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是八阿哥啊,以后要被称为“八贤王”的八阿哥,怎么就在这里借酒装疯了呢,要不是四阿哥他们几个阻拦的及时,还不一定说出什么可怕的话来呢……
是的,根据管家祥伯从现场发来的报道,八阿哥先是坐在那里沉默着喝酒,那不像是喝,倒有点儿像是倒的样子,已经引起了王子腾和王尧的警觉——今儿可是王家的大日子,这位八爷这是几个意思?要来砸场子吗?
虽然说之前王子腾有想过这位八爷是不是也对他们家的宝贝小闺女有些想法,但是想着孩子还小,应该不至于。王尧跟王子腾的想法一样,父子俩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四阿哥和五阿哥那里。
估计灌酒的效果很好,酒壮怂人胆,也给了八阿哥勇气,准备在席间来一个真情告白。
他虽然是温文尔雅的人设没错,也是聪慧淡然的性子,但是那是没见到王家二姑娘之前,见到了娴玉之后,他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势在必得的感觉。
总之,这姑娘既然三哥、四哥、五哥都喜欢,那他也要。
凭什么不管是什么好事儿都是可着哥哥们先来,他偏要争上一争。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一直密切关注王家的动向,同时还留意康师傅的动向,终于在王尧这个金榜题名的庆祝宴会来了这么一场。
不得不说,这么做还是很有风险的,属于是不成功就成仁的做法。
这也是他为啥要先把自己灌醉的原因——不灌醉还真得说不出口,毕竟他也不过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现在就想说要给自己找个福晋这种事儿,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时间来不及了。
再不干点儿什么,眼看着皇阿玛就要给四哥和王家二姑娘指婚了——别看他年纪不大,在揣摩康师傅心思上,他还是遥遥领先的。
毕竟是“八贤王”,这种揣摩人心的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反正,在这一点上,直到爆发出来算命先生批命那个事儿之前,他都还是发挥良好的。
听说这位王家二姑娘有一种特异的功能,就是可以心声外放,知晓人的过去未来事。
听了她的心声,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宝贝,必须弄回家去。
第90章090情敌怎么着这还要雄竞吗?……
且说病急乱投医的八阿哥原本想要靠着耍酒疯的方式给娴玉来一个“真情告白”,争取弯道超车,成功在内务府选秀到来之前跟娴玉传点儿绯闻,然后“生米煮成熟饭”。
奈何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他还没开口,就被眼疾手快的四阿哥直接给按住了。
五阿哥虽然慢了一步,但是看到四阿哥动了,他也就跟着动了。
开玩笑,追求王家二姑娘这件事儿他可是认真的,虽然说之前居然没有关注到还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是他草率了那么一点儿,但是问题不大,这不是有四哥盯着呢么——凡事儿跟着四哥肯定是没错的啦,谁叫他也喜欢王家二姑娘呢?
铁憨憨五阿哥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都在娴玉的身上,着实是分不出来给其他人了。
不过好在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种野兽一般的直觉,居然本能地发现四阿哥也是“同道中人”——四哥原来也喜欢王家二姑娘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对!好像不是这句,总之,王家二姑娘那么那么好,会喜欢她也是很正常的了……可恶啊!可恶!总感觉要被比下去了是怎么回事,不过他是不会认输的。
因为这点儿奇妙的关联,四阿哥和五阿哥先后行动,一左一右按住了八阿哥,很有种左右夹击的感觉。
一向很讲究形象的四阿哥甚至直接上手捂住了八阿哥的嘴,似乎是生怕他说出什么可怕的话来——比起一直只会傻乎乎盯住门口,期待着王家二姑娘可能会忽然出现的五阿哥,还有摆明了是来吃瓜看戏的三阿哥,四阿哥的
确更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点儿。
毕竟,他一贯是个稳妥的性子,一旦下定决心,那肯定是要“势在必得”的。
王家二姑娘是他最先认识,也是最先选定要做自己福晋的,其他的哥哥弟弟们,都靠边儿站罢,别想争过他。
四阿哥既然下定了这个决心,那在面对着娴玉的事儿上,更是比其他时候更加上心。
所以,不管是五阿哥还是八阿哥,甚至是三阿哥,所有这些或明或暗的“情敌”们四阿哥都密切关注,甚至是每日都在暗搓搓地揣摩他们的心思,预测他们可能会采取的行动,然后,在他们采取行动的关键时点“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一击毙命”。
对五阿哥是这样,对三阿哥和八阿哥更是如此。
毕竟,在四阿哥心中,其实也有个“情敌”的排位的——五阿哥虽然表现得最为热烈张扬,但是其实在四阿哥这边儿的“情敌”实力排名其实是最低的一个。
其次是三阿哥。
是的,一直以“吃瓜群众”的形象出场的三阿哥,在四阿哥心里的威胁程度居然比每天做出热烈追求、完全一副花痴模样的五阿哥更高。
俗话说的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越是明牌的,反倒越是没有啥威胁——再说了,四阿哥早就根据他日常的细致观察和对娴玉性格的了解揣摩得出了个结论,那就是,娴玉应该不会喜欢五阿哥这种类型的。
铁憨憨什么的,虽然看着挺可爱,但是以后要是一起过日子,那一定会气死人的。
恋爱的时候,铁憨憨很让人开心,但是成婚之后,再这么憨憨的,那可就难办了。以五阿哥的这种脑子和性情,小时候是靠着皇太后和他母妃给他拿主意,等成婚之后,肯定基本上什么事儿都得他的福晋给他拿主意,这么样子的亲事,跟丧偶有啥区别呢?
王家二姑娘可不是那种只要对她好就能拿下的姑娘,她没有那么肤浅,所以,老五这种只会盯着人家姑娘看、啥实事儿都不会干的铁憨憨,啥用都没有,肯定第一个就会出局。
反倒是三阿哥,虽然他一直标榜着是来看热闹的,但是以四阿哥对他的了解,这个理由未免还是太过于牵强了。
三阿哥今年刚好十八周岁,只比四阿哥大一岁,两个人基本上是一起长大,一起进上书房读书的,所以,被放在一起对比的次数也是最多的。
三阿哥一贯走的是学霸的人设,后来又转到了学者人设上去,总之,就是爱读书、擅思考的那个方向就是了。
而四阿哥走的是干实事儿的人设。书当然也是按部就班地读下来的,但是比起三阿哥那种深入钻研、务必要读懂、读通的方式,四阿哥很有些“博览群书”“不求甚解”的意思。
倒也不是他觉得读书不重要,主要是,他更注重应用——他觉得不管书上的那些道理再好,若是不能运用,那也是无用的。
这种实用主义的读书偏好,让他在小时候启蒙和积累阶段都不怎么突出,反正不管什么时候抽他回答问题或者是康师傅来考校功课,他的表现都是平平,完全比不上三阿哥就是了。
但是等到他们年纪稍长,开始进入南书房旁听政事的时候,四阿哥的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学以致用,原本就是一种非常高端的思维方式。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学习和积累,四阿哥在这个赛道基本无敌了。这从他经办的每件事儿上都能够体现出来,特别是去年那次江南之行,更是完成得非常漂亮,甚至把那么多年都没有突破的“科举舞弊案”都往前推动了不少,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康师傅对此也是十分欣赏,虽然他早就发现老四有这个方面的特长,但是也是直到四阿哥在江南那边儿搞出来点儿名堂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了他这个四儿子的能干之处。
倍感欣慰之余,康师傅也开始让四阿哥负责更多的实务——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一直都是康师傅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方针,哪怕这个“人”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