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她已经从良好多年 > 4050(第12页)

4050(第12页)

说着,那头任嬷嬷已在茶楼上备好雅座了,善静也买好了各色糕点,过来请太子妃上去落座。

这边悠哉悠哉地过着晌午,东宫里,太子正与寻常一样,处理各种事务,冷嘉实来过一趟,只说玉笙楼失踪的那位采绿姑娘仍未找到踪迹,但却牵扯出了一桩大案。

到广陵郡州府衙门里报案的,正是江南布商杜家的三太太,说自家小女儿十七年前被家中小妾拐卖,时隔多年才查清楚这一桩家事,据那小妾供认,当年正是把人卖到了玉笙楼。

杜三太太如今发了狠地要把女儿给找出来,不知掷了多少银子出去,那小妾早被她一脚踢断了肋骨,日日受她折磨。

可玉笙楼里的那些女子,俱都带去与杜三太太厮认过了,无一人是她女儿杜清晏。

赵清听冷嘉实汇报完这一桩,本来这事情是不至于报给太子知道的,但冷嘉实清楚,那女子找不回来,太子心善至此,总觉得那女子失踪是他的缘故,始终于心不安。

赵清抬起头:“照这么说,那位采绿姑娘,大抵就是杜家十七年前被拐卖的女儿了。”

冷嘉

实点头:“按照推断,是的。”

赵清叹了声气:“也是可怜,好端端的千金小姐,竟沦落至此,你去知会广陵郡各处官员,就说是孤的意思,此案务必严查。”

“是,殿下。还有一事,那玉笙楼的柳老板已经押送入京,许会知道一些线索,何不将她提出来亲自再审审。”

赵清捏着手上公文,眉目间还有迟疑。

“孤近日事情繁杂,明日还有几位陇州来的官员进京述职。”其中还有太子妃的大表哥,出于礼数,更有太子妃的面子在,崔家崔程彦他是必然要见的,不光要见,还要请上几位相熟的年轻官员与他一同招待才是,现在想想,岳母大人把太子妃叫回去,许也是为着这事,薛家只怕也忙着办家宴招待崔大公子,到时他也跟着崔程彦一同拜访薛家,顺道看看一日不见的太子妃。这家宴是家宴,外面的应酬是外面的应酬,太子自觉该把太子妃这位表哥给招待妥帖了,免得下了太子妃的面子,显得他不重视太子妃似的。

想到这,赵清又对冷嘉实道:“你这几日也别忙那些了,孤另找人去提审柳氏,你帮孤好生安排一下,叫上几个年轻子弟,明日招待陇州来的崔大公子,就定……清风楼吧,孤习惯在那处喝茶谈事了。”

冷嘉实面色不改地应了,心中却在想,京中日日夜夜都有各种应酬,不过别的官员应酬皆在多少沾点风月的地方,唯有太子还在那有茶没酒的清风楼里招待,也不知那崔公子来了习不习惯。

便琢磨了一番话,准备劝劝太子,这回也选个雅致一些的地方宴客。

第46章柳氏她迟早会是人间最负盛名的尤物……

冷嘉实跟随太子已久,虽然知道太子才是正统,但未尝没听说三皇子每日应酬作乐,极会招揽官员。

这回来的这位崔公子,是崔家未来的掌舵人,虽说已有太子妃这层关系在,但终究是门外亲,叫外孙女,冷嘉实想帮太子彻底取得崔家的支持。

便道:“殿下,平康坊里新开了一家乐坊,近日文人雅士皆趋之若鹜,是个极雅的场所,何不叫初入京的崔同知大人到此地见识呢,若是仅在清风楼喝茶,殿下与之无论是促膝交谈还是联络情谊,都未免寡淡了些。”

冷嘉实是极有辨才的,几句话将这乐坊描述得戳太子心窝。

“乐坊?”

“是,不过有些唱曲弹琴的把戏罢了,雅舍临湖,一切都合于礼序,非那等烟花之地。”

太子松了口:“这样也好,就交于你去办吧。”

冷嘉实一走,文文上前道:“太子,薛府那边传来消息,说太子妃今日外出,正在街上逛呢。”

赵清埋头做事,问道:“她都做了些什么?”

