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驚鸞(雙重生) 第95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那是……裴晏。

“你是誰,我怎麼從未見過你?”

“阿珩,這是你的小名嗎,那我以後也要喚你阿珩。”

原來那一年,紅梅綻雪,她步履輕盈,推開的是明蕊殿的宮門。

原來,她無師自通的桃花酥,並不是天賦異稟,而是上一世為裴晏學的。

原來,阿珩是裴晏,不是裴衡。

水光粼粼,沈鸞沉沉沒入水中。

——裴晏,若有下輩子,我再也不會喜歡你了。

第五十六章

將近四更天, 夜已深,簌簌冷風侵肌入骨,寒意滲人。

偶有夜貓自荒草堆中鑽出, 嚇得宮人白了臉。

靜妃肩上籠著秋香色大斗篷,扶著侍女的手, 自步輦上緩緩而下。

雪色漫天, 周遭靜悄悄。

忽的聞得身後一聲巨響,她轉身, 遙遙見滿天禮花綻放, 花團錦簇,香屑落地。

靜妃駐足,輝煌燭光映照在她眉眼, 一雙盈盈秋眸泛著點點亮色。

侍女隨之停下,仰首忍不住驚歎:“娘娘快看!那還有天燈呢!”

可惜他們不在太液池,若是在畫舫上, 定能瞧得真切。

然能看見這樣一番壯觀,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上元佳節, 這樣大喜的日子, 宮中人人眉開眼笑,喜氣洋洋。

方在皇帝那落了面子, 如今瞧著著漫天錦繡,靜妃心情確實好些。

她彎唇。

夜風吹得她禁不住,靜妃掩唇,握著絲帕輕咳兩三聲。

侍女趕忙上前:“都是奴婢的不是, 看得一時失了神, 竟忘了娘娘是吹不得風的。這兒風大,娘娘快些進屋去。”

靜妃莞爾:“哪裡就成了你的不是了?左右不過是多站一會, 不礙事。”她抬頭,“且這禮花,也不是日日都有的,錯過了豈不可惜。”

禮花飛騰響徹雲霄。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功夫,風聲漸漸,侍女不敢再耽擱,扶著靜妃回了寢殿,又親自為她解下斗篷。

殿內燭光輝煌,燈影綽約。

宮人手持美人錘,半跪在榻前,細細為靜妃捶著。

忽而又聽氈簾掀起,侍女端著薑茶,提裙款步,慢慢踏入殿中:“娘娘,這是奴婢叫他們煮的銀耳粥,娘娘吃上一口再睡。”

靜妃揉著眉心,緩緩自美人榻上坐起,藉著侍女的手,輕抿了一口。

“吃著倒是不錯,等會叫廚房也給儀兒留一點,叫她吃了再睡。”

侍女笑盈盈:“哪裡用得著娘娘說,奴婢早早叫廚房備著了,怕公主回來晚了,一直叫他們在灶上熱著,公主回來就能吃上。”

“儀兒……”靜妃搖搖頭,無奈嘆息,“也罷,她如今大了,自己也能拿主意,用不著我費心。”

侍女聞言一樂,怕靜妃多想,忙安慰:“公主確實是大了,別的不說,就說今日是上元節,明明宮中也有人做燈籠,公主還巴巴自己做了一盞,說是要送給娘娘。”

靜妃雙眼忽然亮起:“什麼時候做的,我怎麼不知?”

侍女:“公主悄悄jsg做的,娘娘哪裡知道?”她扶著靜妃下榻,“娘娘隨奴婢來。”

靜妃迫不及待,扶著侍女的手進了暖閣,遠遠的,瞧見榻前掛著的紅燈籠。

小小的一盞,雖然樣式樸素簡單,靜妃卻愛不釋手,拿在手心把玩。

還叫侍女秉燭來照。

凝聚在眉眼間的憂愁終於化開,靜妃笑得溫柔:“瞧瞧儀兒這一手字,多好看。”

侍女跟著笑:“公主的字是娘娘親自教導的,自然好看。”

靜妃手指在燈籠上輕輕拂過,學著那字,一筆一畫描過:“這孩子,也不說,叫我看見又怎樣,定是夜裡起夜偷偷做的,紫蘇也真是的,都不勸著點。”

侍女溫聲細語提醒:“娘娘怕不是忘了,紫蘇姑娘最近身子才好些。”

靜妃點頭:“是了,儀兒宮裡那幾個還小,做事不見得盡心。”

微頓,她將手中燈籠掛在榻前,“我去儀兒屋裡瞧瞧,省得那些奴才做事不盡心,趁著沒人管都偷懶去了。”

裴儀不常拘著宮人,她不在,今夜又是上元節,好些宮人都跑著出去頑。

簷下只有婆子打著盹守夜坐更。

寒風凜冽,吹皺一池夜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