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穿到古代去养猪(美食) > 5060(第6页)

5060(第6页)

福珠在后院捣鼓肉呢,她说了要给大伙改善改善,自是不能食言。

她两手油汪汪的,左手还拎着块猪肉,有股“母老虎”的架势。那小姑娘肩膀瑟缩的厉害,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陆家小哥,这是谁?”福珠把肉递给阿余,拿了抹布擦手。

“我家公子说让我把人送到姑娘这里,让你看着差遣就行。”陆禾说着,把这姑娘的卖身契交给了福珠。

福珠展开一看,这丫头也是逃荒来的,老家是淮扬的,没有名字只有姓氏,最后的东家写的是自己。

“好,回去替我谢谢你家公子。”

陆禾办完交代的事,便回去了。

福珠打量着她,她也偷偷地看福珠,见她害怕又好奇,福珠不再逗她:“可饿了?平日里别人都唤你什么?”

“平日家人唤我三妹。”她怯生生地说。

得,那就是个数字代号,还是没有名字:“来了这里,就唤你阿鲤吧,以后的生活像鲤鱼一样,如鱼得水。”

福珠看她衣服没有阿余和渍娘来的时候穿的差,或许是陆离命人提前换了衣服。

阿余到她身边搭住她肩膀,由于体型悬殊,阿鲤整个人都被搂进怀里:“以后接罩你!”

福珠被阿余这大姐大的气势逗得发笑:“阿鲤新来,你们可别欺负她!”

阿余去擦桌子了,正好教给阿鲤,后来,相处了半日,才知道,这丫头不用教,别看她瘦弱,擦桌子洗碗拖地,干的比谁都麻利,福珠决定让她先帮宋老太刷餐碗。

阿鲤就这么简单地加入了大伙,福珠介绍完,还得忙活厨房里的猪肉,这天气,不加调料腌制,干这么放着,没多久就臭了。

夏季胃口变差,除了想吃冰的就想吃凉的,福珠打算做个酸甜可口的小菜替代每日离不开的鸡丝。

老式咕咾肉,这道菜以前算不上热菜,只是文人贵族的茶点,至于是什么时候菠萝咕咾肉演变成大菜硬菜的,福珠也不知从何时考证。

这个朝代找不到菠萝,这个季节也找不到代替它的山楂,所以只能用白醋来寻酸味了,做最传统的咕咾肉。

用肉也是有讲究的,要用猪的前肩膀上不带肥肉的那部分,这块肉称作“玫肉”。

“玫肉”切成拇指大小,拌调料、葱姜蒜末并鸡蛋清抓匀,虽说现在的猪肉腥味小到几乎没有,但各种食材都带有自己的气味,去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对家鸿香居想复刻,食客却不买账的原因。

腌好的肉块多次蘸水裹面粉,裹到它炸毛,像刺猬一样,就可以下油锅炸了。

凉锅凉油直接下锅,“文火慢炸”,炸的要像小酥肉那么脆,才能在出锅后,让芡汁侵袭焖软的速度慢些。

等锅里的肉炸至浮起,丝丝冒油泡,福珠把里边的肉捞出来,一遍不够,还要复炸,将里边多余的油脂逼出来,防止一咬一口油。

前世她在食堂里吃饭,后边的同学咬一口炸货,那油喷到她白短袖上了,那小胖同学急的他眯着眼睛哭,也不知道他真没真哭,反正他睁眼不睁眼也看不大出来。

从此以后,福珠做菜,一定要复炸的,生怕自己吃成前世那同学。

肉炸好,咕咾肉的味道是从何而来的?当然是芡汁的功劳,起锅先放白醋,然后放白盐,“要想甜,先落盐”,最后才放糖,这次用的糖不是普通的白糖,而是千辛万苦买来的□□糖,炒制后的糖色呈焦黄色。

用筷子蘸点汁子尝尝,甜、酸、咸要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可盖过对方,也不能被对方压了风头,霸道的醋酸味也被抚的柔和,味道才叫适中。

炸玫肉裹上粘稠的甜酸芡汁,颜色红艳,像是抛光一样的盈透。

蒸上一锅白米,用咕咾肉佐着食,大日头也阻不住胃口大开。头出锅,切进些新鲜的嫩笋,配合辣椒、葱白、蒜蓉起色提味。

甫一放入口中,笋是甜酸的,里边却爆汁,就连辣椒丁的外边也是甜的,芡汁将食材兜满了,无处可逃。

福珠最爱咕咾肉,外壳半酥半软,内里肉嫩多汁,口感滑如鸡肉。“玫肉”不带肥瘦,瘦肉里又分布着油花,比分层的五花肉还会长,作为猪全身上下最抢手的部分,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肉放凉了,我当零嘴都能食一盘子!”阿余扒完一碗饭,紧接着又盛了一碗。

阿茂有时都吃不过她:“你就食吧,看看你这肩膀,快有林大厨的宽了。”

阿余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她高壮的身体:“哼!我这肩膀是用来保护小姐的,再说,小心我揍你!”

阿鲤初次食饭,不敢上桌,上了桌还不敢夹菜,阿余给她用公筷夹,后来用勺子舀:“多用些,身体壮了,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众人以为阿鲤开始只低着头食饭,后来泪水越来越多,碗挡不住了,急的阿余:“小姐,我没欺负她!”

阿茂道:“我也没说什么吧?”

“呜呜,小姐做的肉好食,阿余姐姐对我也好!”阿鲤哭花了脸,这下更像小猫了。

阿余讪讪,这是被她感动哭了呢。

第55章鲜肉月饼家好月圆

有了阿鲤,阿余他们不用再腾出时间刷碗筷去了,果然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断断续续又忙了月余,福珠一直加着小心,好在铺子一切太平,没闹事之人,倒是陆林的妻子刘氏时常来用饭。

前几次都是中食过来,后来知道飧食更热闹,便改了时候,时辰早就带着孩子,时辰晚就独自一人。

来这里用饭,有专门小厮驾车,穿着不俗的贵人不在少数,但坐到关门还未离开的独身女子不多,福珠想不注意都难。

尤其是临近中秋,刘氏的忧思好像更浓了,几乎日日来,先是坐在屋里用饭,等到人少了,便拿着饮子坐到外头,望着越来越圆的月亮发呆。

还有半个月中秋,福珠提前在孙木匠那里定了月饼模子跟匣子,不然用的时候再赶就来不及了。

这是有福来第一次卖月饼,也是福珠来这里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这个节日蕴蓄的思乡之情,比过年还浓烈,重视程度也堪比春节,人们大都会拿着鸡鸭鱼、水果还有月饼奔走探望,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福珠询问了田氏吴氏、林大厨,发现礼朝月饼虽唤作“月饼”,但馅料样式匮乏的很,只有芝麻馅儿。福珠又去询问赵夫人、安御医,发现这贵族用的月饼馅料多一点,也只是多了枣泥跟豆沙。

至于外皮呢,就是白面夹了糖揉了皮,然后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压圆上锅蒸,这让福珠接受不了,这么有意义的节日,竟然用“死面饼”庆贺,且让她来为大礼朝百姓开开眼吧。

虽说蒸锅也能凑合做月饼,但烤月饼花样才多呀,家里有现成的面包窑,这下派上用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