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慎如莫名想到,她给他赔礼道歉,红袖添香的那日,她穿了件淡粉色褶裙,并白色银丝褙子,看起来正如交叠起来的桃花并梨花。
他开口,“这一匣子我都要了。”
婆婆“呀”了一声,这才抬头看见是位年轻的贵人,英眸剑眉,通身贵气,料想他夫人也正是戴花的年纪。
崇平直接付了一锭银子不必她找还,婆婆更是欣喜。
“您家夫人,若知您时时刻刻挂念着她,还不知多欢喜。”
是吗?
男人并不确定,但悦耳的话谁不喜欢听?
一转头,让崇平又递上一锭银子。
茶馆众人都看愣了。
陆慎如则看着这满满一匣子、颜色各异簪花。
只要她别再跟他桩桩件件都记在心上,一笔一笔都算清,客气得根本不似这世间的夫与妻,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转身吩咐了下面的人。“回去告诉针线房,让照着这些花的颜色,给夫人各色衣衫都准备几套来。”
冬日里也照样春花在身。
嫁给他,就别再穿从前那些或深重或素净的衣裳。
*
杜泠静连着烧了两日,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她问崇安,“没给侯爷送信吧?我已经快好了。”
崇安支吾着还没回答,扈二娘子扈亭君过来探看杜泠静。
杜泠静先前听说洪大人和廖先生也病了,想去探望,但她病得颇重,这才刚好一些,亭君让她千万不要过去,“再静养两天吧?”
她便替杜泠静走了一趟,给先生们送了药过去,又陪着闲叙几句。
这会回来,杜泠静倒也顾不及崇安,抬手让他先去了,同亭君说话。
“先生们怎么样?”
扈亭君说廖先生病得重了些,洪大人也是快好了,好在两人住在一处,扈亭君过去的时候,连同其他几位来探看的人,正在房中吃茶。
“看来先生们相谈甚欢?”
扈亭君说是自然,邵伯举的事情大局已定,大家也转危为安,正是闲定安心的时候,“不过我听着先生们,又提起一位失踪多年的旧人。”
她看了杜泠静一眼,“是楚牧楚先生。”
楚牧楚先生,是她父亲旧年的幕僚。后来她父亲回乡守孝,仅有的几位幕僚也都散了,唯有楚牧,仍旧跟在父亲身边。
后来父亲回京复职,突遇山洪爆发,父亲带着的人,连同文伯的儿子、阮恭的爹,当然还有幕僚楚先生,全都葬身山洪当中。
她闻讯急奔而去,只见到了父亲被人打捞上来的尸身……
只不过楚牧的尸身却一直没找到,他并无家眷,杜泠静还在附近寻了他好久,但都没能找到。
她讶然,“先生们怎么提起了楚先生?”
楚先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初还都想着他会否存活下来,还想寻他细问山洪之事,但多年无他音信,便都不再抱有希望。
扈亭君却道,“先生们提起,是因为有人曾在北直隶见过肖似楚先生的人。”
“啊……”杜泠静惊诧,“是他吗?”
扈亭君摇头,“不知道,只是廖先生,是听两外的朋友说很像。他听闻后就去找了人,但还是没有。”
她道,“想来这世间总有相像之人,也不是所有人都似我们此番有幸活下来。”
杜泠静沉默了一阵。
若楚牧在世,她其实很想问一问,父亲为何会转道往那山里去,又怎么恰就遇上了山洪……
日头高升,远远地悬在天边,也照得人身上暖和了几分。
杜泠静躺了两三日,总算能走动起来,便叫了亭君在门口走上几步。
谁知刚到门口,就见着远处田垄上,有人飞马而来。
马蹄声咚咚地踏在人心头,莫名地熟悉感令杜泠静不由抬头看去。
马上,男人亦一眼瞧到了门口的人。
他眸色定在她身上,越发打马奔向前来。
他看清她身上,穿了侯府针线嬷嬷们,亲手给她做的藕荷色马面裙,上面是件淡丁香色对襟褙子,外面披了件白底绣紫色团花纹的兔毛披风。
好巧不巧,那一匣子簪花里,恰有两支灵动的丁香花。
男人翻身下马,她亦没想到他会前来,一双水色弥散的眼眸,不知是被天光照耀还是如何,凝出晶亮的光来。
“侯爷?”
杜泠静睁大眼睛,眸中光亮微动,她觉得自己心好似快跳了两下。
陆慎如只看住他的妻子,她这是喜色多于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