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44章 过人之处(第6页)

第44章 过人之处(第6页)

刘慧娘微露诧异之色,“我虽眼力较常人略胜一筹,可在黑夜之中看得分明些罢了。”

赵言追问:“若是在白日,你能望见两三里之外的事物?”

扈三娘闻言轻笑出声,“姐姐不过是凡人,哪里有传说中的千里眼本领?”

刘慧娘亦投去一丝古怪目光,“赵公子所言之事,我闻所未闻。

平日里我的目力与旁人无异,三四十步远便难辨轮廓,若真要瞧得更远,需借助千里镜方可。”

赵言眼中闪过兴奋,“原来如此!敢问姑娘,这千里镜是否由两块透明琉璃组合而成?”

“赵公子莫非也知晓此物?”

刘慧娘愈惊奇。

“姑娘莫非以为这是你独创的技艺?”

赵言继续问,“还有木牛流马、自鸣钟、机械兽及机关木人,你可懂其制作?”

刘慧娘摇头,“据陈师道所述,木牛流马不过是蜀地的小推车,而自鸣钟则是唐时的水力浑天铜仪。

至于机械兽和机关木人,我从未听闻,更别提制作了。”

赵言听罢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否则我岂不是要面对那种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奇技?”

刘慧娘心中仍有疑虑,不知为何赵言问及此事,但她此刻最挂念的仍是亲人的音讯。

夜幕降临,赵言带着扈三娘和刘慧娘缓步踏入了白天经过的小镇。

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两位女子用纱巾遮住了脸庞。

赵言领着她们来到街角一处尚未打烊的小面摊坐下。

摊主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

点完三碗面后,趁老者煮面之际,赵言向他询问白天码头上的情况。

“老伯,听说今天衙门在码头抓了个小偷,不知他犯了什么罪?”

“什么小偷,分明是那些公差想趁机勒索罢了。”

老者愤愤地说,“官府的人只敢欺压良善,真正的山匪却任由他们逍遥。”

“也就是说,差役最后把人放了?”

刘慧娘急切地问。

“哪还有勒索的机会!”

老者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靠近他们低声说:“我也是听来客提的,今日公差在码头吃了败仗。

被抓的那人其实有帮手,那些同伙为了救人,把差役打得狼狈不堪,回程时几乎人人带伤。”

刘慧娘听罢,猜测那帮手定是自己的兄长,连忙追问:“那他们现在是不是已经逃远了?”

“不逃还能怎样?留在这里等官府找上门吗?”

老者笑着解释,“据说那伙人救出同伴后,劫下一艘客船,沿河而下去了。

官府虽然派船追赶,但似乎没有追上。”

“什么?他们是顺流而去了?”

刘慧娘听后顿时怔住。

“姑娘家怎么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老者摇头道,“若逆流行舟岂能走得快,他们早该被抓了。”

吃完面,三人起身离开面摊。

赵言见刘慧娘满脸失落,似被遗弃的小兽般楚楚可怜,便安慰道:“那位卖面的老伯不是说过吗?当时有官船追赶,令尊或许是迫不得已才顺流而下的。”

“我知道。”

刘慧娘木然点头,“只是想到一家人中,唯独我被抛下,心里实在不好受。”

扈三娘问:“那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刘慧娘愣了一下,显然毫无头绪。

赵言说道:“若留在这里,万一被差役或无赖现行踪,后果不堪设想。

而独自寻找家人,路上恐怕也是危机四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扈三娘接过话茬:“不如随我们回山东吧,船上也有名医,不用担心染病。

这次回去正是为了医治瘟疫。”

“你先随我们一起,等瘟疫结束,我亲自送你去东京寻亲可好?”

刘慧娘思索片刻后答应:“也只能如此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