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是陪着各种贵族女眷们聊聊天罢了,还能有多难,一天很快就会过去的,奥利给!
京城很大,紫禁城也不小,娴玉是一路坐着车轿被送进慈仁宫的。
刚一进慈仁宫的大门儿,就见到了等在偏殿门口的五格格,想来就是今儿上工的地方了。
五格格一见到娴玉,漂亮的小脸儿上立刻绽开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甚至都等不急她过去,自己就朝着她跑过来,吓得旁边儿伺候的宫人嬷嬷们一叠声地喊“格格慢点儿,留神别摔了”。
娴玉见这小丫头跑的急切,也是吓了一跳,连忙快走了几步迎上前,正好把她接了个满怀。
没想到因为五格格跑的太快,惯性有点儿大,差点儿连她一起给扑倒在地,幸好身边儿的宫人嬷嬷们七手八脚地过来搀扶,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五格格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软声道了个歉,随即拉住了娴玉的手道:“娴姐姐你可来了,我都想死你了。”
她话没说完,旁边儿的一个年纪略长的嬷嬷已经轻咳了一声提醒道:“格格慎言,太后和诸位娘娘们都在侧殿暖阁儿里头等着呢,您还是快跟王家二姑娘进去吧。”
这嬷嬷的地位似乎很高,弄不好是个教养嬷嬷之类的,反正她一开口,五格格就跟老鼠见了猫似得,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了。
娴玉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小姑娘的小手,就跟着她往偏殿里头走去。
心中却还是难免暗暗吐了个槽,这宫里头的规矩还真是严厉啊,这么小的小姑娘都给管得这么死,言行举止都有各种要求,真是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果然这公主也并不好当,幸好,她没投胎进宫里,不然真的只有读档重来了。
说着话儿,两个人已经进到了慈仁宫的偏殿暖阁儿。
说是暖阁儿,其实地方挺大的,有点儿类似于会客室的意思。
刚刚那个嬷嬷说“太后和娘娘们”,想来里面不只皇太后一个人在,娴玉进门一看,这暖阁儿里头果然坐满了人,晃眼看上去居然有十来个,想来都是来看她这个新人的……就有点儿第一天入职被各种前辈们围观的意思。
还不是普通的前辈们,而是各种高层、中层们,老实说,这压力多少还是有点儿大的。
好在娴玉的心态一贯很是不错,面对着这种情况,虽然心中觉得很是烦闷,但也并不慌乱,跟着五格格一一行礼,更是落落大方,一点儿错处都挑不出来。
皇太后对此显然非常满意,待她们行完礼,便就抬手叫她们俩一起过去:“哎呀呀,瞧瞧这俩丫头,真真跟一对儿姐妹花儿似得,来,快来坐到哀家身边儿来。”
这位皇太后是蒙古人,说的话也都是蒙古话,但是娴玉这边儿有系统零零三这个金手指,听起来倒是也没有啥障碍。
她起先还想着藏拙,但是又感觉这都要长久打工了,便索性不装了,直接用蒙古话回复了一个“臣女拜谢皇太后”,直接震惊了全场。
第一个对此表示震惊的就是五格格,毕竟她还清楚地记得,几天前娴玉第一次进宫的时候,还听不懂蒙古话的,怎么这才几天没见,她不但能听得懂,甚至还能说了?
激动之下,她的蒙古话也来了:“娴姐姐你会蒙古话?”
