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15章 周董会谈之后(第1页)

第15章 周董会谈之后(第1页)

1970年2月在香港的这次两岸会谈史称"周董会谈”。周永耀、董戊初。明面上,这算是洪门两系在一起叙旧。他们两人会谈的时候的确也有一多半时间在谈洪门事务,只不过,其中有一些政治议题。洪门之间的议题其实双方最关注了。比如董戊初问周永耀,民治党为什么解散,是不是常凯申胁迫的。周永耀则问董戊初,致公党在大陆发展得咋样。即使政治议题,在会议记录里面,也只是以“旁观者”的口吻谈了几句。不过意味深长的是,这几句话在会谈中提出之后,获得了双方的共识,比如"鉴于海峡两岸当前处于分裂状态,但双方均在谋求国家统一,咸认为两岸应尽快对文书查证这一问题加以妥善解决。”一一文书查证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这个好说。但前面的“鉴于可就有意思了。比如"两岸现在已有和平的事实,未来应当可以达成和平的政策,以促进经济上的互利。”一一经济上的互利,是致公党和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利益相关的问题。但前一句“未来应当可以达成和平的政策则是一个政治远景预测。比如"当今世界贸易日趋活跃,台湾与大陆近在熙尺,两岸货物直航贸易、台湾海峡之自由航行已成事实,未来应当可以达成自由通航的双方约定。”一一也就是把现在的不白不黑的轮船直航,以文本的形式确认它是合法的。

常凯申:“周董?周董是谁啊?”宋美龄:“是周永耀和董戊初,周是美洲洪门致公总堂的红棍,董据是从大陆去香港和周永耀谈的。”常凯申:“他们致公堂谈这些话题作甚么!搞得外界都用周董会谈来形容了!”

宋美龄:“最初呢,是严家涂院长想启动文书查证,因为有许多物权产权,人丁档案的事,实在得对面稍作配合才能继续。严家涂就委托了洪门的人去和对面谈,这洪门的身份不算很敏感,但又能代表我们这边说上话。

常凯申激动得想从轮椅上站起来:“这里面他们掺私货了!什么叫做双方均在谋求国家统一?这不是把我们与共匪对等起来了吗?什么叫两岸现在已有和平的事实?这不是说我们不想光复大陆了么?宋美龄按住常凯申:“达令,别激动别激动,激动了对身体不好。一会儿我们还要站很久呢。”常凯申不说话了。现在常凯申在台中的酒店歇息,一会儿他要视察台中,视察的时候在那些军队和地方官面前最多只能挂拐杖。所以得先坐在轮椅上节省体力。去年9月,82岁高龄的常凯申车祸,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现在为啥还这么拼?嗨,这可能是宋美龄逼的。宋美龄现在也不美国台湾两头跑了,这半年全在台湾。不但每天都形影不离陪着常凯申,她还您惠、劝说、或者软磨硬泡逼常凯申频频抛头露面,到台湾各地视察、发表讲话、召开会议。因为去年车祸之后,台湾政界开始流传一个传言:老头子身体不行了很快就要归天脑子不好使了,禅让程序即将启动,已经担任国防部长执掌军队,1965年起又和严家涂一起掌控行政院的常经国

就要当总统了!

所以,还不赶紧巴结常经国去!常凯申常经国是一家人。禅让就禅让吧。可宋美龄可不一样,他是宋家人。宋家在常凯申逃台之后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国民党,常凯申这个岛主他们宋家实际上处于半抛弃状态。相对的,常凯申对宋家也不那么亲密了。除了对宋美龄好之外,宋家的其他兄弟要么自愿退出,

要么被常凯申逐出,总之都不在民国的权力中心了。

至于宋美龄,嗯,这必须要强调一件事:常经国不是宋美龄亲生的。因此宋美龄很清楚,她在台湾的风光生活只与常凯申捆绑在一起而不可能和常经国有什么关联,常凯申如果禅让不当总统了,常经国当然会把他爹供到太上皇的位置上,常凯申会很好,但是,她宋

