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有所不知,我家酒虽为村酿,却胜过陈年佳酿。
但凡来此饮酒者,三碗即醉,难以翻越前方山冈,故此名曰‘三碗不过冈’。”
“常来此处的客人,皆知此理,饮至第三碗便止步。”
“见客官举杯即尽,似未晓此酒之烈,故特意提醒。”
“三碗不过冈?”
赵言听罢,神色微异,“小二哥所言山冈,莫非便是景阳冈?”
“正是景阳冈。”
小二点头,目光落在李师师身上,忽又说道,“客官气色不佳,似染风寒,若属实,恐非小事。”
“何事棘手?因缺良医?”
赵言急切追问。
“客官,此镇看似热闹,实则多为商旅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二说道:“这里离阳谷县不远,翻过景阳冈就到了,客商们往往在此稍作休息后便立即赶路,因此也没有名医愿意停留。”
赵言沉思片刻,“那就请快些送上酒菜,我们吃完就启程。”
小二犹豫着开口,“可是……”
“怎么了?”
赵言皱眉,想起武松曾在景阳冈徒手老虎之事,心中隐隐不安,“小二哥,景阳冈上可有什么异常?”
小二叹气道:“近来冈上突然出现一只吊睛白额猛虎,白天都敢出来伤人,已害死不少壮汉。
官府虽张贴告示,命猎户限期捕杀,但猎户伤亡惨重,那猛虎依然逍遥。”
“如今过路的商旅,至少要凑齐三四十人才敢上冈。”
小二指着店里的客人补充:“您瞧,我们这儿的人都是在等足够多的同伴一起走。”
赵言环顾四周,这家酒店不算宽敞,此时加上他们也不到二十人。
“小二哥,大概还需多久才能凑齐人数?”
“已经过了中午,又是寒冬,客人稀少,恐怕今天凑不齐了。”
小二善意提醒,“两位不如先在镇上找处地方住下,明早再来,肯定能找到同行队伍。”
赵言瞥了眼身边的李师师,她因烤火的缘故,精神似乎比之前好了些,但他仍不敢冒险。
按照小二的说法,若今晚滞留此处,万一耽误了李师师的病情,到时悔之晚矣。
"罢了,小二哥,请尽快送上我们的酒菜。
我们还有一位同伴,等他到了,我们就三人一同过岗。”
小二再次劝了几句,见赵言执意要单独行动,也只能低声嘀咕:"不听良言,到时候莫怪后悔。”
随后便转向招呼别的客人。
很快热粥端上来了,李师师却显得有些虚弱无力。
看着她进食困难,赵言拿起勺子,耐心地一口一口喂她吃。
他们这般亲密已久,彼此之间早已习惯这种行为,自然毫无察觉。
但因两人都经过易容,旁人看来,却成了两个男子含情默默喂食,顿时引得不少客人侧目,尤其是那位小二,心中更是暗自嘲讽:难怪急着赶路,原来不是担心兄弟,而是另有私情!
赵言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为李师师喂完一碗粥后,又让她吃了些蔬菜。
见她似有倦意,索性将她抱入怀中,让她休息。
这一幕让店里的其他客人更加摇头叹息,纷纷议论:"世风如此,实在堪忧。”
尽管当时宋朝不乏之事,但大多都在私下进行,何曾见过这般公然在外炫耀的……
…………
…………
正如店小二所言,这个小镇确实没有良医。
鲁智深满怀遗憾地返回,脸上隐约带着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