“先是在西河坊转悠了一会儿,买了些小物件儿,又到香饽饽馆排队买了好些糕点,然后去了对面的清风楼喝茶,现在喝完茶,往平康坊去了。”

赵清点点头:“多叫几个人在暗中跟着,平康坊人员嘈杂得很。”

文文点头应了:“奴才这就去,太子,您也忙活好一会儿了,一大早上起来,又是见客,又是忙公务的,歇一会儿吧。”

太子头也不抬:“有什么好歇的,趁着这两日太子妃不在,孤可不得加紧干。”

尹采绿一直在街市上闲逛至傍晚才回去,崔婉清叫她一同用晚饭。

“你大表哥是明日入京,他身上公务多,递了信过来,说是后日到府上来拜访,我已吩咐下去了,后日府上办家宴,你就从明日起称病,不见客。”

尹采绿点头,再看崔婉清,她今日气色看起来挺好,盘了个堕马髻,脸上施了一层薄粉,身上穿着碧绿色的袄子,腕间也多套了两根镯子。

“那我称什么病呢?母亲。”

昨夜叫善静去太子府拿回来的一筐蟹今日已摆在桌上了,是尹采绿早晨特地吩咐了的,让做给她与崔婉清两人吃。

侯府是有好厨子的,只见这一桌子蟹馔,端的是精致讲究,色香俱全。

正中一碗清蒸大闸蟹,整整齐齐卧在白瓷盘中,蟹壳清润如盖,揭开蟹盖时,那蟹黄已凝作琥珀色的膏,颤颤巍巍,蟹肉雪白晶莹;左边一道葱姜炒蟹,酱汁勾得金红,带着葱香和微微姜辣;右边摆的是蟹粉豆腐煲,嫩豆腐切成棋子块儿,浸在奶白色的高汤里,上面撒着星星点点的蟹粉,蟹黄如金,蟹肉似玉,两相拌了,竟比那琼浆玉露还好看。

角落里还有一碟,用青瓷小坛盛着,揭开盖儿,花雕酒的醇香混着蟹的清鲜扑面而来。做醉蟹挑的是个头不大,却个个蜷着红亮的螯,蟹壳半透明似的,能看见里面膏黄隐隐;一旁还有一笼蟹黄汤包,只六只,挨挨挤挤,似雪团儿般卧在松针垫就的笼布上,皮儿薄得透光,隐约可见里头的汤汁儿晃悠

尹采绿审视完这一桌,松了口气,倒是没浪费太子特特给她送来的一筐蟹。

她实际是极小家子气的女子,这蟹要是没被做好,她必会怄气半天,嫌他们浪费了食材。

这会子满意了,连忙向崔婉清奉上筷子:“母亲先用。”

崔婉清看着这一桌子,没先动筷,倒是叫尹采绿先吃:“你先尝尝,看看侯府里的厨子有没有太子府的强。”

本来呢,厨房里收到太子妃送来的这一筐蟹,是竹萱特地吩咐了要如何做来吃的,崔婉清得知时,菜都已经做了大半了,这时候再要分出去,也是不好看了。

只是此时难免还要提点太子妃一句:“蟹这样的吃食,虽说不金贵,却胜在在盛京城这地界儿罕见得紧,也怪我没事先知会你一声,”说到这儿,崔婉清语重心长地看了尹采绿一眼,又道:“你是不是该,先给长辈们分别送一送呢?长辈既知道这是太子特地送来给你的,必会推辞一二,只你该做的礼数不能少了,这一筐蟹送来,尽数上了咱们娘俩的桌,说出去多不好听,显得你做事也不大气了。”

尹采绿闻言一愣,自己虽贪嘴,但也是知道规矩的,这事儿还真是她做得不周到了,便连忙放下筷子,朝崔婉清道:“多谢母亲教我这些,女儿领教,赶明儿定去老太太那儿一趟,好生赔个罪。”

崔婉清拿起筷子来:“好了,吃吧,到底是件小事儿,你在太子府见的世面多,想是已经学了不少身居高位、为人处世的法则,我能教给你的终归是有限,当初你出嫁的时间紧,我几乎没时间教你太多,便让你去坐上那高位,现在想想,倒真是对不起你,幸得你为人机灵,一路也有惊无险地走过来了。”

尹采绿吃了一只汤包,往夫人碗里也夹了一只,眉目间动容。

“母亲……”

崔婉清一颗心是肉长的,若说刚开始她保持冷漠,只是因为她们之间不过各取所需的关系,但这女孩儿对她的报恩她感受得到,尹姑娘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人,何不真诚以待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