美龄的好白子就到头了。

所以车祸之后,宋美龄严厉驳斥了“老头子不行了"的传言,说常总统现在身体还硬朗着呢,可以活到100岁。不仅要从言论上驳斥,还要以实际行动驳斥。于是常凯申白天轰隆隆大车队出去视察,发表讲话,晚上主持会议,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累得直翻白眼,但第二天又要开会、批文件、视察、讲

话。。。

行政院这边,在周董会谈结束后,与周永耀接洽的行政院秘书沈昱科被解除职务。常凯申在搞清楚周董会谈的会议公报内容之后非常生气。之前不是说周永耀和对面谈只谈文书查证的问题吗?顺便给你们洪门提供一个机会叙旧。你们可以谈文书查证协调问题,可以谈谈洪门各堂口发展到哪儿了,小弟们有多少了,但那些政治话题是你

们谈都不能谈的知道不!

常凯申现在搞不清楚,到底是周永耀胡来,还是行政院向沈昱科布置任务的时候沈昱科胡来,还是行政院严家涂自已在胡来。既然不太知道,那干脆这三方各打五十军棍。沈昱科炒鱿鱼。严家涂亲自到总统府递上检讨。周永耀。。混社团的,人还在美国,治不了。只能让他们社团在台北、高雄的4处产业关门整顿。北京。“。这就是我与周永耀会谈的全过程,会谈纪要是双方都签署过之后发表的,但会谈中我们谈的不止于此,只是有些话题暂时不宜发表为纪要,都在这份会谈全过程记录里面。”董戊初返回北京之后,见了主席。“董委员,你为两岸的事务立下了一份功劳,你们美洲总堂的那位周永耀,也立功了。”董戊初:“可是,主席,周永耀他是半自愿、半接受美国人的请求,才来台北、香港与我们会谈的。在这次会谈结束之后,周永耀他也写了一份和这个差不多的全过程记录,现在应该是送呈给美国情

报局了。

总理:“这件事如果不是美国有一些政治人物在后面推动,常凯申和民国政府未必就有这么积极。”主席:“我们有这么小气吗?不管周永耀是自愿的还是受美国人委托,他做了这个事,那就应该记功。”

华盛顿。周永耀确实是答应了华盛顿的请求,这才从旧金山去台北、再从台北去的香港。要不是因为华盛顿邀请,周永耀都不太想回台北。其实整件事情的总策划可能都要归到华盛顿的几个共和党议员、尼克松头上。当然不是说大陆这边没有策划,大陆的态度在几年前就确定了:定下基调,你来谈我随时欢迎。问题就是台湾任何时候都不来谈。

美国那边在台湾屁股后面端了一脚,于是有了周董会谈。“尼克松议员,越南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垃圾战争,这场战争如果不停止,将对美国的全球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尼克松对越南战争看得很透彻,他现在把乔治凯南请过来做了几天自己的私人顾问,乔治凯南给了他一个明确的预判:越南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中,价值趋向于零,而美国却向越南投入了55万,不,57万作战部队,吸掉了美国全年军费的40%。长此下去,即便美国赢得了越南战争,从全球战略的角度看,也是净亏的!

更不要说从现在的战局来看,美国无法赢得战争的概率很大!尼克松:“只有我在四年之后才能阻止这场灾难了。如果战争一直持续到1974年,会怎么样?”乔治凯南:“由于越南吸走了大量美国的注意力,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形势都很不妙。在非洲,勃列日涅夫挥舞看卢布,,正在夺走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在南亚,我们本可以用一笔印度人无法拒绝的巨额

援助二次性把这个经济陷入困境的国家拉到自己的阵营,可我们没有。就算在东南亚,美国也只能把精力集中在越南、老挝、泰国和柬埔寨,而忽略了马来西亚和印尼。发展到1974年,那就是这三个地区的局势继续恶化,甚至有可能彻底失去这些地区。

尼克松:“更糟糕的是,中国与苏联即便发生了论战,却还是在越南共同支援北越的行动。”乔治凯南:“这正是我这一年来不停地批评约翰逊的地方。1968年8月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美国没有抓住。”

