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1章 昏聵的太子師,社稷之大奸佞也 (第1/2頁)

加入書籤

莊書墨在那臺上,氣得面色蒼白渾身抖。

然而,王修臉色卻變得無比沉靜,不卑不亢繼續道,“去年,在臨州城,在那‘知行合一’演說會上,名滿天下的大儒李舍人……”

“哦,對了,其好像還是莊先生同母異父的兄長,與莊先生的兄弟情義感人肺腑,甚至引為一段佳話傳頌。”

“其曾親自帶領著,現已解散的稷下學宮五百弟子,聲勢浩大親臨現場,以誓死扞衛聖人正道為由,口誅筆伐聲討於本官,以及吾那師兄孔令先。”

“記得,我曾說過……上古聖人的學問,本沒有錯!”

“可是,大道由簡!”

“聖人說,要孝道,那我們便親近孝順長輩,上到傾盡家產業當讓父母衣食無憂可頤養天年,下到病榻之前一聲噓寒問暖。”

“聖人說,要仁愛,那我們便去仁愛百姓,仁愛身邊每一個人。上到高居廟堂封侯拜相,為民請命,讓百姓富足安康,下到遇上寒災洪災,能為災民遞上一碗清水,熬上一口稀粥,皆為仁愛!”

“就這麼簡單,僅此而已!”

聲音不急不緩,卻已冷凝得出奇,“而這番話,今日同樣贈與莊先生!”

“莊先生身為太子殿下之授業之師,教授殿下聖人學問,訓誡殿下當上孝父母下愛黎民,自沒有錯!”

“可孝道與仁愛,從來都那麼簡單!聖人先賢的思想,從來都在字面上,哪來那麼多彎彎繞繞?”

“我們知道了,要孝順父母,要仁愛百姓,那我們用自身行為去做便是了!”

“可莊先生,這麼多年來,就圍繞著這點東西,講了一通又一通,又臭又長的大道理……諸如什麼是孝道,什麼是仁愛,諸如為何要孝道,為何要仁愛……”

“還引經據典,以多少賢能典範為例,誇誇其談!”

“卻從來沒有教授過殿下,我們當如何去做,並訓誡殿下當以自身行為為重!”

臉上泛起一絲不屑譏誚,“同樣,先生講君王統御萬民治國之道……”

“又是以史為鑑,又是聖人典籍,又是通達文章,喋喋不休彎彎繞繞,一個勁地講啊講,一個勁地告訴殿下,一個賢明的儲君,一個聖明的君王,當是什麼樣的!”

“可從始至終,從沒有告訴過殿下,要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賢明的儲君,一個聖明的君王!”

“講授為人君者,當親君子遠小人,卻從不告知殿下,如何才能親君子遠小人……”

“講授為人君者,當勤勉政務,以富國強民為己任,卻從不知教育殿下,當如何去做,才能富國強民!”

“更別提,領著殿下一起,去山野民間走一走,去市井街坊逛一逛,去北境的軍營中瞧一瞧,去看一看殿下將來要挑起的這份重擔,到底是什麼樣的,再一起研究研究,可有什麼富國強民之策?”

“卻是成天揹著那京城名儒的盛讚榮耀,仰著那高傲的腦袋,滿嘴之乎者也,空洞蒼白地誇誇其談,還一邊為自己的嚴師風範而沉醉其中!”

“包括先生日日講授的勤於政務,殊不知,勤奮從不是什麼美德!一個勤勞的昏庸之君,絕不會是百姓之福!”

話音未落,雙目直視莊書墨,一拂袖,已是一番咄咄逼人之態。

聲音陡然提高不少,“傳而不習乎,不如不傳!”

“林林總總,你莊書墨,此罪一也!”

剎那間,書堂內鴉雀無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