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制使,你知道这位姑娘是谁吗?"
林冲厉声说道:"她是答里孛,辽国的天寿公主!"
"什么?"杨志顿时震惊,难以置信。
天寿公主见瞒不住,遂坦然承认:"确实如此,本宫乃大辽魏王之女,辽帝亲封的天寿公主。”
"杨制使,你的生辰纲并不在梁山,而是"
林冲详细讲述了晁盖等人在黄泥岗设局,用对付杨志一伙的过程,以及后来的内部纷争。
"杨制使,你的生辰纲恐怕已被那两个辽人送往辽东了。”
徐宁补充道:"杨制使若存疑,尽可询问她本人。
不过她身份尊贵,我等尚不知主人归期,不便擅断,请杨制使息怒,莫要伤害她。”
三天后,赵言回到北岸军营,林冲等人正在搬运马车上的箱子,并向他报告这些日子里梁山上的重要事件。
"兄长,河北疫区的隔离已完成,约有一万四千余人未受感染。”
杜迁回应:"这些人已由船只送往金沙滩临时营地,待观察半月无恙后放行上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壮年有多少?妇女、老人和孩童又分别有多少?”
赵言询问道。
杜迁翻开记录灾民人口的册子,找到河北灾民的页面,念道:
“这批灾民中,青壮年共计七千六百二十一人,妇女五千三百五十二人,孩童九百六十三人,年迈者二百七十七人。”
这样的年龄分布显然不均衡,原因在于瘟疫的影响。
老年人与儿童是最易被感染且容易恶化的群体,而青壮年及妇女的情况则相对较好。
赵言回想起当初从须城接运灾民至水泊北岸时,总人数应有四万三千余人。
他疑惑地问:“其余的三万多人是否都染上了瘟疫?”
“如今已不是那个数目了。”
杜迁语气沉重地回答,“这一个月以来,约六千名感染者因病情加重去世,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在剩下的两万四千多人中,仅有两千余人病情严重,其余多数为轻症。”
这意味着,在这两万四千人里,至少能够存活两万两千以上。
而最初从须城接收的四万三千名难民中,大约有八千人因此丧生,接近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样的死亡率无疑会被指责为不负责任的行为。
然而在此时,这样的比率实属罕见。
通常情况下,一旦爆瘟疫,人们往往选择隔离,能救则救,救不了便放任自流。
许多村庄或城镇一旦生疫情,病亡人数有时甚至过半数,十户人家可能九户空。
梁山地区近五分之四的存活率,在当时堪称奇迹般的存在!
……
“兄弟,自从三天前得知生辰纲之事,杨制使便一直在水边呆。”
林冲建议道,“我们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可他根本听不进去。
要不你去试试劝劝他?”
赵言虽敬重杨家将的威名与忠义,却更对这位出身名门却郁郁寡欢的杨制使充满同情。
杨志肩负着家族的荣耀,这荣耀于他而言却是沉重的负担。
他一心想要振兴衰败的杨家声望,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朝廷认可,让家人共享荣华。
无奈时运不济,先是在高俅手下办事不力,丢失花石纲;后又因祖传宝刀惹祸,被高俅义子送入牢狱。
好不容易遇到赏识他的梁中书,却再次失误,丢失生辰纲。
他多次试图通过努力重现家族辉煌,却屡遭挫折,只能浪迹天涯。
倘若他执意追求仕途,投奔掌握军权的权臣或许是个出路,但命运并未给予他这样的机会。
尽管他曾依附权贵,却仍坚守基本的做人准则,在污浊的环境中实属难得。
喜欢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请大家收藏:dududu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