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9章 開學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兩條醒目巨大的條幅,倒令曹璟有些好笑。

此外,建造得極為氣派恢宏的正大門外,更好一番熱鬧景象。

前方空地上,早已整整齊齊擺放好了一張張桌案。

桌面上還鋪著大紅綢緞,看著還挺喜慶,也不知是為了顯得隆重一些,還是為了讓前來報道就學的學子們,心中能好受一些。

至少據她曹璟所知,縱然有著天子頒佈的各種召令激勵,什麼順利結業後若從事救死扶傷的活計,造冊之後,每月皆可從地方州府領取一筆不菲的補貼,在醫學領域有重大貢獻者,可直接入朝為官等等……

可這第一屆學員的招生,依然很不順利。

畢竟,這行醫治病之術,在天下學子眼中,根本就是上不得檯面的旁門左道。

不潛心學習先賢聖人學問,卻來學習這玩意,那是要遭人恥笑的。

即便這也算除了科考以及舉薦以外,又一條入朝為官的道路,那也終究算不得正道。

不僅如此,據說前段時間,皇宮明德殿外,更是跪滿了自家閨女被天子點名必須前來醫學院就讀的文武官員,一把鼻涕一把淚求情。

歷經波折,好不容易,這第一屆前來就讀的學員,才終於招收到女二百,男八百餘。

女學員倒還好說,因為是皇帝手腕強硬直接指派人選,無一例外,自然都是官家小姐。

可至於男學員,就有點一言難盡了。

會選擇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吞,寧願被人恥笑放著聖人學問不學,偏偏自甘墮落跑來學這下九流學問的……絕大多數,都是些不但家境貧困,而且在學業上還算不得精進,甚至連鄉試秀才都中不了的半吊子學子。

受過一次又一次社會的毒打,終於認清了現實,自知靠科考或舉薦入朝為官這條路根本行不通,退而求其次才不得不選擇如此而已。

畢竟,家境又貧苦,學業又不精,偏偏還讀過一些書,去做低賤的走卒販夫又放不下身段,進作坊上工或歸鄉種地,好像又浪費了一身半吊子學問。

倒是前來學醫,雖實在丟人了些,可好歹也算在學習一門技藝。

日後從事行醫治病的活計,也總算是個能賺錢養家餬口還稍微體面一點的營生。

況且,萬一真祖墳上冒了青煙,一不留神真在醫學領域折騰出什麼大成績了呢?

從此走上仕途,吃上朝廷俸祿,也不是不可能。

何況,在這裡讀書,不但不交學費,聽說連食堂吃飯都特便宜。

關鍵,打飯菜的師傅手還不抖。

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有個別的,純粹就是單純喜愛醫術。

因為今明兩天,便是學員報道的日子,所以前方那一張張鋪著紅綢的桌案前,早已擠滿了人。

打聽過後才知道,這報道的流程還挺複雜。

先得排隊,在第一個攤子前,核對自己的學員資訊,登記造冊,並且繳納第一年的書本費。

然後再去領取一份什麼《學員手冊》,以及一張什麼“學生證”。

緊跟著,再去最後一個攤點,憑著報道的一張蓋了印章的回執單,免費領取接下來在醫學院內所需的被褥枕頭臉盆甚至包括毛巾之類,雜七雜八的物事。

這些,都是統一定製的。

再然後,便有工作人員,會領著先去學院內部四處逛逛,介紹熟悉熟悉情況。

等到去學員住宿大樓安頓好了,再去學院圖書館一樓,領取這第一年的各種課本。

如此,便算完成了全部報道流程,從此真正成為了醫學院一名學生。

不僅如此,這裡更採用什麼全封閉式管理。

所有學員,平常上課期間,衣食住行都必須在學院內部。學員食堂,男女學員分開的宿舍與沐浴間,圖書館,醫館,應有盡有。

每隔十天,會有兩天的休假,這期間,學員可以出去遊山玩水,或者去臨州城四處逛逛,採購一些生活用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