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清穿)康熙的掌中娇 > 第6节(第2页)

第6节(第2页)

&esp;&esp;教导嬷嬷连道不敢:“老奴是奉皇上旨意,前来教导姑娘礼仪的,不知姑娘眼下是否方便,咱们这便开始?”

&esp;&esp;曹玥再次颔首,教导嬷嬷就开始一点一点的教着规矩。

&esp;&esp;不知是不是梁九功提早吩咐过,教导嬷嬷头一个教的,就是在面对皇上时,如何行礼请安,如何跪安告退。

&esp;&esp;——————

&esp;&esp;康熙此行南巡,时间安排的很是紧凑,昨日能空出时间出去散心一日已是难得,今日遣散了请安的官员后,就带着侍卫出了曹府,直到在外用过晚膳才回来。

&esp;&esp;一回到东院,便见孙氏一身诰命服,姿态规整的站在院外,衣裳略有些湿润,一看就知等了不少时候。

&esp;&esp;孙氏远远儿的见康熙回来,一点儿不含糊的跪在地上请安:“老奴给皇上请安,皇上圣安。”

&esp;&esp;此情此景,叫康熙不免想起了二十几年前,那时他还不是九五之尊,只是皇阿玛膝下一个不受重视的阿哥,住在阿哥所时,身边大多奴才因为额娘和自己不受宠,对他多有怠慢,唯有奶嬷嬷孙氏对他极好,嘘寒问暖。

&esp;&esp;他每次从尚书房下学回来的时候,总能在阿哥所外看到孙氏迎他回来的身影,这点子温情,他只在孙氏的身上体会到过。

&esp;&esp;后来他登基为帝,站在门外恭迎他的人不计其数,他心中却再没了当年在阿哥所时的动容。

&esp;&esp;思绪回笼,康熙两步上前,亲自弯腰扶起孙氏,甚至在摸到孙氏冰凉的衣裳时,还吩咐人给孙氏添了个手炉:“天寒地冻的,嬷嬷怎么站在外面。”

&esp;&esp;他不觉得梁九功会没眼色到不把人请进去等。

&esp;&esp;孙氏眼含热泪,一脸受宠若惊:“老奴只是想等皇上回来。”

&esp;&esp;她是刻意等在这里的,为的就是勾起皇上内心深处的一点旧情,那她接下来要办的事,就会容易许多。

&esp;&esp;康熙还不知孙氏心中盘算,把人带进暖阁后,给孙氏赐了座,叫人上了热茶。

&esp;&esp;孙氏却没依言就座,而是再次跪地行了大礼,额头触地:“皇上,老奴今日来,是为了老奴那个不省心的女儿请罪的。虽然皇上不曾怪罪,但老奴却不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esp;&esp;康熙原本就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何况他也叫人送了教导嬷嬷过去,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esp;&esp;他扫了眼梁九功,见梁九功把人扶起来在椅子上坐好后,温声道:“朕不是说过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嬷嬷何必为了这件小事劳累的跑一趟呢。”

&esp;&esp;话落,孙氏神情略显为难,康熙便知孙氏此番前来,应当另有事相求:“嬷嬷有话直言就是。”

&esp;&esp;“是。”孙氏讪笑了下,犹豫了许久,第三次起身跪了下来,咬着牙闭着眼睛道:“老奴确实有一事想求皇上恩典,老奴想求皇上为小女赐婚。”

&esp;&esp;唰的一下,康熙送到唇边的茶盏顿住,笑意渐消。

&esp;&esp;

&esp;&esp;天色渐暗,雪却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esp;&esp;康熙把茶盏砰的一声搁在手边的小几上,目光沉沉的盯着孙氏,薄唇微动:“赐婚啊,嬷嬷看中了哪家公子?”

