的温暖。
第四衰“命衰”来得悄无声息。他的仙魂开始变得透明,仿佛随时会融入天地,彻底失去“墨渊”的存在。飞蛊的气息突然爆出强烈的光芒,将他的仙魂重新凝聚——这是“虫道”的守护,也是他与飞蛊“众生同体”的印证。
最后一衰“劫衰”,竟是诡渊主残留的怨念化作的幻象。幻象嘶吼着:“你与天地一体,终究会变成新的‘诡渊’,困住更多生灵!”
墨渊却笑了,抬手穿过幻象:“天地从不是囚笼,是舞台。我与天地一体,不是成为天地的囚徒,而是与天地共舞。”
幻象碎裂的瞬间,【地仙境达成:神通“和天地一体,与天地同寿”解锁。下一境:天仙雷劫——燃尽后天浊气,返先天之体】
他的仙体在光芒中重塑,褪去老态,却多了几分“返璞归真”的温润。飞蛊从道体中飞出,已是半仙之躯,翅膀上的星图能引动天地灵气,化作任意形态。
“天仙境要‘脱天道,遨游万界’,”墨渊望向鸿蒙之外,那里有无数世界的光点在闪烁,“看来是时候去看看更广阔的舞台了。”
飞蛊出欢快的鸣响,率先冲向前方。墨渊紧随其后,身影渐渐融入天地灵气中,却又始终保持着“墨渊”的轮廓——这便是地仙的玄妙:既在天地里,又在天地外,既与万物同寿,又独守一份清醒。
远处,天仙境的风灾已在酝酿,那是比雷劫更难测的考验,却也藏着“返先天之体”的契机。仙路漫漫,每一次“衰”都是“生”的开始,每一步“沉沦”都是“脱”的铺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冲出鸿蒙的刹那,天仙境的“风灾”便已降临。那不是寻常的风,是“末法之风”——专吹修士体内的“后天浊气”,小到修炼时沾染的杂念,大到与凡俗因果纠缠的气息,都在风里被剥离、吹散。
墨渊任由末法风穿过身体,起初只觉清爽,渐渐便感到刺痛——那是藏在道骨深处的“后天印记”在被撕扯:比如初入龙虎山时的紧张,面对诡渊主时的忌惮,甚至突破境界时的一丝骄傲。这些情绪曾是他前行的动力,此刻却成了“返先天之体”的阻碍。
飞蛊在风里舒展翅膀,星图化作滤网,帮他拦下那些尚未准备好剥离的印记。墨渊心领神会,没有强行驱散所有浊气,而是让“该留的”沉淀,“该去的”随风而逝——先天之体从不是“无垢”,而是“知垢而不执垢”。
风灾最烈时,他的道体竟开始分解,化作亿万光点,与末法风融为一体。这是“燃尽后天浊气”的极致,也是“返先天”的关键——当所有“后天定义”都被剥离,剩下的便是最纯粹的“本我”。
光点重新凝聚时,墨渊的模样变了。没有仙雾萦绕,没有神光流转,看着就像个寻常少年,却又让天地都忍不住向他倾斜——这便是“先天之体”的玄妙:看似平凡,实则与天地初开时的“先天”同频。
【天仙境达成:神通“脱天道,遨游万界”解锁。触天仙修炼之法:演化世界,自成天道】
飞蛊突然指向不远处一个正在崩解的小世界。那世界的天道因能量耗尽而衰亡,生灵在灭世的火光中哀嚎。墨渊心中一动,踏空而去,抬手将自身的先天之气注入世界核心。
奇妙的事情生了:那些先天之气没有修补旧天道,反而催生出新的法则——生灵不再依赖“天道赏赐”,而是靠自身感悟生存;星辰不再按固定轨迹运转,而是随生灵的信念改变方位。这是他“演化世界”的第一次尝试,没有照搬任何已知天道,却透着“先天自在”的生机。
“原来‘自成天道’,是让每个世界长出自己的‘道’。”他望着重获新生的小世界,突然明白天仙“遨游万界”的意义——不是去征服,而是去见证万千“可能”。
飞蛊用触角碰了碰他的指尖,传递来新的感应:鸿蒙之外,有真仙境的气息在召唤,那里藏着“世界圆满无漏”的秘密。墨渊抬头望去,只见一片比鸿蒙更广阔的虚空在眼前展开,无数圆满的世界如珍珠般悬浮,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天道”,却又互不干涉,自在运转。
“真仙境……”他笑了笑,身影与飞蛊同时化作流光,“去看看‘万界自在逍遥’,究竟是何等境界。”
风灾残留的末法风在他身后化作送行的彩带,那些被吹散的后天浊气,此刻都成了滋养新世界的养料。仙路走到这里,早已不是“修力”,而是“修心”——修一颗能容万界、能懂万道、却始终守着“本我”的心。
踏入真仙境的领域,墨渊先感受到的是“圆满”的重量。
眼前的万千世界个个无漏:有的世界里,草木能言,与星辰论道;有的世界中,生灵不生不灭,在轮回中自得其乐;还有的世界,连“时间”都成了可触摸的实物,被孩童捧在手心玩耍。这些世界无需依赖外界的力量,仅凭自身法则便能永恒运转——这正是真仙境“世界圆满无漏,己身即是天道”的写照。
飞蛊在他肩头转了个圈,星图指向其中一个“法则世界”。那里的生灵靠领悟“法则碎片”修行,却因碎片过于驳杂,时常陷入混乱。墨渊伸手一引,那些碎片便如归巢的鸟雀,自动聚成一条条清晰的“道河”,既保留了每个碎片的独特性,又彼此和谐共存。
“天仙的‘演化世界’是创造,真仙的‘世界圆满’是平衡。”他轻声道,体内的先天之体与这些圆满世界共鸣,道果中的元始花突然绽放,落下无数“圆满之种”,融入那些仍在成长的小世界——这不是干涉,而是给予“圆满”的可能性。
【真仙境达成:神通“自成一方世界,万界自在逍遥”解锁。触修炼之法:历无量量劫,成不朽不灭】
所谓“无量量劫”,并非指某一场灾难,而是无数世界的“生灭轮回”在他身上的投影。墨渊的道体开始经历无数次“死亡”与“重生”:时而化作星辰崩碎,时而在黑洞中涅盘,时而随文明湮灭,时而于混沌中苏醒。
每一次生灭,他对“不朽”的理解便深一分。直到某次从“概念消亡”中醒来,他突然明白:真仙的“不朽不灭”,不是“不会死”,而是“死亡无法定义我”——哪怕道体崩解,仙魂消散,他的“道”也已刻入所有圆满世界的法则中,只要有一个世界存在,他便“从未消亡”。
飞蛊此刻已能与他的道果完全融合,它翅膀上的星图化作一道“虫道长河”,与万千世界的法则相连。通过这条河,墨渊能清晰感知到每个世界的脉动:有族群在庆祝新生,有文明在探索边界,有生灵在领悟属于自己的“道”——这便是“万界自在逍遥”的真谛:不必亲自踏足,却能与所有世界共情,既在其中,又在其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