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驚鸞(雙重生) 第13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幾位妃嬪見狀,也跟著附和,說盡長安郡主的好話。

蔣貴妃坐於下首,聞言笑著道:“先前聽郡主在瀾庭軒受了驚嚇,臣妾還憂心忡忡了好一陣,怕郡主噩夢纏身。幸而郡主吉人有天相,想來不日便能回南書房唸書了。”

……瀾庭軒。

先前玩樂嬉笑的地方,自發生那事後,都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眾人一聽瀾庭軒,當即變了臉色,笑語歡聲驟歇,惶恐不安望向皇帝。

長安郡主在瀾庭軒受了大罪,皇帝因此大發雷霆,下令嚴查。

“瀾庭軒……”皇帝低聲喃喃,似是忘了何事。

又聽蔣貴妃笑著道:“幸而太子殿下在,才早早抓了那歹人,還了五殿下一個清白。”

相比五殿下,瀾庭軒已不似之前那般可怖。一眾低位妃嬪暗暗叫苦不迭,心下惴惴,深怕城池失火殃及池魚。

再不敢頑笑取樂,只垂手靜靜侍立在一旁。

偏生蔣貴妃今日興致好,話也多:“太子仁厚,臣妾還聽聞,太子讓內務府送了好些奴僕去明蕊殿,又恢復了五殿下的份例。”

腦中轟一聲,皇后面色惶恐,屈膝福身:“陛下,阿衡不過是……”

不過是什麼?

皇后神思恍惚,腳下趔趄。

她忽然記起自己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跑去東宮,明蕊殿那一灘jsg渾水,皇后一點也不想自己的孩兒介入。

皇帝厭棄吳才人已久,明蕊殿不予宮人服侍,也是皇帝的意思。裴衡這般,不外乎是當面打皇帝的臉。

那日秋霖綿綿,紅牆綠瓦立在雨幕,裴衡坐於廊簷下,竹影婆娑,映照在他眼角。

雨滴自青綠油傘滾落,相隔茫茫雨幕,皇后猝不及防,和裴衡對上視線。

那是她從未在裴衡臉上見過的眼神,疏離、淡漠、陌生。

然而也只是一瞬。

下一秒,裴衡又是那個溫文爾雅,仁慈寬厚的太子殿下,命人推著輪椅迎皇后入殿。

聽完皇后的擔憂,裴衡只是搖頭:“母后不必多慮,這事兒臣自有打算。他總歸是我的五弟。”

打算,裴衡能有何打算?

皇后只覺五雷轟頂,險些咬碎一口貝齒,心中將蔣貴妃罵了上萬遍。

裴衡使喚內務府是真,如今想來,也只能……

未等皇后想出萬全之策,忽聽皇帝道:“明蕊殿那怎麼樣了,先前朕好像聽說是……病了?”

“確實病了,不過如今已大好。”皇后小心翼翼覷著皇帝臉色。

成親多年,她依然捉摸不透枕邊人的心。又或者這位枕邊人的心思,從不在這後宮中,只在那人身上。

收斂心思,皇后輕抬秋波:“陛下可要見見那孩子?可憐見的,那孩子長得貓似的。先前他去東宮謝恩,還和長安撞上了。”

倏地,皇帝眉心皺緊:“長安見過了?也罷,朕見見也好。”

皇后笑著道了聲“是“。

……

一個受盡冷落,自問世後便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皇子,第一次面聖,想來也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如履薄冰。

眾妃嬪心中所想,皆是這般。

夕陽如薄紗籠罩,簷角金龍傲立,沐在日光之中。

裴晏一身靛青窄袖圓領長袍,下著長褲,足登烏皮六合靴,緩緩步入園外。

眾人看好戲的心思都落了空。

裴晏謙遜有禮,不卑不亢,進退得宜。

雖長於廢棄宮殿,從小無人管教,然禮數規矩卻無一點差錯。

若不是知曉內幕,還當他和其他諸位皇子一般,自幼時常陪伴在皇帝身側。

“……裴晏。”

皇帝端坐於上首,不甚熟悉念出裴晏的名字。

這個孩子他從未寄予過期望,若不是偶然和瀾庭軒那事牽扯,皇帝大抵一輩子都不會想起自己還有一子在明蕊殿。

伽楠念珠在指尖摩挲,皇帝側目,細細端詳著裴晏的模樣。

他早已記不清吳才人的長相,幸而裴晏眉眼都像極了自己。

皇帝沉吟片刻,道:“可曾……讀過什麼書?”

本是隨口一問,明蕊殿日子艱辛,皇帝並無任何期待,不想裴晏對答如流,文章學問,竟不輸其他幾位皇子,隱隱還有幾分他當年的風采。

如若不是有那樣一個母親……

皇帝漸漸坐直身子,腕間的伽楠念珠不再轉動:“這些,都是你母親教給你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