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5章 郡馬爺的大婚之典 (第1/2頁)

加入書籤

慶國永寧郡主,將婚配康國齊州郡公,自然早已在梁都傳得人盡皆知。

轟動的程度,甚至一時遠兩國剛剛結束的戰事。

畢竟,本國皇室身份高貴的郡主,婚配他國之臣,雖算不得亙古未有,但也絕對算奇聞罕見。

更何況,即便這康國郡公,已有天子賜封的國子監博士虛職,可終究是兩國之間這場聲勢浩大的戰事,導致慶國大敗的罪魁禍。

反倒更讓這婚事,似乎總有些屈辱和親的味道。

因此,據說京城中的儒生士子,都不止一次聯名上書女帝,表示憤恨。

這讓王老爺,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那些成天滿嘴之乎者也的窮酸士子,有時候還是挺可愛的。

其實這大婚的日子,當初李達一頓卑鄙無恥的手段,將他摁在地上籤了婚書,本來事定於六月二十八。

奈何時間太過倉促,不得已只能改到七月初四,也算個大吉的好日子。

而因為他王老爺終究是大康之人,在梁都並沒有什麼豪門大宅,所以婚典自然是在齊王府舉行。

倒是少了迎親環節,省了些事。

其實慶國的婚典,與康國相比,各種禮儀流程包括習俗,都是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但唯獨可能因為李樂瑤那小妞,乃是皇室郡主的原因,各種嚴格的規矩禮制,反倒一下子繁瑣了太多。

諸如儀程之前,有宮中來人,宣讀各種宗室禮文,就耗費了不少時間。

而前來道賀的客人並不算多,基本都是朝廷官員與勳貴,以及李氏宗親。

儘管據王修所知,齊王府不僅在朝中位高權重,而且生意產業也不小,家大業大。可因為王爺的特殊身份,那些替王府打理生意的掌櫃執事之類,自然是不會在受邀之列的。

可即便如此,酒宴依然足足擺了七八十桌之多,可謂聲勢浩大。

從一大早,整座王府,便已張燈結綵,到處披紅掛綠,好一片喜慶熱鬧景象。

其實按照禮制,皇室郡主出閣大婚,女皇帝本也會移駕前來道賀的。可出乎意料,還真如那天在清泉澗時所言,並沒有前來。

宮裡只是派了個老太監,代表女帝送來了賀禮。

婚典同樣是傍晚開始的。

雖然對王修來說,都已經兩次了,可足足一個時辰,各種繁瑣至極的儀式流程下來,依然是折騰得汗流浹背,累得像條狗一樣。

直到李樂瑤那小妞,頂著大紅蓋頭,拖著長長的大紅喜袍被送入洞房,這才稍微輕鬆一些。

可突然之間,心神竟有些恍惚。

說實話,對於這門婚事,直到現在,都依然還感覺有點渾渾噩噩。

對於那粉嘟嘟臉小妞,要說心中討厭不喜歡吧,好像有點牽強,要說有多少男女之情吧,也算不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