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九黎点头:“行。明日让裴祁阳进宫,先做本宫的贴身护卫。”
“一言为定。”皇后端起茶盏,笑着抿了口茶,随即放下茶盏,起身告辞,“以后但凡有需要裴家的地方,请长公主尽管开口。”
晏九黎不置可否,重新拿起书翻看起来。
只要有需要,她会开口的。
外面天色已晚,孟春掌了灯。
殿内很快明亮起来。
晏九黎翻开一页,从书页里掉出一个张折起的纸笺,她随手翻开看了一眼。
下一瞬,神情忽然变得冷戾,漆黑的瞳眸里一片寒光慑人。
眼前浮现一张俊美矜贵的脸,明明是谪仙的容颜,却生就一副恶魔般残忍的性子。
晏九黎嘴角忍不住抿起,攥着书页一角的手指紧的得泛白。
……长达七年不愉快的回忆,想要完全忘记,还真是不太容易呢。
谁敢抗命,杀了便是
接下来连续数日,宫里的气氛都是压抑的,尤其是后宫。
仁寿宫里充满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晏九黎嚣张跋扈的态度几乎传遍皇城,崇明殿的御案上,弹劾她的折子堆得比小山还高。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她竟然公然放出话要选面首,时间定在四月初九,在镇国长公主府。
朝中所有官员家里的儿子,不管嫡庶,只要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二岁之间的,都必须参加。
阵仗简直堪比皇帝选秀。
这个消息一出,满朝文武气得几乎失控。
上折子弹劾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愤怒。
一整个早朝都在控诉长公主离经叛道,惊世骇俗,行为悖逆,大逆不道,简直为天下人所不齿!
如果皇上还要继续纵容,难免让人怀疑,皇上是否还是一个公正严明的皇上。
若朝堂混乱,百官不满,皇上还如何治理天下?
这是晏玄景登基以来,朝堂上首次出现文武百官齐心协力弹劾某人的场景,所有人唾沫星子乱飞。
晏玄景在文武百官轮番夹击之下,几乎焦头烂额,他坐在龙椅上,万分后悔没在晏九黎刚回来第一天好好对她。
哪怕只是做个表面功夫,也不至于落到这般境地。
如今骑虎难下,他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可不管百官如何弹劾,对晏九黎都产生不了一点影响,她依旧我行我素,除了已经开始张罗迁府事宜,还特地命人去查朝中所有官员之子——尤其是相貌出众的年轻公子,严令不许漏掉一个。
一些身份较低的官员谨慎胆小,不敢招惹,只能暗戳戳联系媒婆替自家儿子说亲,力求在三月十八把婚嫁大事办完。
但朝中一些重臣跟晏九黎已经势同水火,且难得遇到这种齐心协力的状况,恨不得所有人就此联合起来,以逼宫的方式逼迫皇上处置晏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