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卡特"号,USard("卡片"号)。二战时是一艘护航航空母舰,航号CVE11。二战结束后"卡特"号退役封存,1955年又启封,但这时候它已经不是航母而是运输舰了-飞机运输舰,或者说直升机运输舰,隶属于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分类也从USard变成了USNard。但这船现在外观还是挺像一艘航空母舰的。飞机运输舰嘛,原来航母的飞行甲板肯定得保留,只是现在任何一种喷气式舰载机都不可能从它全长仅有150米的飞行甲板上起飞了,只能运送直升机1964年9月12日,“卡特"号抵达西贡港,此时距离总理、肯尼迪总统的夏威夷会陪只过去了一周。它飞行甲板密密麻麻捆着50多架H21直升机,卸下直升机之后,机库里还有一大堆的M113装甲车
榴弹炮、弹药。到9月14日,“卡特"号上的货物基本卸载完毕,预定9月16日启程返航,舰上的水手、海员用有两天时间上岸找小姐哈皮。
9月14日深夜,早已潜入南越的越南人民军第65特种作战大队6名蛙人走排污管突破港口的警戒圈,进入西贡港区。6名蛙人人拖来了2枚轻型定时水雷,由4名蛙人带下水,运送到卡特号舰底,将水雷利用磁铁吸在龙骨附近然后离开。半小时后,港区“轰隆“轰隆"两声巨响,这艘15000吨的直升机运输舰护航航
母被炸开2个大破洞,坐沉在西贡港的淤泥中。
越军特种大队的这次行动堪称完美,以至于美国和南越方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这航母是怎么被炸到的。美方找到确凿证据都已是10个月后的事了:10个月后,北越发行了一组越南人民军的纪念邮票,其中一套四连张叫做"特战大队奇袭炸沉卡特号”。
好在大半夜的又是水兵在放假,“卡特"号被炸的时候全舰上下空空荡荡,美军人员损失不大,伤亡六七十人的样子。而且西贡港水深只有15米,而“卡特"号正常吃水就有8米,被炸之后只是坐沉港底,甚至飞行甲板都还露在水面上。美国海军检查“卡特”号的伤情之后认为,它主龙骨未受损,打捞起来拖到菲律宾修理,应该能在半年内修复。
所以一一现在回到美利坚的核心话题:“卡特"号被炸沉了,要不要报复?证据现在是没有的,虽然全西贡的越南人和美国人都在猜应该是北越的特工炸沉了这艘船,但特工是从哪儿潜入的?又是怎么下水的?怎么装的炸弹?用什么水雷或定时定炸弹?这些现在全都搞不
清楚。
但按美国人的做事方式,其实也不用把证据全搞清楚。9月16日,“卡特"号还躺在西贡港里潜泳,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报复性作战计划:使用美国空军和海军航母的舰载机,对越南北方目标实施空袭,重点是打击北越的海军舰船、港口设施,让北越一条船都出不了海。
为了能顺当地炸掉北越海军,美军的飞机得先袭击北越的军用机场,摧毁北越的战斗机才行。为防袭击机场的时候北越战斗机、密密麻麻的防空导弹收割美军飞机,美军得在第一波进攻机群中编入至少100架战斗机,和北越的米格机打一场堂堂正正的空战,还要另外80架攻击机执行低空侵入,打掉北越的防空导弹。。
麦克纳马拉的计划被肯尼迪否决了。否决的原因,不仅是这个空袭计划太过庞大,还因为现在美国国内情绪很不支持扩大战争。这还要从一个月前开始说。五角大楼突然把游骑兵75团派遣到南越、逼肯尼迪事后补票"确认,当然不是为了让75团去南越休假的,这些美国大兵在7月份就参战了。第一场战斗,芹查空军基地的游骑兵C连、D连出动肃清基地附近两个村庄的越共。这两个连三百名步兵出动,天上配合的直升机多达50多架,,此外开战前还有16架B57轰炸机"暖场”,因为战场距离
机场就30公里,B57在半天之内朝村子丢了100多吨炸弹。结果当然是大获全胜,C、D连零阵亡,在两个村庄和附近的丛林里留下了40多具越共尸体。
第二场战斗在西贡空军基地附近,还是轰炸机先炸、直升机配合游骑兵进攻,很可惜,进攻的村里根本没有越共,可能是情报失误也可能是越共主动撤退了。前两场战斗结果好像还不错,取得了多少战绩不论,地面作战的游骑兵0阵亡、3受伤,这样似乎很好。但前两场战斗只是运气使然。有道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兵在丛林跑,冷枪少不了。8月10日,西贡的游骑兵1营B连攻打暴动的同滨战略村,步兵刚下车摆开进攻战斗阵型,“哒哒"枪响,附近的一个草丛喷吐火舌,一名美
军军士长的关灵盖就飞了,当场没救。
这场战斗美军打得跟屎一样,号称美国陆军精锐的游骑兵5死3重伤,轻伤十几名,战斗结束后在现场只找到20多具越共尸体。西贡的美国记者赶到战斗结束后的战略村,把这一幕发回国内,国内民众情绪就不稳定,从名人、知识阶层到老百姓都在破口大骂:军方派陆军部队进入越南参战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8月底到9月,有3个城市街头出现游行,小青年们当街焚烧征兵卡,这个时候美军如果大举空袭北越、升级战争,无疑于火上浇油。肯尼迪否决作战计划的第二个原因,是9月初与总理在夏威夷的会面。不得不说,这次会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肯尼迪的观点。1961年肯尼迪曾与赫鲁晓夫会面,那时候他当上美国总统还不到半年。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第一印象是出出逼人。在会面之前肯尼迪的智囊团就准确预测到了,所以肯尼迪招架了过去。在扛住赫鲁晓夫的逼追式交流之后,肯尼迪发现这个人的本质不过如此,在出逼
人嚣张气焰的背后是粗,在粗的背后是赫鲁晓夫所提倡的"三和"政策,但在所谓三和"的和平政策的掩盖之下,仍然是苏联对在东欧扩大势力范围的热衷。
中国的总理一一之前智囊团预测他会比较持并县执著于一些仪式上的细节,以强调中国和美国是两个量级对等、不差上下的国家。但没想到的是总理在机场隔老远就先伸出手和肯尼迪握在一起。会谈中总理根本没有用什么逼迫式的交流技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他20岁的老人在讲故事,半个世纪的风云激荡潮起潮落,总理娓娓道来。
谈完之后,肯尼迪猛然发现总理说的一一都是很有道理的话。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
谁建立了美国,美国政府就负责帮谁赚钱。所以,美国必须把贸易网络扩张到全世界。打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帮资本家们把剩余价值兑换成货币,让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一个局部一一美国国内消灭生产相对过剩,维持国内经济的可持
续循环。
必须把投资的触角遍及全世界。用血煮柿油的大旗敲打各国,偶尔还用航母战斗群配合血煮柿油大旗,让这些国家建立起一个欢迎资本自由进入的新政府,让美国的资本家摆脱国内那些越来越难候的无产阶级爷爷,进入赚大钱的新天地。
总理对肯尼迪发出的灵魂之问是:五角大楼孜孜不倦地想在越南全面开战,这种想法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吗?符合美国所有资本家的利益吗?
