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奥列格维奇,我们以前掌握了他的身份吗?”“没有掌握他克格勃的身份,但也没有完全确定这个人不是克格勃。赵部长你看,在这份表格里面,他属于身份待查明的那一类人名单,就是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参加中苏人才流动合同里所写明的本
职工作,但我们不会把它拽到更高级别的工作里面。
中组部分管引进人才的副部长赵振钦接过上海国安3处处长递过来的表格,上面写的是我方国安部对奥列格维奇的鉴定结果。尼古拉奥列格维奇,生于1934年,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副博士(硕士),1965年来华工作,单位是上海市政工程总局,担任高级工程师。1968年11月,奥列格维奇精神和情绪逐渐变得不稳定,11月底他突然走进国安部在上海的办公地点,承认自已除了托木斯克的土木工程硕士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克格勃的情报员。赵振钦:“你们和奥列格维奇约谈了吗?”“谈过第一次。”赵振钦:“在这几天尽快安排第二次谈话吧,我和他聊聊。”中国从来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里发现的克格勃人员不太多一一包含这位奥列格维奇在内,一共4个。从特工数量来华人员的比例算,还是东德最高,苏联相对很少。东德国家安全部不但特工比例高,而且他们赋予自已特工的任务全都是监控来华工作人员及家属的思想动态、或记录异常行动。克格勃不一样,现在发现的克格勃特工被组织赋予的任务是“观察中国
的变化"。
因此对克格勃的处理方式,和对史塔西的处理方式也不能一样。史塔西特工被拎出来之后都融入了正常生活,和其他德国、中国同事一起喝啤酒看球顺便骂骂乌布里希。毕竟监视自己人不是什么很有意思的职业。但之前发现的三个克格勃特工都是“礼貌地"被调离这第四个,奥列格维奇,不太一样。他不是被调查出来的,是主动暴露身份的。“由于我本人的信仰、理念与现今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政府已不再一致,所以我决定停止为之工作。”
了。
尼古拉奥列格维奇用比较含蓄但意思很清晰的语言概述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赵振钦:“是哪个方面不一致?中国和苏联最近这几个月是出现了一些分歧,但是我们两国之间还是有共同的阵营、在大部分问题上的立场看法也没有根本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知道你是哪些方面觉
得自己和苏联不一致了。
3处处长:“如果是因为捷克斯洛伐克那件事,那么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奥列格维奇:“捷克斯洛伐克,是的,我同情捷克斯洛伐克,但这不是我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苏联正在偏离社会主义本来的路线。”赵振钦:“苏联在哪些地方偏离了社会主义?”奥列格维奇:“一个新阶级正在苏联形成。”3处处长:(你继续说,我在听)奥列格维奇:“我们建立了苏联,在这片土地上摧毁了资本主义的所有权,建立了集体化和工业化,我曾以为这将产生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但这只是一个幻想。实际上,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阶级
正在苏联形成。
“这个新阶级植根于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特殊的党。列宁认为他的党是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他的这个见解是对的,尽管他没有想到这竟是一个新阶级的起源。。。”赵振钦:“奥列格维奇同志,你看过的书很多嘛。”奥列格维奇:“赵同志,我是到了中国才阅读到这些书的,在中国你们出版并且一律以灰色做封面的书,俗称灰皮书。在苏联看不到这些读物。”赵振钦:“出版这些读物,是为了给我们的路线提供参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主席说过,只听一个声音是很危险的。并且,不应该只有我们高层、内部知晓这些声音,这也很危险,而要让广大人
民群众也参与进来,因此这些灰皮书最后也等同于可以公开出版和阅读了。
奥列格维奇:“这就是我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中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而我没有看到苏联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赵振钦:“所以,你的决定其实也还包括对改变苏联完全不抱希望,所以才向我们自报了你的身份。”奥列格维奇猛地抬头看着赵振钦。赵振钦:“半个多世纪以前,你们曾拿起枪杆子赶走了沙皇,赶走了克伦斯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人民、苏联人民从来都是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为了生活得更好、为
了改变自己已的命运、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你们敢于与任何强大的对手抗争,创造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你觉得现在的苏联人民就没有这种勇气了呢?
