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火箭发射20。1吨的“曙光"舱。
发射计划推迟了大约个月,主要是中美苏三国对国际空间站的结构还在做最后的调整和完善,于是"星辰舱暂时扣在地面上,等待方案调整。当然三国讨论的最后结果是不调整,照旧进行发射。
中美苏三国讨论修改国际空间的核心,是究竟要不要期工程,也就是那个对转的人工重力模拟舱体系统。
“先生们,我们NASA负责远征飞船维生系统,现在论证的结果是:维生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远比之前想像的庞大。
在电视会议中,NASA的远征飞船设计师泼了一大桶凉水。
远征飞船的生活舱最后是交给NASA负责设计,确定下来之后苏联和中国把自己之前对生活舱的设计论证数据共享了。结果NASA研究了两年说,这绝对不行。你苏联说40吨可以搞定生活舱?中国说
55吨重量指标足够?我告诉你们,都不够!
NASA研究的结果是,宇航员的生活模块总质量是90吨才够。
中、苏。。。。
。。。
三国联合探测火星的计划听起来挺激动人心,但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不少“意外困难"的。
三国航天业联合的前提是抛开政治纷争不谈,但又不能完全抛开政治。所以,火星计划的第一个困难是:火星轨道着陆器必须设计成三人制。
中国、苏联、美国各出一个航天员,这样登陆成功之后这每一一个国家的公民都算去过火星了。
而按正常来说,着陆器带2名宇航员下去就足够,实在不行1人也算登陆成功。现在好了,三人的大飞船,从轨道舱脱离、下去登陆,登陆完了还要挣脱火星的引力升上来。
这是着陆器要放大,轨道舱呢?也要大。要装6个宇航员从地球飞到火星,下去3个宇航员,在轨道舱留守3个宇航员。
为啥不是4名宇航员、1人留守3人登陆呢?因为各国都要一一个“备份”,以防在一年的火星旅程中有一个字航员身体状况发生变化不适合登陆火星。要是哪国的独苗宇航员因身体原因缺席了,那三国联
合载人登陆火星还有什么意义?
必须6人,中美苏各2人。
。。。突出一个蛋疼。
再加上NASA的设计理念和中苏不太一样,他们倾向于让宇航员在远征途中过得舒服一些,这又要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补给。阿波罗登月字航员只需在太空中生活9天,而火星远征计划是900
,这差距太大了。所以阿波罗飞船的字航员可以硬座往返,火星飞船绝对不行,要有地方睡觉、要洗澡。
生活舱和着陆器变大又让推动远征飞船达到第二宇宙速度飞往火星的推进火箭变大,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原本中国的规划是整个远征飞船,从地球的近地轨道点火前往火星的时候是360吨左右。NASA重新计算过之后给出的数据是:远征飞船的净重就要有400吨,再带一枚120吨重的推进火箭、再外挂2
个巨大的燃料罐。
等于是把现在正三国合建的国际空间站给丢到火星轨道去。
NASA的这份报告公开之后,美国国会又开始嚷嚷,还是别登火星了,你们NASA花起钱来就跟碎钞机似的。取消火星登陆计划,然后国际空间站也可以裁掉100多吨的人工重力模拟舱体系统。
NASA也不希望火星计划被国会毙掉,所以詹姆斯贝格斯局长向中国和苏联求助,咱们得整点活,让这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探索计划"渡过难关。
钱学森:“娱乐、商业、悲情,你们得选一条道路。
詹姆斯贝格斯:“what?这都是什么?”
钱学森:“娱乐,就是邀请美国的明星人物上太空,你们的参议员、众议员可以上,娱乐明星可以上,体育明星也可以上,还可以在影视剧加入NASA的元素。商业就是做出切实的成绩让太空产业赚
到了钱。悲情。。。。
詹姆斯贝格斯明白过来了:“不,不要悲情。‘
钱学森:“我建议还是采用娱乐道路提高NASA的知名度。”
詹姆斯贝格斯:“看来得安排一些科幻系列剧了。不,好莱坞的剧本我们也得插。。。。
钱学森:“在这次会议的最后,祝贺你们的‘发现"号航天飞机通过测试,希望它1984年的首发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