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吩咐礼官道,“方才耽误了功夫,宾客们也都饿了,快些上菜吧。”
——虚惊一场,无事便好。
只是她原本打算要趁众人贺寿之际,向永安公府下聘,眼下倒是不适合说了。
只能等会儿再找时机了。
……
第47章陛下心中只有娘娘
随着众宾客入座,宫人们将美味佳肴一一呈上,寿宴总算开始了。
殿中乐舞纷呈,宴间觥筹交错,终于叫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太后心间牵挂着要事,一面应和着向她敬酒的宾客,一面寻找合适时机,好将立后之事摆到萧元彻面前。
眼看一阵乐舞之后,宴间稍稍安静下来,却见温舒月捧着一副卷轴来到她面前道,“这些日子小女承蒙太后厚爱,心间感激不尽,趁今日娘娘寿辰,特奉上一幅小女亲手绘制的江山行旅图。”
这叫太后惊喜起来,“你不是已经同玉容做了群芳谱献给哀家,怎的又给哀家准备了画?”
“江山无限,就如同娘娘福寿无疆,”
却见温舒月又垂首道,“小女并无其他专长,仅仅一幅画,无法回报娘娘对小女的照拂。”
“难为你有此心意。”
太后颔首,便叫近前的碧书与琴韵将画接下,并叫众人一同欣赏。
随着画轴缓缓展开,只见一副壮阔的山水画景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平麓云林,烟波浩渺,雄伟深远,浑然不似常人之作。
立时有大臣赞叹道,“画思入神,这山水云峰,非常人者所能及也。姑娘真是好功底!”
“是啊,单看这画工,俨然大成之作,若是不说,谁能想到是年纪轻轻的姑娘所做。”
“温姑娘真乃大才!着实令我等汗颜!”
……
夸赞声不断涌来,直叫方才那因惠王生出的风波荡然无存,也令太后心间愈发满意——
这不正是立后的好时机?
遂又对温舒月道,“你也没有辜负哀家的信任,方才为贵妃仗义执言,也令哀家甚是欣慰。”
说着便要对萧元彻开口。
哪知正却见温舒月又向她行礼道,“小女还想向您求个恩典。”
哦?
这叫太后愣了愣,便颔首道,“有什么想求的,直说便是。”
只见那姑娘道,“小女素来向往天下大好河山,无奈一直困与深宅不得往之,如今天下太平,也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南下临江,一路领略江南美景,接下来的时日,只怕不能常来探望太后,还望娘娘见谅。”
什么?
这话一出,不只太后,满殿众人都惊讶起来。
明熙也十分意外,
她一直以为,温舒月是这北周高门贵女的楷模,会如其他人一样平稳的嫁入世家高门做当家主母,尤其她还是太后一心看中的皇后人选,怎的如今竟忽然要南下?
……是因为她吗?
是因为她这个“贵妃”挡在宫中,所以才逼得对方要远走?
眼见席间的永安宫夫人也一脸诧异及惊慌,显然这是温舒月自己的主意,她便打算开口说些什么。
哪知太后却抢先对温舒月道,“你已到婚配年纪,就算你父母不操心,哀家也会在朝中替你寻一位如意郎君,如今却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温舒月又垂首道,“小女愚钝,恐辜负娘娘的信任,小女以为,婚嫁并非女子此生奋斗的终点。小女饱读诗书,不该困于内宅之中,以至于勾心斗角,扭曲面目,做出违背良心之事。小女觉得,正值大好年华,更应该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什么?
这话令众人又是一惊。
要知道,这可是在规矩严苛的北周,温舒月此言,无异于一道惊雷劈在殿中,直叫方才还纷纷夸赞她的大臣们立时瞠目结舌。
其父母更是惊慌失措,永安宫及夫人连忙从各自座位上起身来到女儿身边,向太后及君王行礼道,“都是臣管教无妨,由得小女在此胡言乱语,叫贵人们见笑了,今后臣一定严加管教。还请陛下太后恕罪。”
说着永安公又赶忙向女儿温舒月道,“还不快快向陛下太后请罪?”
见此情景,不等温舒月再说什么,太后立时又问道,“舒月,你莫不是有什么苦衷?
倘若有,不必害怕,尽管告诉哀家,哀家自会给你做主,今日哀家在此,不必顾虑任何人。”
说着还瞥了一眼一旁的明熙。
明熙不是没有收到太后的眼神,但此时她的注意力全在温舒月身上,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
却见温舒月道,“多谢太后娘娘关怀,舒月今日所言皆出自肺腑,无关他人。实则是近来家中发生了一些事,叫小女重新思虑了一番今后该走的道路,方才所言乃是小女毕生所愿,还望太后成全。”
说着又朝太后磕了一个头。
这却急坏了一旁的永安宫夫人,忙忍不住道了一声,“舒月……”
然那原本自小温顺的姑娘却忽然变成了倔驴一般,竟是丝毫面不改色,拉也拉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