与奥列格维奇的第二次约谈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只记在现场三人的脑子里。走出国安部的会谈室,赵振钦长出一只气,擦擦自己脑门子渗出的汗珠。中央交待的这个任务真是不容易,胆大不说,操作起来难度也很高。来上海之前,他和中央有关部门交流了很多次,才把基
调定下来,并且这个基调的文稿据说还送到中央去审阅了,中央领导看过之后才签字确认、执行。
赵振钦自已也不知道他的这次上海的工作叫啥行动,中央领导没交待其他的信息。一一这其实就是“对苏工作小组"启动了。“对苏工作"当然不仅限于利用自报身份并且对苏联现状不满的特工进行"反打”。、中国与苏联有相当巨大的"接触面",从高层到普通职工,从工人、科学家、工程师到学生,中国与苏联在1968年都存在
着频繁的交流。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后、甚至在中苏各召开了一次世界共产党大会之后,中国与苏联人员和货物交流还是很多。
当然有那么一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发生了疑虑。出天事的时候中方和苏方的人员都仰头看关,看看上级、上上级对此都有什么指示。不过最后上头传来的指令都不是一力切断绝关系,因此天家就继续做事了。
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学院。1952年在陈法的嘱下建校的中财是少数几个在中苏之间出现"逆向留学潮"的高校。中国学生去苏联学理工科的硕士博士,苏联学生到这里学习金融和经济一一在中财既能学到在苏联学不到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又不用想去西方留学那样,出国前和归国后都要经过重重政治
审查,确保这些人出去仅仅是读书而不是拿了CIA的编制。
1968年,中财招收的14名俄罗斯研究生分别就读于财政税务系、国际贸易系、会计系、管理科学系。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是唯一一名就读管理科学系的苏联研究生,今年8月抵达北京,9月份开字。
“我的这门课,书上的理论知识三成不到,其余七成,都要靠调研、走访、甚至实践。其实管理科学系从来不招从本科毕业直升的硕士研究生,都是要求本科毕业生有过一定的职业经历、最好是管理经验之后,再来我这儿上课。
教"多元最优化方法"课的老师王丙干上课从来都是快刀斩乱麻,12月初就把教材讲完了,到期末考试整整空出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和管理科学班的19名学生侃大山。“切尔诺梅尔金,你的经历其实是这一届我的学生里最丰富的。从奥尔斯克技术学院毕业,在奥尔斯克石油加工厂从机械员、和抽气机司机开始做,后来又参了军,复员后返回原厂,当上了奥尔斯克
厂的工艺设备主任,这时候你突然申请继续念书深造,然后被派到了中国学财政管理。
“切同学,你来说说,在你过去的工作和领导经历中,有没有遇到管理中的优化问题?”切尔诺梅尔金站起来:“老师,遇到过。我的看法是,优化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等效于激励问题,如何激励工人发挥出他们所应有的才能和劳动力。”
主丙干:“优化并不全等于激励。当然,激励员工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中国,在苏联都是如此。那么切同学,你在工厂的时候是如何思考激励员工的问题的?”切尔诺梅尔金:“采用过一些法子。。没收到我预想中的效果,于是我就申请了留学。在工厂当了1年主任之后,我的想法是,或许契卡、NKVD这些机构也不是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哎!我就是实话
实说,中国的高校和课堂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对吧?
王丙干:“当然,什么都可以说。你刚才提到了契卡和NKVD,而我们这门课,又是用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来给管理科学下定义的一门课,所以切同学,还有其他同学,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激励问题。
王丙干:“首先我们设定基本条件。假设在工厂里,一名中学学历的工人工资就是100卢布,不变。”“在工厂里,工人一个月生产300个零件,如果国家特别需要,想让工人一个月生产400个零件,该怎么办?”“好,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喊加班了。工人不愿意加班怎么办?发额外的加班工资。我们把工人的劳动时长增加13,但工人月工资涨到了150卢布,增加了12,我想大部分工人不会拒绝这样的条
件。如果还不愿意,那就把工资涨到160卢布、170卢布。”
“但是,在大部分的工厂中,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用简单的计件来衡量工人所创造了多少劳动价值的条件。比如一个大大的车间,里面几十个上百个工人,有的操作吊机,有的搬重物,有的拧螺丝,有的拿着锉刀,有的拿着锤子。所有人的劳动成果,是车间一个月能组装300辆小轿车。
“国家需要这个车间一个月组装400辆小轿车。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又简单了,但其实不是。现在的情况是,这300辆小轿车跑冒滴漏,在山路颠簸一下就会坏掉,定价3000卢布都卖不掉,而日本小轿车他敢卖5000卢布。现在国家需要这个车间把小轿车的品质从3000卢布都卖不出去的档次,提升到4000卢布也有人愿意掏钱买的档次。
“为什么自己的小轿车跑冒滴漏故障频繁呢?是因为组装粗糙,工艺差,造成汽车的整体品质差。”王丙干:“同学们,这时候该怎么办?”学生:“让工人、厂工程师复查整个汽车的组装工艺,制定新的工艺标准并让员工培训掌握,然后执行。”“车间的产品品质提升、售价提高、利润提高,相应的提成绩效增加,整个车间的小锅饭就肥了,正反馈。这是现在我们国资委和骨干国企所采用的方式。”主丙干说,“但如果是契卡或者NKVD来切尔诺梅尔金:“把所有岗位在新工艺标准下所要达到的误差标准列出来,遵照这个执行。”王丙干:“一样,我们制定新工艺标准和车间手册的时候也是。”切尔诺梅尔金:“嗯。。。契卡的区别就是,如果在生产中,这个岗位或者这个环节没有达到新工艺标准,就惩罚。”王丙干:“所有岗位环节都达到了新工艺标准,但走下生产线的小轿车仍然跑冒滴漏。”
呢?
切尔诺梅尔金:“那就惩罚车间主任,并且审查车间的所有工人,他们一定在工作流程中作假了。”王丙干:“切同学,这时候问题就会转化为工人与契卡之间的博奔。您明白博奔是什么意思吗?”“一一就是工人想尽一切办法糊弄契卡,而契卡想尽一切办法找出糊弄他的人,但是,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从生产线下来的小轿车是不是跑冒滴漏。”“如果契卡找到了原因,把在摸鱼大赛中起关键作用的工人拉出去枪毙了,契卡赢了一局,工人老实了。但是,”“如果手册上要求这个零件的误差是3丝,工人绝对就只做3丝精度的零件,好了,一刀车下去,齐活。做2。5丝都是浪费。”“如果契卡发现这不对,更改要求,,从明天起零件得按不小于2丝误差做,做不到2丝的枪毙。结果玩大了,第二天60个工人有20个够枪毙标准。准这20个工人和其余40个工人把契卡堵在厂里,把他
整个人抬起来送进了刨床,契卡博奔失败了。
“或者不送刨床里,而是把信送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选择枪毙这名驻场的契卡,博奔还是失败了。”“但是,无论是契卡输或者契卡赢,这场博奔里面都没有人关心小轿车是不是跑冒滴漏。”切尔诺梅尔金:“。。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