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照顾安亭,然后每天去医院看雯初。
它很着急。
但听既翕说,雯初很健康,医生说确认完黄疸就可以出院了。
它后来时常想,它的平和,是不是有一部分也来源于既翕?
很快,雯初回家了。
有既翕在,安亭做为一个新母亲,虽然有手忙脚乱,但她有后盾——既翕在。
之前母女两人一起看的育儿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照顾雯初的事情上,两人近乎没有大的争执,但它经常听隔壁苑里因为照顾孩子吵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它有时候经常想,安亭是幸运的。
因为她母亲是既翕。
但反过来,既翕也是幸运的,因为安亭让她的生命变得完整……
1991年,雯初一岁。
那时候南城刚起了不少四层小房屋,虽然一层也有不少人,但同现在住的苑落相比好了许多。
关键是,离既翕教学的大学进。
安亭和伯庭分到了南山苑的新房。
小区很新,还有社区的概念,有停车位,也有健身设施,在当时的南城都是很好的地方。
安亭带既翕去看南山苑的新房。
既翕很喜欢,这里很新,适合他们小两口带着雯初。
房子虽然小,但精致,朝南,有花园,也安静。
既翕言辞间都是对这里的喜欢。
从很早之前开始,既翕就有了出门带它的习惯。
它在既翕的包里,听到这些赞美的词汇,它知道既翕喜欢这里。
“妈妈,我和伯庭商量过了,南山苑的新房子给你住,这里离大学近,你上下课方便,离医院也近,不用折腾那么远;我们住老苑子,离得也不远,有猫有狗,苑子里方便。”安亭挽着她,“妈妈,等你住烦了,我们俩再换。”
既翕知道安亭和伯庭拿定了主意。
母女之间的心有灵犀有时就是如此。
既翕答应了。
新房,装修,母女俩商量着来。
雯初也是两人和伯庭上下班时间交替着带。
1991年,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
它也跟着既翕一起搬到了南山苑。
既翕很喜欢这里,它也很喜欢,在这里的既翕很松弛,也会开始穿着得体的旗袍。
在屋里看书,种花。
阳台上都是既翕种得花,闲情逸致。
那也是它记忆里最后一段,属于既翕的悠闲时光……
92年,安亭和伯庭跟随考古队去一个重点项目,要去几个月,雯初放在既翕这里。
既翕把雯初照顾得很好。
两岁的雯初会走路,会说话,会跑会跳,比起安亭,更像既翕小时候。
也拿它去给大树梳头。
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
现在的小孩子比那个时候既翕更调皮。
既翕批评了雯初,雯初眼巴巴看她,“外祖母,对不起。”
它知道,它在既翕心里,不仅仅只是一把木梳……
94年的冬天,是它最不愿意回忆的一个冬天。
考古队的大巴车在经过盘山公路的时候,不幸发生意外。
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压垮了既翕。
既翕大病一场,身边还有懵懵的雯初,问外祖母,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那是属于既翕人生的一场寒冬。
也是它的冬天。
它看着既翕同病魔抵抗,也看着她顽强而坚韧得陪伴着雯初。
它仿佛看到它不在那段时间,既翕是怎么同命运抗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