&esp;&esp;看似漫不经心的语气中却蕴含着危险,仿佛稍有不对,下一瞬就会没了命一般。

&esp;&esp;孙氏并非真的头铁,在明知皇上不高兴的情况下继续去摸龙须。况且赐婚也并非她的真实目的,故而孙氏只是含糊道:“让皇上见笑了,老奴眼下不曾有人选,只是想借机求个恩典罢了。”

&esp;&esp;康熙却不管孙氏到底有没有看重的公子,只见孙氏改了口风,康熙也收敛了些寒气,意有所指道:“嬷嬷太过心急了些,嬷嬷将曹姑娘教养的如此出色,依朕看,合该有天下最好的去处才是。毕竟养在深闺中的娇花,可不是谁都能养的起的。”

&esp;&esp;自从鳌拜被擒,大败吴三桂,去年又收复了台湾,康熙已经是大权在握,在朝堂上说一不二,甚至连前些年还会干涉朝政的皇祖母,在这几年都极少过问朝堂之事,康熙不可谓不意气风发。

&esp;&esp;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自是帝王威严愈盛,也愈发不喜人驳了他的意思。

&esp;&esp;所以在明知他对曹姑娘有意时,要是有人来他面前求他赐婚,这会儿铁定被他拖出去杖责了。在严重些,或许连命都会没了。

&esp;&esp;可眼前这人是他的奶嬷嬷,从小用心对他的人,他便只能尽可能的说明白自己的意思。

&esp;&esp;毕竟普天之下,除了他,还有谁能,谁配拥有此等女子。

&esp;&esp;孙氏自是明白康熙言下之意,也就等康熙这句话了。

&esp;&esp;于是康熙便见他话落之后,孙氏突然就伤心的哭了起来:“皇上恕罪,老奴失礼了。”

&esp;&esp;“无妨。”康熙指尖点着桌面,没有计较孙氏的失态,而是耐心问道:“嬷嬷若是有何顾虑,大可以直言,朕也不是那等不通情理之人,只要嬷嬷的要求不过分,朕自会应允。”

&esp;&esp;孙氏跪在地上低着头,举着帕子沾了沾眼泪,哽咽道:“老奴只是担心玥儿,玥儿因为早产的缘故,自小身子不好,所以老奴和她父亲万般精细的养着她,才将她养大。曹家人少,玥儿又是那等单纯的性子,老奴怕怕她”

&esp;&esp;虽然孙氏犹犹豫豫没把话说完,但康熙眼中闪过了然,并对孙氏说的话深有体会。

&esp;&esp;能没规没矩的,见了他就甩脸子,这性子委实不适合在宫中生存。

&esp;&esp;可曹玥是他早就定下了的人,要他松口放曹玥任意婚嫁,那必是不可能的。

&esp;&esp;还没等康熙想出个好法子,孙氏再次稽首行了大礼:“皇上,老奴别无所求,只求皇上看在老奴膝下只有一女的份儿上,不论日后如何,还请皇上留小女一命。”

&esp;&esp;孙氏的话中充满了对康熙的不信任,康熙觉得自己本该生气才是,可又觉得孙氏此举并非多余,更是感念孙氏全心全意为自己女儿打算的慈母之心,就像当年孙氏尽心尽力为自己打算一样。

&esp;&esp;想到这里,康熙自是一口答应了:“嬷嬷今日所求,朕应下了。”

&esp;&esp;只要曹氏不是犯了什么谋逆大罪,他都会记住今日的允诺。

&esp;&esp;“谢皇上,那老奴就不打扰皇上了,先行告退。”

&esp;&esp;梁九功上前扶起微微颤颤的孙氏,把孙氏送出东院后返回暖阁,就听闻康熙骤然叹了声气。

&esp;&esp;梁九功给康熙换了盏热茶,小心问道:“皇上为何叹气?”

&esp;&esp;康熙端起茶盏,用盖子撇去茶汤上的浮沫,浅啄了一口:“没什么,只是感叹曹氏有个一心一意为她的母亲罢了。”

&esp;&esp;倘若他额娘还在的话,也会像孙氏这般的吧?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