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着中,他一生所做的最大事便是救人。
每次战斗中,只要他到场,只要看到有兄弟遇险,不论亲疏,他都会全力相救。
就连最后牺牲,也是为了救索,死于石宝之手。
如今他想让赵言接纳寨里的老弱,按一般绿林规矩,只有年轻力壮的喽啰才被视为主力,老弱之人往往被弃之不顾。
邓飞虽想加入梁山,却仍惦记着那些老兄弟,足见其重情义的品性。
“兄弟放心,梁山并非无情之地,”
赵言安慰他,“只要是我梁山兄弟及家眷,无论老少,山寨都会负责供养。”
“兄弟带着人来梁山,你的老兄弟就是我们的弟兄,自然一视同仁。”
邓飞听罢,这才安心,随即跪下行礼:“火眼狻猊邓飞拜见哥哥!”
“兄弟快起来!”
赵言连忙扶起他。
邓飞顺势邀请道:“哥哥,不妨到我寨里休息片刻,虽不及大寨,但景致也算别具一格。”
赵言点头应允,邓飞在前引路,众人随他上山。
途中,只见山峦连绵,溪流环绕,确是一幅美景。
邓飞领着众人欣赏沿途风光时,转向赵言说道:"哥哥,我们山上有位兄弟名叫玉幡竿孟康。”
"孟康兄本是真定州的船匠,擅长建造各类大小船只。
他先前负责监造花石纲的大船,却因被提调官苛责,愤而离去,从此漂泊江湖。”
邓飞说到这里,指向周围的溪流补充道,"饮马川虽有流水,但多为小河浅溪,无法航行大型船只,孟康兄的技艺在此难以施展。
不过听说梁山水泊方圆八百里,正需大量船只,相信孟康兄能大显身手。”
话音未落,一行人已抵达邓飞的营寨前。
刚走近,一个身形修长、面容清秀的男子迎出,邓飞连忙向赵言介绍:"这就是孟康兄弟!"
孟康听罢,赶紧上前拜见赵言,赵言笑着扶起他:"若有孟康兄弟加入,梁山也不至于花费冤枉钱了。”
原来赵言早先下山筹粮时现,现有的船只不够规模,不得不额外购置。
孟康听后郑重承诺:"哥哥尽管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
邓飞和孟康随后请赵言入寨,彼此引荐了林冲等人。
席间,邓飞大致介绍了山寨情况:"哥哥,寨子里粮食充足,另有数百人,还有不少金银和百余匹好马。”
众人推杯换盏,气氛融洽。
赵言惊叹道:"兄弟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马?"
他所在的梁山,至今总共才二三十匹马,且大多是劣马。
此次外出,除了赵言自己的那匹大黑马,其余的马都是琼英和孙安当初从梁山带来的。
"哥哥有所不知,此地靠近辽国,经常有马贩偷偷运送马匹。”
邓飞解释后建议道:"若梁山寨缺马,不如把这寨子设成分寨,专门抢劫马贩,抢他们的马供应梁山。”
"邓飞兄弟,分寨的想合我意,"赵言点头赞同:"这里易守难攻,留下两三百人就足够保护寨子安全。”
"但劫掠马贩的事不能再继续做了,"赵言见邓飞不解,笑着问:"兄弟,你这百多匹好马攒了多久?"
"差不多两年。”
"这就对了。
我想壮大梁山,马军是不可或缺的,到时候至少要上千匹马。
如果按你这样劫掠所得,得多久才能凑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言缓缓说道:"与其因劫掠吓跑走私马贩,不如用钱光明正大地交易。
时间久了,这里要是成了马市,梁山还怕没有马可用吗?"
"还是哥哥考虑得长远,"邓飞挠头说:"我就想着无本生意的小便宜,却忘了哥哥是要干大事的人。”
"对了,兄弟,现在北地一匹好马值多少钱?"赵言问。
"以前马匹很贵,即使是劣马,也要十几贯一匹,良马三十多贯,战马更是有价无市。
但这些年,辽国那边乱成一团,很多普通百姓被迫卖掉家中的马。”
邓飞想了想:"现在劣马降到了不到十贯一匹,普通良马二十贯,上等战马有时也能买到,不过价格贵得多,至少上百贯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