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6章 忍忍,再忍一忍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太白委屈巴巴,像個天天獨守空房的深閨怨婦。

“唉,實話就跟你說了吧……”

“別看這老頭姓莊,可實則與那李舍人,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據說當年,是二人的母親守寡,帶著才兩三歲的李舍人改嫁到了莊家,次年才生下了這莊書墨。”

“二人雖是同父異母所生,可自幼兄弟感情頗深。而且在天下儒生士子中,還有諸多兄弟二人的佳話相傳,被視作兄弟恭謙的典範。”

“甚至當年,還正是因為李舍人的輾轉走動大力引薦,這莊書墨才能得以進入弘文館任職!”

腦袋一昂,又一瞪眼,“結果現在倒好……那李舍人,被王兄你一頓如虎似狼的操作……”

“大庭廣眾之下,當著幾百門生弟子與上千文人士子的面,把人家劈頭蓋臉一頓通批,罵得一文不值,還被冠上了‘大康朝的罪人’之名。”

“最後被氣得怒急攻心,當場口噴鮮血。稷下學宮就此解散,自己從此灰溜溜跑回老家去種地養雞了!”

“你說這莊書墨,會不會喜歡你?”

王修嘴角一抽,哭笑不得。

呃,到底還是太年輕了,大意了!

當初那“知行合一”演說會上,一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倒是酣暢淋漓了,痛快了。

完全沒料到,那李舍人不愧是名動天下的大儒,被天下學子視為半聖的人物吶,這後勁不是一般的大啊!

前幾天的柳俊彥,現在又撞上這個老頭子。

然而,趙太白又使勁吞了吞口水,慘兮兮道,“這還只是其一,王兄有所不知……”

“雖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莊書墨雖在名氣上,遠比不得李舍人,可也絕對算得上這大康朝,一個巴掌都數得出來的,幾個真正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大儒之一!”

“與他兄長如出一轍,畢生心血研究先賢聖人學問,如痴如狂。”

“再加兄弟二人又師出同門,所以在京城儒生士子中,影響力比起你那師兄孔令先,還要略勝一籌的!”

“千百年從來都是如此,儒生士子的口誅筆伐堪比洪水猛獸,這也是為何連我爹都不敢輕易得罪那些儒生的原因。”

“最最關鍵的……王兄,聽好了,關鍵問題來了!”

“這莊書墨醉心聖人學問大半輩子,著書立傳錦繡文章無數,本本堪稱經典,可此生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

“卻是花了足足十九年時間,領著近十名弟子學生,給上古先賢莊聖人的《雜草集》做注並詳解,取名《雜草集論注》,共四十八冊,近三百萬字。”

“可謂是將《雜草集》上上下下逐字逐句,都挨著挨著詳解了一番,並以此揚聖人學問提出了諸多自己的觀點!”

“僅是這一件事,便稱得上是開宗立派!”

“可謂是嘔心瀝血,直到四年前,這部長篇巨著才終於完成。”

“一經問世,那可算是轟動文壇,天下儒生競相追捧。不僅皇室經史館第一時間收錄珍藏,就連李舍人都毫不避嫌地盛讚……”

“‘《雜草集論注》之後,天下再無盛典’”

“你說人家牛不牛皮?”

可緊跟著,卻是一攤手,“可誰知道,還不到兩年……王兄你與孔先生便提出了知行合一學說,並且還大行其道,轟動天下!”

“而且天下誰人不知,莊聖人那《雜草集》最核心的論點,便是君子之德,重在修心!”

“而孔先生的知行合一,毫無疑問,這絕對是給了莊聖人的學問一記當頭棒喝,完全背道而馳甚至堪稱顛覆!”

“現在王兄你總算知道,當初在臨州那演說會上,為何會引起那般轟動了吧?”

“對於這莊書墨來說,那更無疑是明目張膽地告訴人家……”

“‘你,老莊,你這一輩子潛心研究並視為生命的聖人學問,全錯了!不僅如此,你嘔心瀝血花費足足十九年為聖人典籍做注,也全是一派胡言狗屁不通!”

“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吶!”

“你說說,換做你,能不能受得了?”

“更何況如今,自孔先生的知行合一學說問世,並且全國各州府四處演說,已有越來越多的文人學子,開始質疑《雜草集論注》中的諸多學問觀點了!”

“不過還好,這老頭似乎比本王想象的,要堅強一些……”

“據說當初知行合一學說剛問世,這老頭只是被氣得大病一場,在床上躺了七八天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