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也开始换衣服了:“吃的很差吗?不是说有肉罐头补贴?”
反正她们最晚明年也要参加义诊,许晚春便没有隐瞒,大致讲了义诊时的吃住情况。
至于缺医少药的现象,她没说,万一落到有心人耳朵里,再给妖魔化一番,诬蔑她是对国家不满意的反动分子,也不是没有可能性,毕竟哪个行业都有老鼠屎。
“麦麸?树皮,那是……”周彤刚想惊呼那是家禽的食物,哪里是人吃的,只是话到嘴边,自己就给咽了下去。
“怪不得你都瘦脱相了。”余婷也没想到吃的会这么差,她将最下面一颗纽扣扣好后,又说:“我们得走了,今天的晚自习内容是政治学习……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不能迟到。”
正在藏小零食的许晚春皱眉:“怎么突然要学习这个?”
周彤插话:“这个我知道,大四有个师兄想评“个人先进”,义诊回来,极尽夸大个人成就,最后经过调查,是他与当地老百姓合伙欺骗,这会儿人已经被送去农场改造了……”
懂了,全校师生这是受了牵连,许晚春催促:“那你们快去吧,我也准备睡了。”
=
时间过得很快。
眨眼就又过去了两三个星期。
进入11月份后,沪市的温度一天天降低。
这天上午,教导员通知学生们前往操场集合,准备去后勤领秋冬军装。
脸色有些青白的周彤快要哭了,她用超级小的声音抱怨:“总算发衣服了,谁家11月中旬了还穿夏装啊,锻炼钢铁意志,也不能这么锻炼吧。”
许晚春也冷,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为了不耽误时间,在操场上等待的时候,学生已经按高矮排好了。
别看许晚春老是被许荷花女士打击身高,实则,在这个营养不良的大环境中,在女生里,162厘米已经算高个子了。
全排6个女生,她排在倒数第二。
最高的是余婷,也只有164厘米。
冗长的队伍走走停停,很快就轮到许晚春从登记员那边按了手印,签了字。
再拿着字条,从后勤人员那边领了一套棉衣棉裤,外加一双棉鞋。
物资紧缺,冬装没有替用的,穿坏了,也只能自己缝补,还要注意干净整洁,属实有些为难人。
对了,穿上冬装后,夏装还得全部交到后勤处。
待天气暖和了,再由后勤统一派发。
所以,领到衣服的学生们,没有急着回教室,而是直奔宿舍换衣服。
路上,周彤表示:“回头让我妈给我再做套一模一样的。”
许晚春也是这个打算,她又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正好跟母上大人说说她想提前结束学业,出去支边的事情。
只是……许晚春皱起眉头,心里有些憋闷……
许荷花女士一个人该咋办?
=
“又要出去?你家里不是上个星期才给送过吃食?”邢军有些无语的看着班里的好苗子,在心里腹诽小丫头跟她师兄一个样,有空就往校外跑。
他不知道的是,当年曹景梁之所以跑的那么勤快,也是为了给他眼前的小丫头买东西。
许晚春抽了下嘴角,入学两个半月,这才第二次申请回家,还是在星期天的时候,怎么就用到“又”这个字了?
无奈,有求于人时,她只能放低姿态:“有些生活用品要买,您放心,我肯定准时回来。”
邢军从抽屉里拿出批假条,黑着脸,边写边谈条件:“你休整好了吧?我给你报下一个义诊?”
这几年,军医大一直在周边村镇做巡回义诊。
尤其三四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一年中,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在农村服务。
只要许晚春愿意,随时都有队伍可以加入。
事实上,她也的确做好了准备,闻言立马点头:“好。”
“不错,小同志很有思想觉悟。”邢军将纸条递上时,已经露出了一口白牙。
真是……还能更现实点吗?许晚春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是乖巧的不行:“谢谢指导员。”
邢军拧起钢笔:“准点回来。”
“是!”
与上次一样的时间段,口袋里同样揣着寝室姑娘们的购物清单。
许晚春在公交车上晃悠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时,看到了同样的人。
她跨进门槛,盯着院子里的男人懵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喊人:“谭……叔叔?”
第54章
谭恒起身,笑容很是亲切:“桃花,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