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别青山 > 7080(第5页)

7080(第5页)

无数情绪在胸中沸腾,仿若下一秒就要冲出胸膛。

他看着头顶的月,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他想,若是能光明正大地,离她再近一点就好了-

接下来六天,程荀每日都往山上去。

道场持续七天,僧人们日夜诵经不停,只为超度亡灵、送往生。

而程荀就跪在墓前,诵着她不知其意的经文,一日不落。

她生母的墓恰在山口,山风穿过狭道,侧头眺望,满山一片白茫茫。

山中本就冷寂,如此以来更是湿寒,每日程荀身上都要披上狐裘大氅,膝下垫着厚厚的软垫。可就算如此,寒意还是有如冰锥,扎进她的骨头缝。

而每一天,晏决明都陪在她身旁。

从她第一天跪在墓前,不论春虹如何劝说都不起身后,晏决明便一掀衣袍,在她身边跟着跪下了。

这些天,他从未开口劝过一句,只是沉默无言地跪在她身旁。

他跪得端正,高大的身子像棵缄默的苍松。寒风猎猎时,他会一手抬起斗篷,将那风刀霜剑挡在狐裘之外。

有时天气好,浓雾散去,天上吝啬地降下暖阳,晏决明又会悄悄挪开身体,与她错开,让她整个身子都沐浴在日光之中。

他什么都不说,却什么都为她做了。

在这样的时刻,程荀心中总有种复杂的情绪。

若是此生身边一定要有一个人,陪伴她走过漫漫长夜,如果那个人是晏决明的话,一切似乎也没那么糟?

可下一秒她又忍不住笑自己庸人自扰。

他们早已不是从前四台山上无人在意的两个贫儿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纵是晏决明对她大概、也许、可能有一些超越兄妹之间的关切之情,可婚事,又哪里轮得到他们自己做主呢?

……况且,晏决明什么都没说呢。

说不定,一切只是她自作多情。

每每在此时,她都会望向面前石碑上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

成亲后,她也会冠上某个男人的姓氏,从此成为“某程氏”吗?

百年之后,她的墓碑上,能够堂堂正正写上“程荀”二字吗?

她的后人见此名字,会笑她僭越无度,还是感念她此生不虚此行?

她侧身看了眼山中浓雾弥散的松林。

白茫茫的云雾飘进她眼里,她看不清去路。

七天道场结束,程荀与晏决明

恭敬地送走辛劳七日的僧人,终于出发往溧安去。

从这里去溧安,需得行一段山路,到附近的渡口,再走一天水路,就能到溧安。

晏决明安排好的船只早早等在渡口。几人下了马车,船队里的脚夫殷勤地为他们拎上行礼。不多时,收起锚,船只悠悠驶出渡口。

程荀站在甲板上,远眺了一眼来时的那座满是松林的山。

这里,离溧安这么近。

近到不过一天的水路,程荀却花了十六年,才找到这里,找到她的生母。

一重重山遮住她的视线,程荀有些落寞地垂下眼。

溧水轻轻托起船只。她望着水面粼粼的波纹,久久无言。

身后传来脚步,晏决明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看向远处。

“阿荀,我已派人守在伯母墓前,洒扫、供奉都不会落下。”

“等何时西北战事了了,我陪你送伯母回去,可好?”

夕照洒在水面上,碎金般的波光映在他湿润的双眼中,像是动人的诗。

“莫要难过了,好不好?”

程荀望着他,郁结于心的哀愁有如雾见朝阳,渐渐散去了。

“为什么你总是知道我在想什么?”她不禁问道。

她看见他笑了一下,眼中似星辰璀璨。

“因为你是阿荀,我是程六出啊。”

程荀嘴唇微张,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船在溧水上飘了一夜,天蒙蒙亮时,春虹敲响她的舱门,轻声将她叫起。

程荀做了一夜混乱的梦,此时懵懵懂懂醒来,反应了好一会儿,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将窗子支起,迫不及待地趴在窗沿向外看。

离溧安渡口越来越近,周围的船只渐渐多了起来,人声也渐渐喧闹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