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人很快就招满了。
其中五分之一是上河村和附近村庄的村民,五分之四是难民。
那些被招上的十到四十岁人每人可以提前预支一到两个月的工钱给家人或自己留用,之后进山后就不能随意出来了。
这样一来,外面的家人不至于饿死。
但一半难民是孤家寡人,一半有家人在外面,一听进山后不能随意外出,有一部分不放心家人打了退堂鼓。
这类人周梓桃也不会挽留。
等进了山建好庄子开始练兵,他们就会明白自己招工的目的是什么,一些有家有口的人或许会退缩,倒不如一开始就不招这类人。
倒不是说这类在意家人的人不好,但周梓桃更需要的是一心一意跟随她的人。
最后有二十多人舍不得外面的家人退缩,有一半是本地村民,一半是难民。
周梓桃很快又从没被招上仍旧徘徊在上河村附近舍不得走的人里挑出二十多人。
还有好多难民跪地求周家收下他们,他们甚至不要工钱只求一口吃的。
周梓桃有所意动,她也担心这些人没被招上心怀不愤下再继续偷盗村子财产,正好她打算把上河村当作第一道防线:“这样吧,我打算在上河村周围建围墙,需要招两百会些泥瓦匠技术的工,只管一日两餐没有工钱。
剩余的也不要气馁,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我还会继续招工,但是,如果在此期间有偷盗抢劫等作乱行为的人,哪怕你力气再大跑的再快,我也不会收的。
还有下一次我会优先录用此次工匠里表现比较好的人的家眷,但同时,我周家对一些惹是生非不服从管理里的工匠和他的家人将永不录用,哪怕是同村之人也一样。”
她招了一些村里做饭和针线活比较好的婶子和力气比较大的汉子,怕这些人仗着是自己的长辈情分不服从管教,不如一开始说清楚。
因为一手快的切菜手艺应聘上的杜氏大儿媳妇钱嫂子连忙表示绝对会服从管理。
哪怕她公公是村长,因为遭过兵痞洗劫,家里银钱也不多了。
一天五文钱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文钱,虽然不多,但能买好几十斤粗粮,世道这么乱,能省一些是一些。
更何况她吃住都在山里,家里又能省下不少粮食,差不多能坚持到明年秋收。
如果她表现的好,说不定下次能把自家男人招进去。
抱着这样想法的难民和村民不少,所以这些人一进山后就表现的格外勤奋听话。
导致一些孤家寡人难民受影响怕被周家嫌弃他们干活不积极,也连带着表现的越来越好。
村子里盖围墙的事交给了周老太和村长盯着,周梓桃带着几百人进了深山。
她早选好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建庄子。
那个地方叫落霞谷,名字很美,其实是因为那里有许多枫树,一到秋天枫叶漫山遍野,好像火红的霞光因此而得名。
落霞谷之所以易守难攻,就是因为它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峰,不会武功的人难以爬上去,只有一面是能容下两辆马车并行的狭长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