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79章 真理报有话要说(第1页)

第79章 真理报有话要说(第1页)

吉米道尔森选择了合作。作为一名CIA的特工,在身份暴露之后吉米道尔森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是被抓、吃牢饭,或者等美国也抓到了中国间谍相互交换,或者牢底坐穿十年八年后出来。但吉米道尔森相信自己不会吃牢饭,因为中国国安部是上门来和噶地与他约谈"而不是直接上。此外吉米道尔森心里也是有底的:来中国这五个多月他就没作过案,没有现行罪名判不了,至少不

会被判重刑。

第二是迅速离开中国。或者在中国反应过来之前以合法途径买张机票闪离,或者偷偷逃出中国,回CIA汇报。这样CIA就知道吉米道尔森身份暴露了,会再派一名特工伪装身份进入中国,继续吉米道尔森无法完成的使命。

这样CIA的任务就可以继续下去,不至于中道崩,吉米道尔森对得起组织了,但对不起他自己一一薪酬补贴减少了,职业记录也会被记上一笔“在中国呆了5个月,身份暴露"。第三是和中方合作,赖在上海,假装没有暴露。但是和中方合作?吉米道尔森最怕的是让他当双面间谋。。。。“我们没有兴趣通过你的渠道反探中情局的情报。但是,我们还是想和你谈谈合谈作的。”“我们知道你是1949年以来CIA首个派往中国大陆的特工。今后CIA很可能继续向中国派驻特工,而且有可能是围绕你而建立间谍网的。如果有这样的派过来配合你工作的特工,你在第一时间通报我

们;如果新派来的特工是另外的单线,不与你发生联系,那就算了,我们自己查。

吉米道尔森:“成交。”活动在中方的监控之下,向CIA发回的情报经过审阅,大部分不痛不痒,或者为了维持KPI发一些过段时间就会公开的信息。这不算双面间谍。双面间谍那就是再经过各种运作,过两年让道尔森调回

美国工作成为棋子,这生活就比较惊险刺激了。

让国安部宅异的是,吉米道尔森虽然掩护的身份是机械工程师,但其实他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学机械的。

“乔治城大学法律系硕士,国际金融法方向。”国安部:“你们中情局做事情就这么糙?你看,怪不得你在杜邦公司,来中国这五个月都是游手好闲。”一一中国同事都发现这位吉米道尔森不太对劲,这也是国安找上门来的旁证证据之一。吉米道尔森摊手“我正在学习机械原理。。”国安部:“杜邦公司肯定是有人打过招呼了,你在杜邦上海公司无论干不干活,杜邦都得留你在这儿。所以,道尔森先生,被打招呼的是杜邦的哪位高层?”

“196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035亿人民币(1207亿美元)。”“1967年,全球133个经济体GDP总量合计为25420。90亿美元,美国GDP总量为8739。59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34。10%。全球GDP前十强依次是:美国、苏联、西德、日本、中国(不含港台)、

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印度。

1967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了。1964年中国还是805亿美元,1967年变成了1207亿,增长了差不多50%,年均增长率15%。不过其实是1966年国家统计局重新做了一次数据调整,以前未被统计进入GDP数据的一些产业和经济活动被统计进去了。按照新数据调整回溯重新修订的话,1964年的GDP不是805亿美元而是841

亿美元。

不过,即使统一按照重新修订后的统计标准,这三年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了12。6%。速度很快吗。。。二般般吧。1964年,以900亿的GDP吊在中国前头1名的日本,1967年的GDP是1273亿美元,还是跑在中国前头。西德以1278亿美元微弱优势压日本一点点,世界老二苏联,英国给出

的估测数据是3000亿美元。

在中国后面跟着的两位也跟得很紧:法国1189亿美元,英国1131亿美元。但考虑到过去三年中国嗖嗖地把这俩列强给超了过去,现在一般认为英法可能没希望再度反超中国了。这就是1967年的世界经济,它大致也反映了这几个国家的国力,那就是经济上“两超五强”,综合国力是美苏“上两常”,中英法“下三常”,西德和日本两个二战战败国就别提什么政治军事影响力了,这

两国都是纯粹的经济体。

《泰唔士报》将现在的经济7强称之为“两超五强”,这个说法流传开来之后,有记者提问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还特地做了说明,说“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业总体水平仍较为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发展。

什么都不怕,就怕人均。1967年中国人口估测已经达到了7。7亿,1207亿美元的GDP拿人头一平均,人均不到160美元。

所谓“两超五强"的其他6个国家,全都在1000美元以上,其中美国人均GDP高达4300美元

《美国提升最低工资标准》“2月3日,参议员布莱克提案的修订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修订版的《公平劳工标准法》主要涉及最低工资标准。修订之后,美国工人的最低工资从当前的1。4美元小时提高到1。6美元小时。”“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工标准法》,在当时该法确定的美国最低工资为0。25美元小时。在二战后的经济快速发展中,美国总体工资水平不断增加,《公平劳工标准法》所规定的最低工

资标准也数次提高,上一次提高标准是在1962年,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至1。4美元小时。

“按照1。6美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标准,美国工人每周的薪水将保证在64美元以上,月薪在281。6美元以上,如果雇主向工人支付的薪水低于此数字,将涉嫌违反《公平劳工标准法》而遭到起诉。”