娴玉谦虚道:“臣女近日才开始学,只会一点点。”
皇太后听她这么说,愈发高兴,直接就上手拉着她连连称赞:“好好好!能说就很好!你果然是个好的,怪不得皇帝要你来陪着小五,以后可得多来,每天都来,晚了就住在哀家宫里,别回去了。”
娴玉忙又谦虚了几句,并且各种谢恩——就,真的,太热情了,简直让她一瞬间幻视了是自家外婆、奶奶现身了一样。
她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自己这个散装工地蒙古话不太过关,幸好系统零零三十分给力,几乎差点儿给她搞成同声传译加智能语音自动导引,这么密集地训练下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娴玉的蒙古话就愈发厉害了,虽然不太熟练,但好歹也算是能够简单交流了。
皇太后和五格格愈发高兴,倒是衬托得旁边儿的几位娘娘们存在感愈发稀薄了。
不过既然是过来看热闹的,总有那种不甘寂寞的类型。
第一个主动找娴玉说话的,是看上去最为和善的一个圆脸儿的娘娘。
她笑着开口,说出来的话却很是细心体贴:“这就是王家的姑娘么?果然生得好,人也聪明,听说你们才从金陵城回来,一路上可还顺利?”
刚刚娴玉在问安的时候已经被五格格带着介绍过了,认得这位是延禧宫惠妃。
鉴于康师傅的后宫人数实在是太多,而且关系错综复杂,娴玉一进宫就叮嘱了系统零零三,让它随时盯着点儿周边出现的各种人物,随时给她科普些基础知识,免得因为搞不清楚状况,闹了笑话。
其实闹了笑话都还是其次,要是一个不小心惹祸上身,那就不好了。
系统零零三也很是上道,一见到惠妃过来,便立刻给娴玉推送起这位娘娘的相关资料来。
这位惠妃娘娘是大阿哥胤褆的生母,还帮忙抚养了七阿哥和八阿哥,虽然只生了两个儿子,只有大阿哥这么一个儿子活到了成年并且还因为跟太子争夺储君之位失败被圈禁,出身虽然不低,但也不是特别高,跟那些要么地位高、要么生得多的妃子们相比,可以说是毫无特长。
但她却一直稳居康师傅后宫四妃之首,还在温僖贵妃和佟佳贵妃这两位位份最高的妃子权力交接的空档时期当了好几年实际意义上的“后宫之首”,可以说也是个传奇人物。
传说康师傅出巡给宫里头写信的时候,都会把她这个“延禧宫惠妃”列在首位,跟着才是“翊坤宫宜妃”“永和宫德妃”“钟粹宫荣妃”,可见对她的重视了。
原本娴玉还没想通为啥会是这样,在她们这些后世人的眼中,不管是德妃还是宜妃,都应该更受宠才对,甚至连四妃最末尾的荣妃也因为生得多体现出来受宠程度不低,只有惠妃,不但生得少,也没有啥特别的地方,凭什么她就成了后宫之首了?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今儿见到了惠妃本人她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这位惠妃娘娘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是个情商极高、待人很好的女性,从她能够细心问候娴玉路上奔波这个情况看,她是个非常细致体贴的人,不得不说,有这种特质,那是不论男女都喜欢的,而且让人特别安心,也就难怪康师傅敢把整个后宫都交给她管理呢,要是让娴玉说,她也觉得这位惠妃娘娘最靠谱。
感动之下,娴玉一边儿如实回答惠妃的问话,一边儿跟她闲谈起来。
还别说,这位惠妃娘娘真是个聪慧通透的人,不管说什么话题都能很自然地接上,甚至还引得旁边儿几位妃子也过来闲聊,气氛一时间就愈发轻松融洽了起来。
大家看起来都接受了娴玉这个外臣之女作为五格格的伴读,连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的荣妃也凑过来跟着说了几句话。
皇太后更是一直笑容不断,在大家的奉承下,当即表示中午要搞一个小型的宴席来庆祝一下,不得不说,是非常给娴玉面子了。
娴玉愈发受宠若惊之余,也愈发感激起惠妃来。
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表现的确还不错,但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肯定,这中间肯定少不了惠妃这个“后宫之首”的功劳。
她再次感谢了惠妃一番,心里头却终于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唉,这位惠妃娘娘真
是个好人,就是可惜啊,一个亲生儿子,一个养子,明明教养得也不算不成功,甚至都有些过于成功了,却都没落到个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