全面空袭北越的方案否决了,但肯尼迪不能不做出补偿。他的补偿决定是:同意五角大楼做出的将陆战一师增援至南越的计划。已先期移动至菲律宾的陆战一师第五团全员三千多人,仅这一个团的人数就超过了此前派往南越的游骑兵75团(2200人)。陆战5团增援到南越之后,美国在南越的军事力量也将突破一个小红线:入越美军总数过万。之前的人数是9200人:空军基地内5500人,军事顾问团教官1500人,游骑兵2200人。加上陆战一师第五团,美军在南越总兵力12000+。“1,2,3,4!"“1,2,3,4,预备一开始!"“我喜欢为山姆大叔工作!”"Iloveworkingforunclesam!"“让我知道我是谁!”"LetmeknowjustwhoIam!"“1,2,3,4,美国海军陆战队!""1,2,3,4,unitedstatesmarinecorps!”
“1,2,3,4,我爱海军陆战队!”"1,2,3,4,Ilovethemarinecorps!”
陆战5团第一营在西贡港的临时宿营地,两百多名傻大兵喊着口号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这帮士兵是昨天从马尼拉空运到西贡的,今天就全员开始操练,搞得西贡港鸡飞狗跳,凡是美国大兵的队列所到之处,商贩行人纷纷躲避。
“NCDU。"罗伊博姆中校向港口守卫出示自己NCDU(美国海军作战爆破队)的证件,进入“卡特"号坐沉的那个码头。四十岁的罗伊博姆一身海军军官制服,发达的胸肌和大臂几乎要将制服撑破。随陆战一师5团进入越南的还有美国海军的地面作战部队,海军作战爆破队就是其中之一。罗伊博姆是2队队长,和他一起进入码头视察的除了两个跟班,还有陆战一师工程1营A连的盖特上尉。“中校,这是你们部队的标志吗?“盖特上尉注意到了罗伊博姆的胳膊,在部队臂章之下还缝了一个憨憨的海豹。罗伊博姆:“不,这是我的个人图腾,为了纪念1949年我在西伯利亚的一次行动。你们在港口中发现了什么?"盖特上尉将一小团扭曲的金属零件交给罗伊博姆。“这是我们经过一个月努力,终于把卡特号抬升离开海底,清理舰底部淤泥的时候找到的。”罗伊博姆:“这是一个美制定时引爆器的残片。”盖特上尉:“我们援助南越军队的物资里有这种引爆器。而南越军队在与越共作战时遗失了大量爆破器材,他们的特工可能就地使用了缴获的美制定时引爆器。”“这是一种可能的推测,但不是关键证据。盖特上尉,你们找到越共的潜入路线了吗?”罗伊博姆发文,盖特上尉摊手肩,表示“还没有”。罗伊博姆就自顾自地在港区转悠,一个角落一个角落查看、翻找。“盖特上尉,看看这里。”盖特和其他几个人围过来,罗伊博姆指着的是一个排污管道,直径约有1米。“直径大小可以让人和器材通过,但是。。“盖特上尉说,“这个排污管道有2800英尺长,中间没有任何通风口和休息处。排污管一直都在使用,一个月过去了,所有的痕迹也都被水冲刷干净了。”罗伊博姆:“你们无法想像的,或者做不到的事情,有人可以做到。我们去找排污管的另一头。”一行人来到了排污管的开始端,港区外面的一个往海的法式小洋楼群。
在排污管另一头的口外,果然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杂乱脚印和小车拖电而过的痕迹。罗伊博姆参加过二战,冷战时还执行过几次秘密行动,丰富的行动经验让他从直觉上判断炸沉"卡特"号的肯定是北越特工,而且指挥员的行动计划、逻辑与他有几分相似。正是凭借这种直觉,罗伊
博姆找到了这里。
海军作战爆破队是该改革和革新战术了啊,再这样下去,越南的特工都要比美国厉害了。罗伊博姆的鼻翼张开,仔细嗅着空气,他发现了一丝不太正常的味道。“在这边。"罗伊博姆向左前方走去,闻着味儿转了两个弯,在一处荒废的别墅墙角,罗伊博姆指着墙角一处有斩新浮土的地面:“这下面应该是一具尸体,你们把它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