乔治凯南的观点,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搞死苏联,其他的都可以让。在苏军的履带踏上布拉格街头之后,美国政界的这一部分人立即提出了一套分化的构想,对苏紧逼,对中缓和。具体就是;在奥地利或联邦德国收容捷克斯洛伐克逃离的民众和官员,成立一个组织;与罗马尼亚接触,鼓励罗马尼亚向苏联要更多的政治和军事独立性;以侵略为理由,在黑海、波罗的海采取更

主动的军事对峙措施。

在亚洲方向则反其道而行之,督促常凯申政府与大陆举行和平谈判(不是两个代理人,而是直接的官方会谈),并启动与中国建交的流程。在越南撤军,哪怕北越是苏联和中国共同支持的也无所谓。

虽然越南战争苏联和中国都有参与,但越南是中国的邻国而不是苏联的邻国,从越南战争抽手,释放的主要的缓和意愿是对中国的至于苏联,乔治凯南认为撤军并恢复和平之后的越南以及整个中南半岛不可能沦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里可不是东欧。然而一一所有的这些建议,约翰逊基本都没有听进去。

在欧洲采取更主动的姿态,增大军事压力,是要以军费打底的。军费呢?都扔在越南了。在亚洲。。是有了周董会谈,可是谁都知道周董会谈和两岸直接会谈还是有差距的。而就算这个降档次的周董会谈,还是在共和党议员策划,在国会辩论了好几天才得以通过的。

1970年2月24日,台湾海峡。这又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中远公司旗下的11方吨铁矿砂船“中远17号”从印尼丹戎不禄启航,经南沙、中沙群岛,接近了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事实上的通航早就在进行了,只不过以前,通过台湾海峡的都是挂外国旗帜的商船。虽然这些这外国也不全都是什么大国强国,比如挂巴拿马旗的、希腊旗的。。但一个外国旗子挂在船头,还是有一些作用的。现在,挂五星红旗的货船也要通过了。百分之百纯正的中国大陆货船,旗(注册国籍)是中国的;船是中国的,产权和使用权都是;船员是中国的;目的地也是中国。“中远17号接近台湾海峡南端,南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就依照预案动了起来。1架预警机起飞在海峡南端的口子巡逻,基地还有2架预警机随时可轮换。4架战斗机在预警机附近转圈,海面上则是一艘护

卫舰带着2艘猎潜艇,在“中远17号"附近5海里的地方平行航行。

“未发现空中敌对目标。”“未发现空中敌对目标,未发现海上敌对目标。”预警机每2分钟报告一次他所探测到的空情和海面情况。“中远17号"进入台湾海峡。这载重11万吨的矿石船航速不快,只有1213节,铁矿石又不会过期变质。所以,它穿过台湾海峡大概得十几个小时。预警机:“未发现空中目标。护航对象即将离开探测范围,完毕。”在福建外海上空飞行的接班的预警机:“未发现空中目标。”“第二次汇报,未发现空中目标。"“第三次汇报,未发现空中目标,发现海上目标。航向275,航速16,型号判断,国军护卫舰。”在预警机的屏幕上,最大的亮点是"中远17号”,还有一个小亮点,现在预判是一艘国军军舰,从基隆的海军基地开出来之后,进入台湾海峡,和"中远17号"的距离越来越近。看到这艘军舰出现,预警机附近的4架我军作战飞机的位置立即向前推了40公里。这是2架战斗机和2架战斗轰炸机,战斗轰炸机是挂了2枚空舰导弹的。

为了这次穿越台湾海峡,空军和海军做好了一切作战的反应程序。“航向275,航速16。。航向280。”“航向285。"这台湾军舰好像在稍稍调整方向,以让自己的航向和"中远17号"平行“我是中华民国海军邵阳舰。”在公频,随着滋滋的电流声,国军军舰的无线通话信号变成了话音。“我是中华民国海军邵阳舰。”“祝贵船,一路顺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