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驚鸞(雙重生) 第122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忽然有人來道:“陛下,淨遠道人來了。”

皇帝臉上怒意漸消,眉宇間緩緩染上笑意:“快請進來。”

餘光瞥見下首的皇后,皇帝皺緊眉,擺手叫人回宮。

天陰沉沉的,秋月手執一把油紙傘,陪著皇后緩緩走入雨幕,她輕聲細語:“娘娘,這天冷路滑,還是坐步輦罷。”

“不必。”皇后唇角微彎,讓宮人遠遠跟著,身邊只留秋月一人。

紅牆綠瓦,高高的宮牆佇立,舉目望去,只有灰濛濛的天空。

皇后唇角勾起一抹笑:“秋月,你說他可笑不可笑,一個坑蒙拐騙的道人,居然也能深信不疑……”

秋月面上一驚:“娘娘!”

她左右張望,深怕隔牆有耳。

皇帝近來越發迷信那淨遠道人的話,聽說還煉製了不少丹藥,只為見那已逝之人一眼。

皇后輕嗤,染著蔻丹的指甲修長。她是不信那淨遠道人的胡言亂語,不過若是皇帝因丹藥駕崩,太子提前繼位,皇后倒是喜聞樂見。

她輕捏絲帕,眼底掠過幾分狠戾:“可惜了。”

可惜那泥像沒將沈鸞送出城,不然這會她名聲盡毀,性命攸關,哪裡有可能登上太子妃之位。

忽然想起還有漏網之魚,皇后皺眉:“那倒是個忠心的,不愧是陛下親自挑的人。”

她側目,聲音陰沉,“……可曾做乾淨了?”

秋月壓低聲音,小心扶著皇后:“娘娘寬心,底下人來報,是親眼見那人溺在河中的。就算是神仙去了,也救不了。”

綠萼忠心護主,皇后送去那手指頭,本就是恩威並用,她若是識趣,皇后或許能饒她一命。

然若是……

皇后低聲一笑:“罷了,不說那晦氣的。煜兒今夜可是要過來?”

秋月道了聲:“是。”

皇后眉開眼笑,行至坤寧宮時,忽見裴衡的車輿,皇后眼前一亮:“衡兒也來了?”

一家子難得團圓,裴煜還未進宮,皇后已叫人擺下杯盤果菜,都是往日裴衡和裴煜愛吃的。

裴衡伸手擋住,他唇角掛著淺淺笑意:“母后不必忙,兒臣今夜來……”

皇后眉眼笑意滿滿,她笑得溫和:“……衡兒可是尋母后有事?”

裴衡頷首。

那雙如墨眸子平靜無波,燭光躍動在裴衡眉眼,他輕聲,似乎只是在道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兒臣是來和母后道別的,卿卿有難,兒臣想明日啟程,前往天水鎮。”

轟隆一聲驚雷滾落,頃刻間,整座皇城像是浸泡在雨水中。

皇后唇角的笑意一點點消失殆盡,她怔忪,隨後揚起一點唇角。

皇后的手指緊緊攥著裴衡的衣袂,她語無倫次,圓瞪的雙眸滿是錯愕和難以置信。

“衡兒,你剛剛……你剛剛說什麼?”

皇后心神恍惚,“長安已經脫險,你去做什麼?長途跋涉,你的身子怎麼受得住?再有,你堂堂一國儲君,怎可隨意離京?你這是要急死母后嗎?”

皇后泫然欲泣,話到最後,嗓音已經帶上哭腔。

秋月移步上前,攙住皇后,她同樣也是焦急萬分:“殿下掛念著長安郡主,也總該為娘娘著想。娘娘前些日子才犯了頭疾,這幾日方好了一點。殿下這一去,娘娘定然憂心。”

雨打芭蕉,大雨瓢潑。

裴衡靜靜端坐在輪椅上,月白織金錦寶相花紋長袍寬鬆貴氣,他一言不發,只是雙目深深凝望著皇后。

院子外一道銀閃電落下,橫跨在太子和皇后中間。

皇后趔趄往後兩三步,她睜大了眼。

須臾,抬手拭去眼角的淚珠,皇后沉聲:“秋月,你們都出去罷。”

秋月視線在皇后和太子之間來回打轉,福身道:“是。”

垂手服侍的宮人魚貫而出,坤寧宮燭光輝煌,落針可聞。

皇后唇角扯起一點笑:“你都……知道了罷。”

裴衡目光幽深,緊攥的雙拳暴露出他隱忍的怒氣:“為什麼?只是因為卿卿她不能……”

不過只是洪太醫的一面之詞,且子嗣艱難,並未等同於沒有。

“你以為母后不懂嗎?”

皇后崩潰,歇斯底里。

自到天水鎮後,沈氏明裡暗裡,都問過大夫沈鸞的身子,無一例外,答案如出一轍。

“她那樣的身子,你又是這般的性子,寧可為了她也要和母后作對!若有朝一日她真的進了東宮,衡兒……”

皇后目光悲愴,“你還會納側妃嗎?堂堂太子,身下未有一子,你覺得朝中的文武百官,能答應嗎?”

雨水如潑,大雨傾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