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福报业力,这都是一些吓唬人的东西。
但来到这里以后,经历的事情多了,见到的人多了,她的人生观生了不小的变化。
她逐渐明白了一件事。
奶奶曾经说的那些,从来都不是处事方法,而是处事态度。
那些东西和别人无关,只和自己关系密切。
福报也好,业力也罢,人总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解法。
别人帮你,是你的福报,你记着这份好。
别人害你,是你的业力,你记得这份坏。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咱们都要记着,都要从中吸取经验。
无论哪种人生观,其最基本的核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然后对自己负责。
今天沈曼就是这般,她本无意掺和的,但就早上鬼使神差的一个念头的转变,她就直接掺和了进来。
她想掺和进来,她思前想后觉得应该掺和进来,她为此找了很多理由,寻了大半的借口。
最重要的是她总觉得自己不掺和进来眼前这傻子八成还能干点别的傻事。
就这么点小心思。
其实也就这个瞬间,她似乎有点明白方店主为什么会多事给沈曼搞来了那么一出。
他和沈曼本质上没什么交集。
站在方店主的立场上,他智慧且多谋,一直以来将自己藏得很好。
沈曼对他而言,不过是海中的一只小虾米,早死晚死总归都会尘归尘,土归土的。
汉家的问题他早就看出来了,同时他也有暗示给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知道。
那两人自然本性不坏,偏就在这件事上,没办法和方店主产生共鸣,不仅如此,两人就在吃亏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要不是方店主在后面暗暗使小动作,两人怕是要被汉袁珍算计得死死的。
他是多么希望有个人能认识到汉家的问题根源所在。
没有,只有他一人知道。
那几年,孤独成了他最大的感受。
他不想明着做坏人,亦不想承担别人的因果。
就这么个时候来了个沈曼,大大咧咧的把问题给刨了出来。
那一下,他心里大概是极其舒服的。
就好像是多年的污垢终于被暴露出来。
处事原则上,他的诉求是不多事,不管事。
但本心上呢,他其实真的很想把一些垃圾展示给别人看到,凭啥只有他现对方是个垃圾呢。
沈曼当时就做了这个,这让他心理上感到极其舒适。
他亦是聪慧,知道沈曼这样的性子若是一直在街头晃荡恐怕要招惹祸端,于是当即就有了想法要做沈曼的引路人。
他给了沈曼新的人生方向,一条更能保全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当时那个局面,无论沈曼是跟着陈秋生还是傅荣卿,那都好过仅凭三两脑子在路边晃荡要好得多。
那两人都有培养人的意识,且也知道尊重人才。
为了加大成功的可能性,他甚至还拉上了汉子昇。
汉子昇父亲在王城为官,他自是比一个小城里的人眼界要宽阔些。
不过是见得沈曼三两眼,眼前之人的特质就已经定性。
他也不是第一次认识方店主,对那位店主自然是有自己的认知。
一来二去,他多半在见到沈曼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方店主这打得什么主意。
沈曼给人的感觉是聪慧,但用错了腰带而不自知说明此人阅历浅薄且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她自己不知亦不会多观察。
更重要的一点,她脑子把事情想得复杂,但心思却极其简单。
就好比说你能很快现她的目的,但她为达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却很难猜透。
说句实话,拥有这样的品质的人不适合从商,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却是相当适合当个谋士。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不过沈曼到底是个女孩子,汉子昇从未期待她成为一个谋士。
于他而言,既然方店主有求,他不过只是言语两句,只当是给沈曼一个新的人生,多的,他其实没什么想法。
说回沈曼,这不,沈曼因缘际会抱上了傅荣卿的大腿,得以和齐老这么一位三观极其正确的‘大儒’紧密相连,识字,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