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161章 我不想上火星了(第2页)

第161章 我不想上火星了(第2页)

“沙皇说,分税制当中给白俄罗斯的份额以后还会减少。”

“沙皇还。。。

“喂:伊万,他不是沙皇,是中国皇室后裔。”

马路上,两名明斯克市民在街道行走,边踩雪边讨论最近的经济政策。

“啊?中国皇室?”

“伊万,你不知道吗?朱是明朝皇帝的姓氏,这个家族在14世纪建立了一个大统的王朝,那位开国皇帝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贪污的官员剥了皮,往里面填充草料。

“太可怕了,高蛋白的人体皮肤加上草料,是要拿来喂马吗?”

。。。大概,可能。。。。

这个冬天又是个艰难的冬天。

但苏联。。嗯,已经习惯了。

从1986年起,戈尔巴乔夫加工资,先加了50%,后来干脆再加,直接翻倍。但是,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涨了四倍。

也是从1986年起,有的特别糟糕的工厂逐渐发不出工资,因为两年前苏联就通过了在7个行业的企业独自核算经营利润的制度,亏钱了就发不出工资,或者至少发不出1986年之后增加的那部分工资。

当时许多工人就预感到还会更差,现在等于是楼上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了地。

明斯克进出城的公路。

进城的车队遭遇状况,堵塞得一塌糊涂,人们缩在车里骂骂咧咧的时候,几辆出城的警车鸣笛,呼啸而过。

“苏卡不列,又是哪个贪污的混蛋被抓了?”

“听说现在不只是贪污的混蛋,不作为的混蛋也会被抓。。”

虽然昨晚一场大雪,但仍有许多汽车在公路上来往。

苏联的这一轮大震荡,如果仔细看的话,其实还好,只能算是“非常糟糕",而不是“悲惨”。

过去几十年苏联积累的物质基础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比如明斯克市民当中,有私家车的家庭占比37%。

你见过老东北的时候哪个城市的居民普遍有私家车。。。。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当然有。。。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这个苏联笑话成真了。

当然,不是真的开着私家车去排队买面包,再说现在那种纯计划供应的国营商店也没有了。

但是交通工具可以用来跑运输。(废话)

朱镕础在制定改革的预备措施时提到的,消费品的消费端、生产端、供应链路,其中整理得出来的38条供应链路,对其的要求是“不允许独占”。

苏联的城域经济没搞起来,但是好在汽车还算比较多,离城两百公里的农庄或者生产小型轻工业产品的小城,明斯克市民是可以开车过去的。自家开个小商铺,自己开车出去采买。

这些大量的微小企业连接消费端和生产端,总好过没有连接。这让城市农产品和轻工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传导到产地。

否则这城里的涨价就白涨了,生产端没有因此增加收入,生产能力是刺激不起来的。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出现寡头的情况下。你农场的产品只能卖给我,除了我没有别的人来收购,所以我为什么要涨价,城里涨价不管涨到多高,差价都是归我的。

伊万沃龙科维奇就驾驶着他老爸的拉达在公路上跋涉。

拉达后备箱和后座就能塞下半吨蔬菜,而现在沃龙科维奇的拉达还拖着一个野营拖车。。。。。

只是在雪后的公路上,野营拖车实在是比较累赘,里面全是胡萝卜卷心菜和黄瓜。

沃龙科维奇:“前面怎么回事?”

“前面有一辆拖拖车的小汽车抛锚了!你的也样!可长点心吧,你们这些大下雪天拖车出门的,是存心制造交通阻塞吗?”

沃龙科维奇:“什么我的也样?我的拉达好用着呢!我以前是汽车厂的工人!”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