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9章 人情 (第1/2頁)

加入書籤

韓東景沒有騙她。

可她卻寧願他說了謊。

她怨他不辭而別,恨他無情無義,怨恨積壓在心底10年,成瘋成魔,如今被證實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積怨羞愧地逃竄,化成黑煙消散。

在心裡留下一個巨大的空洞,不知用什麼來填補。

江浸月覺得自己像一個笑話。

2010年8月29號,爸爸叫自己去家裡吃飯。她為這不可多得的父愛歡心雀躍,欣然赴約。

卻想不到,這竟然是刻意算計,只為把她支開,讓他們能夠偷偷帶人去看媽媽留給她的那套房子。

她不怪他們愛財,他們貪心。

只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就不能多等兩天,只要兩天,她就去上海上學了。

只要兩天,她和韓東景的感情結局就會改寫。

或許他們也會爭吵,像千千萬萬的情侶一樣。

或許他們也會分開,各有各的選擇,各過各的人生。

可那終究還是有始有終。

而不是現在這般,戛然而止,彼此誤會,心有不甘。

韓東景留下的那個袋子,那個課本,那個電話號碼,那份禮物,去了哪裡呢?

可能讓熱心鄰居當成垃圾順手扔了。

可能讓收廢品大爺偷偷摸摸拾了去。

好像這是命中註定的錯過,無需刻意安排,就有無數的偶然成為阻礙,讓兩人的未來不再交錯。

“如果你什麼時候想見我,隨時聯絡我。”

她佩服韓東景的勇氣,可以坦然和自己說話,製造機會見面。

因此她更加痛恨自己的懦弱,在知道真相後,心中所想不是義無反顧地去找他,而是躲起來,藏得更深。

大一時,她還幻想過韓東景會來上海找她,突然出現在學校門口,寢室樓下,給她一個驚喜,一個溫柔的擁抱。

大二時,看見室友紛紛戀愛,她也期待過,或許籃球場上肆意奔跑,圖書館裡伏案寫字的男孩,都有可能是他的面孔,他的剪影。

可後來,她終於意識到,所謂的期待,都是自欺欺人,一廂情願,不美好,很可笑。

那之後,她的世界裡,再沒有和韓東景再度相遇的劇情。

她已把便籤上的電話和地址,背得爛熟於心。

只要她想,現在立即就能撥通電話,10分鐘就可以出現在他家門口。

然後呢?

她想要什麼?像老同學一樣寒暄?像曾經的戀人一樣追憶?還是像寂寞的成年男女一樣,沉淪聲色,赤誠相見?

30歲的她,已經沒有19歲那年不顧一切的勇氣,隨心所欲的奔放,甘願沉淪的自在。

她是一個成熟的,體面的,理智的女人。

於是她做著一個理智的單身女人,在週末應該做的事,獨自回到家,栽倒在床上,昏沉睡去。

夢中無事。只有“噹噹噹”的敲擊聲。

敲擊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直到把大腦叫醒,她才發現是有人在敲門。

江浸月爬起來,迷迷糊糊看了眼手機,晚上9點半。

家裡是指紋鎖,不可能是沈君亭。這麼晚了,也不會是外賣和快遞員。會是誰呢?

她有一秒鐘的時間,竟希望門外那人是韓東景。但下一秒便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邊祈禱著千萬別是他,邊透過貓眼望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