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9章 夫君,我想要個孩子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使臣車隊繼續前行。

可這一路,隨處可見一隊隊身穿盔甲手持長矛的禁軍衛隊,大街上狂奔而過。

也不知是國喪期間,有諸國弔唁使臣前來,正常加強安全防備,或是因為其他。

卻總給這座南楚王城,增添了幾分沉悶壓抑的氣氛。

青石館的規模不小,一眼望不到頭的硃紅色院牆合圍下,裡面是一座座錯落有致的宅子庭院。

各國使臣的安全,自是頭等大事,整座青石館內,戒備森嚴,三步一哨五步一崗。

大康作為宗主國,被安頓在靠中央的一座大宅子。

而當張渠領著隨行使臣以及宮娥們,進了裡面,門口只剩下王修二人時,那陪同著進來的禮詔司舒望歸,才終於一聲長嘆。

眉宇間寫滿疲憊與沉重,望向朱妙語,倒是又恭敬一施禮,“此生還能再見著長公主殿下,老臣也算死而無憾了!”

“王上走的時候,沒什麼痛苦,只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殿下您。”

“擔心殿下您,嫁到大康,會過得不好,會受欺凌,畢竟誰都知道,自古和親的公主,難有善終的。”

朱妙語儘管神色悽然,卻也只得淡然笑笑,“讓舒伯父擔心了,我在大康過得很好,夫君對我也寵愛有加。”

舒望歸這才釋然一些,短暫沉默,才又一聲輕嘆,“其實有些話,剛才這一路上,人多眼雜,老臣不方便講……”

望一眼旁邊王修,“王縣公雖為大康使臣,卻也是南楚駙馬,算不得外人。”

“眼下,老臣最為擔心的,還是南楚接下來的命運。”

臉上寫滿濃濃擔憂,“王上撒手人寰,卻並未立儲,國不可一日無君。”

“而王上膝下,子嗣稀少,庶出的王子中,除了夭折的,只剩下大王子朱豪,三王子朱振。”

“可殿下也知道,大王子向來紈絝,不學無術,整天只知鬥雞玩鳥,哪懂什麼國政大事,註定不會是明主。”

“而三王子雖頗為聰慧,但尚且年幼,才剛滿八歲,其生母又身份低微,未得王上臨幸時,還只是一宮女。子幼母弱,必為隱患,朝綱不穩!”

“究竟立誰為新王,如今朝中,各執己見爭吵不休!”

又一聲長嘆,“可最令老臣焦慮,夜不能寐的,還遠不是這些……”

“而是大詔司馬遊四方。自王上駕薨,這段時間,他的舉動便一直頗為反常。”

“眼下新舊王位更迭之際,身為總攬國政的丞相,他本應站出來,主持大局,穩定朝政。”

“可誰曾想,這段時間,他竟對立新王一事,不聞不問,而且大多數時候,也都是閉門不出。”

“這也就罷了,殿下您也知道,大詔司馬從來與西詔、宋呂兩國,頗為親近。包括上次,與兩國合盟,由南楚出面前往大康施壓……”

“逼迫大康皇帝歸還通禹虎牙兩地,撥付錢糧,下嫁公主,更是他的極力主張!”

“而老臣得到的訊息,西詔宋呂兩國弔唁的使臣,自從來了鄢城,往大詔司馬府跑得極為頻繁!”

“他自上任大詔司馬以來,一貫的主張,便是聯合周圍諸國,共同對抗大康。”

“如今的南楚,自去年與王縣公一場比試,朝局已是動盪不已,若是再生亂子,恐國祚危矣。”

揉了揉有些溼潤的眼角,嘆道,“若是殿下沒有嫁去大康,哪會有諸多煩心事?”

朱妙語何嘗不是滿面憂鬱?

然而半晌,也只得怏怏苦笑,“舒伯父言重了,也切莫再說這樣的話了……”

“自打嫁去大康,我便已不再是南楚的公主了,這話要傳與別人聽去,反倒難免徒生亂子,對我夫君也諸多不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