“不对吧,每小时1。6美元月薪,那一星期不应该是76。8美元吗?”人民日报上刊登的这条新闻,有一些读者看了之后就不由自主地列竖式计算,然后算出了一个比较纳闷的结果。时薪1。6美元,日薪12。8美元,周薪。。。啊也对,美国是5天工作制,一周5天刚好是64美元。一周工作6天才是76。8美元。不纳闷了。中国现在也有最低工资标准了,一类地区一一大城市里面是月薪35元人民币,一周工作6天。看来,中国和美国还是有点儿差距啊。“达瓦里希,这篇报道就不应该出现在报纸上,更不应该是这样的叙述文字,它的倾向和隐含的思想不对。”《真理报》,1908年在维也纳创刊,创始人:托洛茨基。1918年之后,《真理报》是苏共的机关报,现在它在北京有一个很大的记者站或者说分社,负责汇总中国这边的新闻发回报社总部、酌情报道。1968年2月,《真理报》总编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齐米亚宁从莫斯科来北京,既是视察北京分社的工作,也是和中国对口的报纸一一《人民日报》社交流工作。

齐米亚宁拿到最近两天的人民日报,听身边的翻译大致翻了一下报纸的标题,首先就批评了报上的这条新闻。吴冷西:“这篇报道我有印象。。这只是简单客观地描述一下事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符合人民日报以前的报道原则。而且这篇报道也并没有放在第一版,而是在第三版的海外新闻当中,因此大家

都知道,这篇报道就是单纯的一篇报道,没有必要引申出太多的政治含义或者内涵。

齐来亚宁想开口说话又自已壹了回去,这是中苏两党的党报总编交流,他不是来指导人民日报工作的。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齐米亚宁说道:“这样的报道原则,是中宣部定的吗?”“是的。”齐米亚宁苦笑:“苏联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是137卢布,折合151美元,。。知识分子的工资是280卢布。但就这样的工资标准,我们也从不在任何报纸上翻译转载这样的新闻,这对国内的冲击太大了。”吴冷西:“多冲击几次就习惯了。”齐来亚宁:“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把这样的数据当作武器,用来攻击党的!”吴冷西:“把这样的数据当作论据,用来形成自已的见解,或者再阐述出去,并不都是用来攻击党。报纸杂志作为信息媒介,我们负责拿出供读者们形成自已的见解所需的信息,这是我们的本原职

责。

齐来亚宁:“可是人民日报的读者覆盖面是很广泛的,如果说高学历的人看了数据,可能会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也是非常理性的结论,但如果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看到这些数据就容易陷入极度的沮丧,由此引发很多不太好的事。

吴冷西:“这就更显出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影响力的报纸提供基本信息和数据的重要性。您刚才说到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他们如果无法从人民日报这里得到足够的信息,就会转而从其他渠道得到信息,你猜这些渠道会是什么?说不定在这些渠道里,他听到的美国工人底薪不是281美元,而是八百,一千美元,或者一个月拿一万多美元,如果成了这样的局面,是不是会更加荒唐?

齐来亚宁:“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会有如此多而且奇怪的信息获取渠道吗?”“以我在基层考察来看,有。而且,现在只是坊间传说,在未来随看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流传信息的渠道会越来越多,会更看起来像是真实渠道。”齐米亚宁:“坊间谣言嘛。"吴冷西:“坊间谣言大多也是因为官方谣言带起来的思维方式。比如,如果你们在报纸上论证月薪137卢布大于月薪400美元,这种论证逻辑一定会大放异彩的。”齐米亚宁笑了。“回到我们刚开始说的话题。。如果有人把这些数据当做论据,攻击我们,那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吴冷西:“这个问题嘛,我们现在就是有些地方还比较差,说我们太差了不是攻击,因为有的地方的工作就是没搞好,这是批评不是攻击。除了这些之外,还能有什么呢?顶多就是在批评的时候用词尖酸刻薄一点。最关键的是,攻击我们的弹药,其实就是我们披露的,这就让任何事情有了一个最底线。”

齐米亚宁:“我有点明白了。是我们告诉了他们的,因此,所有的语难都会有一个上限。如果不是我们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才得到的真相,那么就麻烦大了。”吴冷西:“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身边总要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中美工人工资有十几倍的差距,这就是一个声音。它需要旁边有人对我们用这句话呐喊,用很大的音量呐喊,而不是中央委员、政

治局委员们从内参里看到这句话就罢了。内参很容易忘记的。”

齐米亚宁:“嗯,。。。达瓦里希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受了你们的影响吗?”齐米亚宁突然转换的这个话题,是当前社会主义阵营的热点话题:捷克斯洛伐克今年1月启动的改革。在去年12月,诺沃提尼卸任第一书记的职务,杜布切克担任捷共第一书记。诺沃托尼1967年做了几次改革尝试,没有效果,捷共把他赶了下去。现在杜布切克在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行动纲领》,准备从本源上调整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从1960年到1968年,捷克几年屡次“脱困"失败,已经让捷共和捷克人看清楚了:挠痒痒的改革是开玩笑,必须从深层次改革。在行动纲领草案的几点改革措施中,就包括了一条“废止新闻出版物的事先审阅制度。不过对捷克正在酿的改革,吴冷西说其中的改革措施参照了部分中国的制度和经验,但主要还是捷克人自已认为这样是对的,中国并没有强迫杜布切克、强迫捷克去接受什么改革的建议。“达瓦里希吴。真理报在波兰的分社发回了这样一则报道,我们没有刊登在真理报上,只是选入了内刊。”齐米亚宁对吴冷西说了一个小道消息。在波兰,2月份发生了两次游行,游行群众在街上打出的口号是:“也给波兰一个杜布切克。”(注:真实历史中国1966年GDP是766亿美元,1967年728亿,1968年706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